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高校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问题研究

2018-03-19 11:28艳,殷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舆情高校学生群体

杜 艳,殷 帅

(1.济南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2;2.国网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0 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其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8%[1]。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的交融碰撞中,以高校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网络青年自组织应运而生,规模日益发展壮大,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观念养成。伴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甚嚣尘上,青年自组织基于网络平台已然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心理群体”,其中的群体心理危机暗流涌动,这引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在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中,深入剖析高校青年自组织的群体心理问题,从群体心理学的范畴开展网络舆情引导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 “微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 高校青年自组织参与网络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了青年自组织与时俱进的迅猛成长,这是一个主要以践行新型社会公益活动、探寻时尚生活方式等为组织活动内容,突出表现出青年人的开放和主动,是青年自发成立、自主发展、自行运作和自我治理的群体组织[2]。青年自组织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社会服务、塑造公益文化、参与民主管理、畅通诉求渠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性团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3]。但是,在网络舆情事件潜移默化的浸润下,高校青年自组织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群体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其中衍生出的网络群体心理问题严重制约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引起了社会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经过反复论证,课题组编制了《高校学生参与网络情况调查问卷》,历时3个月的时间,以无记名方式对济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驻济高校学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学科专业与生源地域的在校学生,具备了样本容量的多样性与广泛性、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指标的针对性与普适性等特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2924份,其中有效问卷287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8.46%。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反馈,借助互联网络与新媒体技术的强势推动,高校青年自组织正如雨后春笋般迅猛成长,在网络舆情视阈下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效力。

1.1 类型多样

调查显示,高校青年自组织比传统的青年组织具有更多样的组织类型,进一步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根据参与率高低排序依次是兴趣爱好类、情感交流类、学术研究类、公益服务类与利益互惠类5个类别。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自组织具备虚拟性与现实性并存、多样性与平等性并重、自由性与规范性兼具等特征,深度契合了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全面丰富了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网络舆情事件的观点聚合与发散传播也加剧放大了青年自组织的群体效应。

1.2 群体广泛

高校青年自组织自发成立、自由发展、自主管理,最大化地给予了青年群体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思想碰撞的机会。网络的自由性、平等性、虚拟性,使得青年群体广泛参与其中。根据数据反馈,驻济高校中的目标群体99.89%的学生参与了不同类型的一个或多个青年自组织。互联网络的广泛应用,社交平台的即时互动,进一步促进了青年自组织网络化进程的提升,针对各类网络舆情的交流讨论,更加深了青年自组织的群体效应。

1.3 机制优化

互联网络下的新媒体时代对青年自组织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要求,不仅内部活动的规范性与创新性,更重要的是组织机制的法制性与完善性,透明的网络平台与激烈的舆情更迭也推动着高校青年自组织的自我优化、自我提升。调查数据指出,青年自组织中78.36%具备明确的组织规范,83.47%建立了成员准入机制,93.23%明确组织核心成员领导机制与分工章程,93.37%制定常规活动制度。

1.4 问题突显

青年自组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各种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网络舆情的浸润与渲染,更是严重阻碍了其健康发展。通过调查分析,98.72%的高校学生更加关注网络青年自组织的活动动向,但是其中67.33%认为青年自组织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群体心理问题突发、价值观念不坚定、道德品质缺失、专业技能不扎实等问题突显,群体心理问题更是高达87.42%。多数学生认为网络舆情严重干涉到青年自组织的关注角度与发声深度,潜移默化地引导着青年学生的群体心理发展态势,网络群体心理的有效引领与教育研究迫在眉睫。

2 网络心理群体的界定与特征分析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指出,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们会表现出迥异于个体的特征,成为丧失自我个性、受集体精神支配构成的“心理群体”,也就是所谓的“乌合之众”[4]。网络群体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制约青年自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针对网络群体心理特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长效机制,值得思考。

2.1 网络心理群体的界定

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指出,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在群体中,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玩偶[4]。同样,互联网络中原本孤立的个体因为相同的目标进入到青年自组织这样的一个群体中,网络舆情热点的迅速聚焦放大与反复发酵升温,使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受到暗示和相互传染而表现出从众行为。这时,勒庞所说的心理群体就诞生了,并且深刻影响着青年自组织内部的有序发展。

2.2 网络心理群体的特征分析

1)集体无意识性。群体的人数赋予了个体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作为孤立的个体所不可能触碰的事情或产生的行为,在群体中变成了极大的可能。在网络心理群体中,个体的个性化被淹没,责任感消失,在法不责众的心理暗示推动下促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形成,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无约束性力量。

