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2018-03-19 13:15梁齐伟王滨
关键词:创新能力理念政治

梁齐伟,王滨

一、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五大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排在首位。这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工作的大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创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1]可见,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因此,只有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指引方向和提供思想武器,才能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二)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决定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仍然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这就需要教育者改变观念,更新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目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又能将创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使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一方面,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重要的子系统,若要实现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教育各个子系统中。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改革的现实问题,应把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即内容、形式、方法)中。

(三)由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决定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共同成长,他们的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希望社会变革和进步,有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容易接触到社会上许多消极、落后的负面消息,并苦于竞争压力、多元思想文化的选择等,使他们发现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理想,因此,可能会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选择迷茫、诚信意识淡薄等情况。当代大学生同时面临着国家“发展的烦恼”和自身“青春的焦虑”[2]。如何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如何将个人价值的实现置于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使大学生以国家为重,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了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和成长需要,坚定了大学生对党的领导的信任和对国家健康发展的信心,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创新发展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创新发展理念从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个性品质和创新方法4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创新精神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判断力

所谓价值判断力,是指价值主体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和在相互冲突的价值中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能力。因此,价值判断力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是价值观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相互间的冲突等客观原因,使得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的迷茫,这是导致价值观危机的重要因素。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据社会意识形态的现实情况,坚持用发展与创新的时代主流意识引领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此外,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对大学生价值判断力的培养不足,导致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出现困境,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因此,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敢于批判、敢于质疑的精神即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价值选择的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

(二)创新实践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标志和体现。创新发展视域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有效性不强、教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从而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丰富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也属于实践的范畴,它不仅具有实践的特征,而且更强调创新性。创新实践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创新实践,使大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一方面,组织大学生参加全国建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等全国性创新实践比赛,取得创新成果。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组建科技创新社团、科技创新论坛等,营造创新环境,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使大学生勇于参与创新活动。创新实践能够使大学生在“做中学”“创造中实现价值”。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进行“认识—实践—创新”层次递进的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新个性品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向大学生灌输意识形态理念,还要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人格成长,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和行为方式趋于成熟的时期,所以作为非智力性的个性品质正是在大学这一关键时期塑造的。”[3]“人格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然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格塑造过程中,试图用统一的标准来规定大学生的行为和发展方向,培养出整齐划一的“听话型”和“服从型”政治人格,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人格培养。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对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养成至关重要。因为创新人格包括强烈的自信心、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力等,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体现在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心理特征,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强大的动力支持。正如蔡元培在《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中明确指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理念,既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个体发展的要求。

(四)创新方法有利于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如果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如果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4]。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方法的价值同样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主客体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手段,是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之间的重要纽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既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还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了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容和手段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势在必行。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创新,而且要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创新方法就是对人类解决问题、实现创新的共性方法的高度总结和概括,运用创新方法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方案更加可行、更加合理、更加严密。通过学习掌握创新的方法,可以掌握简化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反差思维、转化思维、整体思维等创新思维的特征和规律,不再简单地重复单向思维、线性思维、惯性思维,学会用“新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与圈子,敢于否定、质疑和超越常规地去思考、去实践,完全走出思维误区,形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形成应变性思维[5]。

三、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促进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转型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4个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创新发展理念的深入。

(一)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的理性认识,以及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教育观念,是一种指向性观念。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出现了重大的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等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新的教育理念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树立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重视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培养,尽管能起到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但是缺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若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就要将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而且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既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又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以“知识传播”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转变为“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等多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才能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的具体要素。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据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拓展内容,把握和体现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和契合性。深度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内容进行再加工,培养优良学风,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使大学生既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又认识到自己的实际情况。通过人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探索和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又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精神、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相联系,在增强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创新创业的使命感的同时,增强大学生不断开拓进取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创新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一是构建创新能力培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理论课程。高校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并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理论课程,能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践课程。实践课程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组织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带领大学生参观科研机构、科技馆等,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近距离感受科学创新的魅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创新创业实习机会,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在高校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还要组织、参与、指导教学过程,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组建创新团队,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要具有耐心、责任心、好奇心、独立性、开放性、想象力、坚忍不拔、独创精神等个性品质,使其不仅能够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其次,教师要具备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如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等,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这既有利于丰富头脑、开阔视野,又有利于各学科之间相互借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而且有利于将方法论引用到教学和科研中[6]164。最后,教师要具备精湛的教学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了精湛的教学技能,才能够更加了解如何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6]166。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校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就必须努力造就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勇于探索,善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27.

[2]齐卫平.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任务和新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2016(5).

[3]叶青.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及其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

[4]何静.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与应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167.

[5]唐雅彬.创新方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J].轴承,2009(7).

[6]刘道玉.创造教育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理念政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