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医学领域“潜阳”名词溯源

2018-03-19 11:59丁立维张其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潜阳医籍易学

丁立维,张其成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潜阳”一词直到明清时期才被连用作为一种功效或治法出现在医书中,而潜阳思想却早已运用在医疗实践中。这种思想先行,名词后出的现象在中医领域十分常见,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从明清时期医学领域的“潜阳”名词入手探究中医潜阳思想的源流及产生该思想的原因。

1 潜阳思想的内涵

《中医大辞典》中对“潜阳”的解释为:“治疗阴虚而肝阳上亢的方法。肝阳上亢出现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肢体麻木或震颤等症,用牡蛎、生龙骨、生石决明、真珠母、磁石、代赭石等质重镇坠的药物以收敛虚阳。本法常与平肝、滋阴等法同用。”[1]

事实上“潜阳”并不仅仅是治疗肝阳上亢的方法,从临床案例来看,任何与“阳不固密”有关的病理现象都可以运用“潜阳”得到一定的缓解。而潜阳思想则是历代医家基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身体观和疾病观衍生出的一种应对“阳不潜藏”状态的思考与总结。

2 潜阳思想的源头

“初九,潜龙勿用”是《易经·乾卦》的初爻爻辞,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因果,因此明清时期 “潜阳”一词广泛运用于医学领域也是有其源头的。

2.1 医书中的“潜阳” 在明清医籍中已经能够广泛见到诸如“介类潜阳”“育阴潜阳”“补阴潜阳”“滋水潜阳”“壮水潜阳”“和肝潜阳”“平肝潜阳”“息风潜阳”等词组,可见最迟到明代,“潜阳”一词已被医家吸纳,成为了中医专业术语。

而在明以前的医书中,“潜阳”更多的是被分开使用,如元代医家罗天益在《卫生宝鉴·卷二·冬藏不固》中谈论人身阳气,提到冬天是闭藏的时节,阳气应当潜伏于九泉之下,到了春天再生发为雷,鼓动为风,使万物生长,这才是养生之道。如果冬天闭藏得不够,到了春天便无以奉生,甚至会出现各种病痛,“且人身阳气,亦当伏潜于内,不敢妄扰,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藏之应也”[2]。这是罗天益结合自然现象论述冬日闭藏之季阳气应当伏潜于内,体现了应时的潜阳思想。

与此同时,“潜”与“龙雷之火”的组合使用也常见于医籍,可视作潜阳思想的另一表现形式。“龙雷之火”最早出现在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相火论》中,该篇详细地论述了君火、相火的命名原由,“以名而言,形气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察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又描述了“天主生动,故恒于动”,人的生命也是恒动的,而之所以能够恒动,全赖相火维系,这相火“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类比到人身,相火则“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下文又论述了相火的重要性,“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因此,人身的相火潜藏在“肝肾之阴”中[3]。由此可见“龙雷之火”最初被用作指代相火。据研究,龙雷相火又是受到王冰、张子和等人关于“龙火”阐述的启发而提出的[4]。值得注意的是,王冰所论“龙火”与相火并无关联,是为反治法作喻,后世医家常于此点相互混淆以致概念不清[5]。

潜阳思想以“潜”与“龙雷之火”体现,便不单纯是应时潜阳了,而是一种以滋阴潜藏的方法应对相火妄动的治疗思路,因为所潜之阳是天地和人身都必不可少并赖以生存的龙雷之火,所以在治疗时只能选用潜藏之法使其安定而不能妄用苦寒折阳之治。再往上追溯,其实在最早的存世医经《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出现了潜阳思想,《生气通天论篇》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其中“阳密乃固”以及“阴平阳秘”正是后世潜阳思想的核心理论依据。