2)冲动且传染性。网络心理群体中的个体的某些行为或言论,往往没有经过理性的思考,尤其受到群体中其他个体的影响,冲动且不理智的思维模式就会被强化,且相互传染影响。网络舆情事件大都是人们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热点话题,极易产生观点聚合,冲动跟帖加速了危机的爆发,不理智评论相互传染,群体心理缺失正确的是非判断与价值选择。

3)多变且暗示性。网络心理群体有时候表现出偏执专横、冲动多变的特点,个体陷入一种无知觉的特殊状态。此时,个体极易受到其他成员甚至是自我暗示的心理影响,某些怀疑或不确定的情绪得以强化,从而改变原有的观点态度,不再坚持己见。可以看出,此时的群体易受到一些冲击性话语或行为的暗示,而改变原有的观念与意识。

4)盲目且从众性。无意识群体是冲动和急躁的、缺乏理性、低劣的推理能力、少有深思熟虑而混沌懵懂[4]。在群体聚集、情绪亢奋的网络舆情环境中,个体的思维理念会弱化甚至泯灭,被群体压力所裹挟,盲目加入到群体意识中随波逐流,信任大多数人的意见和群体的力量,丧失了自我逻辑判断和思维意识。

5)高度领袖崇拜。群体对领袖的需求是人类本能的期待和愿望。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意见领袖通过观点断言、话语重复和意识传染去影响青年自组织中的群体成员,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力量,细微的事件在意见领袖的渲染与号召下,会转变成具有轰动效应的网络舆情热点,引领不当则极易爆发危机事件。

3 网络舆情对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影响剖析

网络舆情在青年自组织的群体心理发展中是一把双刃剑,兼具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青年自组织中的高校学生不受社会背景、身份地位、教育专业等外在因素的束缚,以共同利益与关注视角为向导,以自由平等与信任帮扶为中心,围绕网络舆情发表观点想法,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体成员多样化的心理需求,有助于青年学生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塑造积极心理情操。然而,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产生压抑、失落、惆怅等消极情绪,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便捷性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有效渠道和安全空间,削弱了负面能量的累积和递增,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5]。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中缺乏规范完善的制度约束和法律保护,也成为了恶意言论和舆情危机滋生的沃土,消极观点评论的迅速聚合与隐性传播使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问题,责任意识下降,道德规范弱化。网络的虚拟性与匿名性更是强化了群体无意识的心理,在强效的传染与暗示下,是非判断能力和价值决策选择不坚定甚至受到错误导向,群体心理偏差更导致网络依赖与网络犯罪趋向低龄化[6]。

3.1 思维认知层面

网络空间的虚拟身份与匿名形式给高校学生群体发表评论观点,碰撞思想认知提供了一种空前的安全感,网络覆盖的全球性与信息资源的互动性,使网络舆情的渲染严重影响到青年群体的思维认知,极易出现从众性与跟随性。高校青年自组织的发展壮大充分展现了其存在的优势,但是这个群体也具有心理情绪不稳定、思维意识不坚定等需不断完善的薄弱环节。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关注国家政策与热点事件,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网络空间中敢于畅快淋漓地直抒己见,但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与错误导向,造成理想观念与现实情境失衡、思维认知偏差等心理危机。

3.2 性格意识层面

高校学生对新鲜事物或热点话题充满了好奇和探究,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乐于接受不同文化思想的交融,对国家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对未知领域敢于探索、富有挑战精神。但是他们又正处于心理意志动荡、情绪起伏波动的发展阶段,往往缺乏深入思考,不能坚守信念,极易冲动,欠缺平和全面与理性客观的心态标准与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中,忽略事件的本质而做出过激行为。互联网络为青年自组织提供了彰显自我与飞扬青春的舞台,然而个别成员自我意识膨胀,更注重个人利益和自我展示,意图凭借出位的言论与骇俗的行为在网络舆情中哗众取宠以获得关注,这都阻碍了高校学生群体积极性格、正确观念、健康意识的塑造,极易影响或控制学生群体性格意识的养成。

4 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管理策略选择

青年自组织作为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形式,丰富着校园文化建设,活跃了学生成长氛围,针对日益突显的网络舆情视阈下的群体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监测干预青年自组织中的网络群体心理状况,加强管理和引导,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话语空间,优化和提升校园网络管理策略和路径决策,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4.1 提升高校主流媒体的舆情导向能力

1)加强高校主流媒体疏导,提升舆情引导效能。充分发挥高校主流媒体的话语力量,加强网络舆情热点指向的监控,及时做出权威解释与舆情引导,削弱群体心理爆发的机率。落实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健全制度化参与途径,将网络舆情的监控干预与青年自组织的管理服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构建议题机制,提升舆情的引导效能,强化青年自组织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化解群体心理矛盾,积极开拓交流渠道。

