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红芳,郭建来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450011)
繁殖力是指动物维持正常生殖机能,繁衍后代的能力。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畜牧养殖的经济效益。
影响羊繁殖力的因素很多,有遗传、环境、营养、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繁殖管理等很多方面。
绵羊或山羊因为品种的不同,其繁殖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受遗传的影响,母羊的繁殖力在不同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个体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在绵羊中,小尾寒羊的繁殖率比较高,可达到270%或更高,2年可产3胎或接近年产2胎,且遗传性能比较稳定,其杂交后代仍可保持多胎性能[1]。山羊中,槐山羊、南江黄羊、马头山羊繁殖率较高,可达300%左右,2年可产3胎或接近年产2胎。绵山羊繁殖年限为5~8年[2]。另外,公羊的精液品质好坏也对母羊繁殖力起着很大的间接影响,精液品质会影响母羊的受胎率,受精后胚胎的质量等。
光照和温度会对羊的繁殖力产生重要的影响。种公羊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其睾丸及附睾温度可能会超过其温度可调节的范围,因此,生精能力和精液品质都会明显下降。母羊在夏季高温和冬季严寒的天气条件下,一般发情较少。而在春秋两季,母羊发情较为集中。有些绵羊品种则只在日照时间逐渐变短、气温下降的秋季和初冬季发情,光照逐渐增长的春季则较少发情[3]。在饲养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南省、山东省、四川等中部地区,绵、山羊产羔率通常在200%~300%,达到每年2产或者2年3产,但在西藏、内蒙等地,因气候环境原因,绵山羊产羔率多为70%左右,且为1年1产[4]。
营养是影响母羊繁殖力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提供给母羊的营养是否充足、全面、均衡直接影响着母羊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羊羔的成活率。其中对繁殖力影响最大的是能量和蛋白质,其次还有矿物质和维生素。羊的营养状况较易受到饲料条件的影响,对于羔羊而言,长期能量供给不足,会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初情期、性成熟延迟,缩短有效繁殖年限。而对于青年母畜会导致其安静发情,不易进行发情鉴定;成年母畜会出现发情不规律、排卵数减少,错过最佳的配种时间。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母羊的体况和膘情,一般情况下,母羊膘情好,则发情早、排卵多、产羔多;反之则产羔少、繁殖障碍病发病率也高。在配种之前,母羊平均体重每增加1kg,其排卵率提高2%~2.5%,产羔率则相应提高 1.5%~2%[5,6]。
如果饲料中蛋白质缺乏,会导致羊食欲下降,从而影响能量的摄入,使羊体重下降,发情期推迟。配种后,受胎率降低,甚至影响妊娠。
在矿物质元素中,对繁殖力影响较大的是磷,对于青年羊,缺磷会引起卵巢机能障碍,初情期推迟,而对成年母羊,可造成发情征状不明显,发情周期不规律,甚至导致发情完全停止。另外,维生素也会影响羊的繁殖力,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E跟母羊性激素的产生有关,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母羊排卵数减少,产羔数降低,甚至引起母羊流产、产弱胎、死胎及发生胎衣不下等[7]。
对于种公羊而言,如果营养状况较差,则会影响其性欲,降低精液品质。 同时,种公羊营养水平的高低,还会影响到母羊的受胎率和产羔率、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喂种公羊,母羊的受胎率和产羔率会有明显提高,羔羊的初生重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该对种公羊进行精心的饲养管理,以期提高羊群繁殖力。
不能正确地判断母畜是否发情以及配种时间不当是影响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另外,在人工授精过程中,精液的采集、处理、保存、输精等技术环节不当都会降低精子的受精能力而影响受胎率[8]。
繁殖管理对羊繁殖力的影响主要包括配种时机的把握、输精的技术水平、妊娠管理、分娩和助产、产后管理以及繁殖障碍防治等方面。这些因素均会对繁殖指标造成影响。
羊的年龄、健康状况等也会对羊的繁殖造成影响。母羊的产羔率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般情况下,壮年母羊的繁殖力较高,产羔数量也比较多,并且初生羔羊的体质也较好。母羊繁殖性能最佳的年龄段是3~6岁,在此阶段产双羔和三羔的比例较高。对于种公羊而言,其繁殖力一般在5~6岁时可达到最高峰。无论是公羊还是母羊,在6、7岁以后繁殖力都开始下降。对于同一品种而言,个体不同、胎次不同,产羔率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同一个体第1胎产羔率较低,3~4胎产羔率较高[9,10]。