2.2 非医籍中的“潜阳” 与医学领域的情形不同,“潜阳”一词很早就广泛地出现在易学书籍之中,如东汉郑玄的《易纬稽览图》中有“阴潜阳起”,唐代吴筠的《神仙可学论》中有“阴潜阳内”,不过这一时期的相关短语与医学领域中的“潜阳”之义仍有差别。到了宋代程珌的《洺水集》以及董楷的《周易传义附录》中方明确地提出了与医学领域内涵相似的“潜阳”一词,一为“初九潜阳乃坎之精”,是指乾卦的初九爻就是坎卦中的那一个阳爻;一为“潜阳壮阴”,是指通过潜藏阳气来使阴气更为充实。不仅是易学书籍,诗集和史书中也有“潜阳”,如宋代卫宗武的“剥极大冶发死灰,潜阳初动生意回。”(《和南塘咏梅》)以及《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李焘》言:“太史言十一月朔,日当食心八分。焘复条上古今日食是月者三十四事,因奏之曰:‘心,天王位,其分为宋。十一月于卦为复,方潜阳时,阴气乘之,故比他食为重,非小人害政,即敌人窥中国。’明日对延和殿,又及晋何曾讥武帝无经国远图。”[6]

由上述几例可见,非医籍文献中的“潜阳”多与易卦同时出现,可知“潜阳”本是易学词汇,由乾卦的初九爻爻辞“潜龙勿用”引申而来,因龙本特指乾卦六爻,有时泛指阳爻,所以用“阳”替换“龙”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医家又通过对其的吸收与改造,将“龙”作为阳气或相火的代名词,又以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阳三焦以及肾之命门在医学理论中同属相火,少阳五行属木,且为阳木,正合于东方震卦,震属雷,又与四象中之青龙相配,故而能够创造出“龙雷之火”一词。这种生动描述相火的词汇既体现了相火作为火的属性,又体现了它作为木的生发万物的属性,使得广大医家对于相火的认识更为明确,在逐渐接受了“龙雷之火”为相火的设定后,对于治疗“龙雷之火”妄行而产生的相火妄动的病理现象所运用方法称为“潜阳”并将其运用到医理阐述之中的现象也逐渐普遍了。

3 潜阳思想产生的背景

中医潜阳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与易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援易入医的现象与易学理论的发展演变和医家身份组成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本节将通过对时代背景的梳理,包括易学发展背景和从医者身份的变化,简析中医潜阳思想产生及演变的原因。

3.1 易学发展背景 最初的潜阳思想可以追溯的《易经·乾卦》的“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之说,和“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传》)、“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经·系辞下传》)的阴阳观念。

此后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从医学的角度,对阴阳与人体作了更为生动地阐述,即上文提到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此时,医家已经认识到阳气需要密藏才能精神得治,病邪不犯。

及至两汉,独尊儒术的政策与五经博士的设立使得当时的学术多以研究《诗》《书》《礼》《易》《春秋》为主,对易学的阐述也以灾异纬谶之说居多,此时的《易经》被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内涵[7],其中西汉孟喜的卦气说更是经常被后世医家用作阐述医理的工具,如章楠在《灵素节注类编》中论述阴阳生化之理,曰“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即坤变复,乾变姤,是阴阳进退消长之道也。”[8]即是运用卦气说阐述医理的一例。

至魏晋南北朝,在整体清谈风气及佛学东渐的影响下,易学研究的重心也逐渐由繁复的推演转向简明的义理方面,隋唐的学者则为调和两者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并且随着道教的发展壮大,道教中带有易学色彩的修炼术语也被医家所借鉴,用于描述相关生理现象,如坎离、龙虎等。

宋金元时期,易学研究中出现了图书学派,理学的理论基础亦是源于易学[9],这一时期的医籍中也开始大量出现了典型的医易思想,如金元四大家中刘完素释鼽曰:“《易》曰:燥万物者,莫熯乎火。以火炼金,热极而化为水,及身热极,则反汗出也。”(《素问玄机原病式》)[10]张从正论治消渴之神芎丸曰:“以黄芩味苦入心,牵牛、大黄驱火气而下,以滑石引入肾经。此方以牵牛、滑石为君,以大黄、黄芩为臣,以芎、连、薄荷为使,将离入坎,真得黄庭之秘旨也。”(《儒门事亲》)[11]等。