2)培养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增强舆情管控能力。加强培育具有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针对网络舆情事件与群体心理需求进行适时发声,营造遵循舆情传播规律的网络环境,确保正能量的领袖引导模式,借助从众心理规范网络舆情发声机制。出现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时,意见领袖应秉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青年自组织理性参与事件的讨论,预防群体心理问题突发并平稳缓解危机的爆发。

4.2 构建青年自组织的“微环境”引导机制

1)端正认识,打造环境,确保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的规律发展。青年自组织的出现是客观必然的,对高校学生的发展及校园文化的稳定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地看待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积极开展深度调研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监管、服务措施,融合网络技术与课堂教育的优势,打造青年自组织与时俱进的“微环境”,尊重群体心理发展规律,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并化解消极情绪与抱怨言论,使青年自组织在“微环境”中有序健康的成长发展。

2)完善标准,构建机制,推动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的规范发展。完善网络舆情监督机制与信息反馈机制,构建安全预警与指标干预机制,预防突发事件引发的群体心理危机,采取积极措施引导网络群体心理事件的消解。同时,优化群体心理保障机制,增强高校学生群体的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概念、匡正失范行为,尊重其理性主张和合理需求,在健康和谐的“微环境”中保障群体心理的规范发展。

3)分类引导,个别关注,服务青年自组织群体心理的健康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青年自组织建设的同时,应对其群体心理问题分类引导,个别关注。对于意见领袖与核心人物,着重培养、加强交流,发挥其组织引领作用;对于学生干部与党员骨干,扩大其积极的传染与暗示作用,借助从众心理传播正能量;对于具有消极情绪或不良倾向的群体成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纠正错误观念、排解消极情绪、消除压抑心态。

4.3 优化网络舆情管理的路径选择体系

1)把握从众心理的规律,辩证处理群体心理问题。网络舆情视阈下的青年自组织群体极易出现勒庞所指的“乌合之众”偏执冲动的从众心理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从众心理的规律,结合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刻板印象”与“沉默的螺旋”等特点,转化消极情绪和负面能量,通过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引领,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青年自组织“微环境”,通过辩证应对网络中出现的群体心理问题,逐步释放心理压力,以群体的力量有针对性的消解群体心理问题。

2)抓住舆情发展的关键节点,加强引导路径建设。深入探讨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准确定位舆情观点聚合与发散传播的关键节点,针对各节点中表现出的特点,关注群体心理的变化起伏,加强舆情引导路径建设,设置关键节点的指标干预机制。尤其是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在引导路径中嵌入危机处置模块,优化管理策略,充分发挥高校主流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作用,缓解群体心理问题对青年自组织的影响。

4.4 创新高校学生群体的自我调节模式

1)注重培养,加强引导,提高群体成员的自我调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青年自组织,积极开展系统规范的网络群体心理教育管理,加强网络意见领袖的专业培养和意识塑造,合理规范青年自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情,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坚定的话语选择,通过群体成员的自我调节,营造正能量汇聚的“微环境”。

2)强化教育,提升素质,强化群体成员的网络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青年自组织群体成员的网络道德教育,自觉倡导文明网络,遵守网络规范;提升网络认知能力与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舆情的扩散与渗透,规避盲目从众心理的产生机率;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青年学生明辨网络舆情的性质类别,及时排解消极的心理压力,提升群体心理的调适能力。

5 结束语

青年自组织是当前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思维认知和观念养成。伴随着网络舆情事件甚嚣尘上,青年自组织基于网络平台已然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心理群体”,基于对网络心理群体特质的分析,构建高校主流媒体引导、青年自组织“微环境”营造、网络舆情路径选择、青年学生自我调控的四维度群体心理管理模式,从群体心理学的范畴开展网络舆情引导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构建和谐向上的校园 “微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7-09].http: //www.cnnic.net.cn /hlwfzyj/hlwxzbg /hlwtjbg /201708 /P020170807351923262153.pdf.

[2]刘丙元.论青年自组织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微环境的优化[J].中国青年研究,2014(5):111-115.

[3]冯志明,阮平南.基于社会网络的共青团对青年自组织治理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3(12):53-59.

[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5]罗希,吴保磊,秦峰.网上青年自组织影响下的大学生管理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 (2):63-65.

[6]吴保磊,赵红灿.网上青年自组织对大学生学习和心理的影响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60-62.

猜你喜欢
舆情高校学生群体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消费舆情
舆情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舆情
舆情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