选育优秀的种羊是提高羊群繁殖力的前提条件,坚持长期选育可以提高整个羊群的繁殖性能。母羊的繁殖力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遗传性能会稳定的遗传给后代,因此在种羊的留种过程中要注意选留那些产双羔及多羔的种母羊的后代,这样后代产双羔及多羔的机率会明显的增加,从而提高羊群的繁殖力[11]。
以高繁殖力品种为母本、良种公羊为父本生产杂种商品羊。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繁殖力高、基础数量大的品种作为母本,用优良品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既可以提高母羊的繁殖力,又能提高其后代的生产性能。以肉羊生产为例,用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作为母本,用杜泊公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繁育,既充分利用了小尾寒羊适应性好、繁殖力高的优势,又提高了杂种羔羊的出生重、生长速度和羔羊成活率。
结合目前以肉羊为主体的养羊业发展,黄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绵羊中,小尾寒羊最为适合当地的发展,可以利用引入品种,如杜泊羊、特克赛尔羊、无角陶塞特羊、东弗里生羊为父本,与小尾寒羊杂交生产F1,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同时也保证了高的繁殖。当然,长江以南可以选择湖羊,有利于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更好的发挥其生产性能。
营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羊群的繁殖力,因此,在生产中,不论是公羊还是母羊,都应供给营养丰富、均衡的日粮,使羊保持健康、适中的体况,充分发挥其繁殖潜力。另外,羊床采用漏缝地板、做好羊舍夏季的防暑降温、加强舍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质量,给羊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羊群的生殖健康水平也会有所提高[12]。
3.4.1 提高适繁母羊的比例
合理的羊群结构是实现羊群高效生产的必要条件,繁殖母羊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对养羊效益影响很大。一般让可繁殖母羊的比例应占整个羊群60%~70%以上,大大提高羊群的繁殖力。母羊最佳生育状态大约在5岁左右,随后生育能力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并且出现一些繁殖障碍,繁殖成活率会大大下降。因此,应该及时淘汰羊群中的老、弱、病、残羊,补充一些青壮年母羊[13]。
3.4.2 提高母羊的受配率
在生产中,每只母羊的繁殖情况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并经常查看,若发现母羊出现发情异常、屡配不孕等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若经3个以上情期治疗没有效果,应将母羊淘汰。同时还应注意观察母羊的体况、健康以及把握好最佳的配种时机,来提高母羊的受配率。
3.4.3 做好妊娠诊断,加强对妊娠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配种结束后山羊18~22d,绵羊15~19d,应注意通过试情检查母羊是否返情,50d左右可结合B超进行准确的妊娠诊断。确诊妊娠的母羊要按妊娠母羊的饲养标准精心饲养,妊娠前3个月做好保胎工作,以防母羊流产。同时注意天气变化,在遇到大风、严寒等极端天气变化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要做好母羊的免疫接种工作,防止因各种传染病造成的母羊流产。
3.4.4 做好助产、分娩母羊和羔羊的护理
提前做好母羊分娩前的准备,正确进行助产,可以降低分娩过程中母羊和羔羊的死亡率。产后母羊要精心护理,饮温水、供给适宜的饲草饲料。初生羔羊要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中的黏液、哺喂充足的初乳。对于初生重小,体质弱的羔羊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哺乳。
3.4.5 早期断奶
哺乳会抑制母羊发情,产后,科学合理地对羔羊进行早期断奶,有利于母羊产后发情,从而避免因其断奶过晚,母羊发情延迟,错过配种季节[14]。
3.4.6 完善繁殖记录
每只母羊都应该有完整准确的繁殖记录,耳标应该清晰明了,便于观察。繁殖记录表格简单实用,可使饲养员能将观察的情况及时、准确的进行记录,包括羊的发情,发情周期的情况、配种,妊娠情况、生殖器官的检查情况、父母亲代资料、后代情况、预防接种和药物使用,以及分娩、流产的时间及健康状况等。
充分利用一些繁殖新技术,如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等,可以大大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和产羔间隔时间,提高产羔频率和受胎率,增加每胎产羔数,充分发挥优良母羊的繁殖潜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