及至明清,由于科举教科书的选定以及书籍的普及,易学与中医学的交融更为深入,产生了诸如张景岳、孙一奎、赵献可、傅山、喻昌、章楠等众多医易大家,在他们的论著中,易学词汇俯首皆是[12],最典型的莫过于张景岳《类经附翼·医易义》一篇了,文中十分明确地提到:“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知医而不知易乎?”[13]

因此,易学作为中国传统学术的主干,它的发展对其他学术的发展有着深刻持久的影响,潜阳思想便是中医学从易学中汲取的灵感之一,通过去粗取精,加以改造,方得以与临床结合,指导医疗行为。

3.2 医者身份的变化 笔者通过对通史和医籍序言的大量阅读,观察到历代从医者的身份背景是有所变化的,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4]。

宋代及以前,从医者多为家传或拜师,政府虽然有专门的医学机构,但对于医学理论的掌握不太重视,因此由个人编撰的医论类的书籍较为少见,这一时期的从医者对实践的关注要重于理论,存世的医籍内容也以方药居多。

北宋时期宋徽宗对医学理论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他不仅提高了医者的身份地位、重视理论研究并将医理思辨融入医学生的考试之中,还将《内经》作为儒生必读书目加以推广,如此种种措施使得宋以后的医学理论得到了丰富与深化。元代对于儒生地位的贬低与对医者地位的抬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从医者数量的增加[15]。总而言之,文化的普及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让原本热衷于科举的读书人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可能是不屑于为异族统治阶级效力(如金元清时期),可能是屡试不中(如明清时期),可能是统治层过于严苛恐危及性命(如明清时期),可能是受到范仲淹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感召,可能是士农工商四民同等的世界观被广泛认可(如明清时期)[16]。

上述原因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宋以后的从医者中受过系统儒家经典教育的读书人的比例开始上升[17]。这些读书人的涌入为中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鲜血液,如同学科交叉能够碰撞出许多新的火花。因此,宋以后医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些士人出身的从医者将从前所学运用于中医学探索,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易学与中医的结合,易学成为了这些从医者理解和阐述医理的工具,无怪乎在明清时期医易结合达到了顶峰,医籍中的“潜阳”一词便是这一时期医易交融的结晶之一。

4 小结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医学领域“潜阳”一词的来源最早可追溯至《易经·乾卦》的爻辞和阴阳观,这一思想在内经时期以“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语句体现,后经过历代从医者对易学去粗取精地吸收与改造,潜阳思想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在医籍中,如“人身阳气当伏潜于内”,直到明清时期,医籍中才正式且广泛出现了连用的“潜阳”一词,这标志着潜阳思想已成为一种公认的中医学思想指导着医疗活动。潜阳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与易学的发展和儒生从医的现象密不可分,这一方面提示我们研究词汇背后的思想应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当代中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同样需要从不同学科中汲取养分。

参考文献:

[1]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940.

[2]罗天益.卫生宝鉴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5-16.

[3]朱震亨.格致余论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101-106.

[4]韩锋,李红梅.龙雷相火 包络相火 胞宫相火考[J].中医药学报, 1992(6):32-35.

[5]谢冠群,韩春雯,范永升.中医“火”源流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3):591-594.

[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7:11919.

[7]井海明.汉易象数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6.

[8]章楠.灵素节注类编[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1-32.

[9]程刚.显学,子学与义理之学:宋代易学特点概述[J].周易研究, 2011(2):25-33.

[10]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8.

[11]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4-108.

[1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9:2-6.

[13]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776-782.

[1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15]梁峻.中国中医考试史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28-33.

[16]余新忠. “良医良相”说源流考论――兼论宋至清医生的社会地位[J].天津社会科学, 2011(4):120-131.

[17]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0, 47(12):10-13.

猜你喜欢
潜阳医籍易学
潜阳封髓丹的临床研究进展
清初学者对“图书易学”的再认识
潜阳丹加半夏汤对无创通气的AECOPD伴呼衰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的研究
3种医籍考对比
近二十年来朱熹易学思想研究述评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古医籍中刺络放血医案浅析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胡瑗易学管窥
潜阳育阴颗粒含药血清对Ang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NADPH氧化酶、AKT、TNF-α、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