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茜
所谓‘三线建设’,即自1964年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人,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与实际国情,决定把沿海与中部经济较发达城市的工业、军工企业等搬迁至西部地区,以适应备战备荒的要求。以‘争取时间,积极建设三线战略后方,防备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为指导思想;以‘要争取多快好省的办法,在纵深地区建立一个工农业结合的、为国防和农业服务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基地’为总目标。三线有‘大三线’与‘小三线’之分,如今所说的‘三线建设’,一般指的是广泛意义上包括西北、西南地区的大三线地区
1964年至1980年的十七年间,在横贯三个五年计划的三线建设中,国家在主要的13个省和自治区投入了2000多亿,先后修建了成昆、襄渝等十条铁路干线,建立起了近2000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新建10万千瓦以上电站68座,12个重型机械工业制造厂,100多个部属储备性仓库,15个大型广播电视项目,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战略后方基地。随着工业建设的转移,一部分大学,例如:哈工大、哈军工、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大连医学院、北京矿业学院的部分专业也进行了西迁,在三线地区聚集并培养了一支强大的科技、工业队伍,仅培养的军工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有20余万名。三线建设期间,国家工业建设重点从平原转到山区,由大城市转到中、小城镇和乡村、工业点的分布由集中转到比较分散,工厂的建设规模,不少的已由大型、全能转到中、小型,专业化、工业布局的这些重大改变基本上贯彻执行了“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可以说,三线建设不仅为西部地区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与管理方式,培养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把先进的文化与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带进了当地的社会生活,为国家缩短东西部的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陕西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来看,除了一部分是当时陕西地区申请修建军工企业的批文,以及省级机关开会讨论三线建设相关文件,以及文件精神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外,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修建襄渝铁路的三线学兵连相关档案。1969年,为了建设祖国大西南,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确定了襄渝铁路的具体路线,襄渝铁路东段为鄂西北丘陵山区,中段为秦岭巴山区,西段为四川盆地丘陵区。铁路总长916.5公里,横穿武当山、大巴山,在仙人渡3跨汉江、9跨东河、7跨将军河、33次跨后河,在北碚跨嘉陵江,全线桥梁716座,隧道405座,桥高隧长,多线隧道13座,最长的1685米,最高桥墩78米,全线山高水急、工程任务艰巨、施工条件差,尤其是在陕西境内,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物资缺乏,300多公里长的铁路沿线没有公路,没有电力,施工初期,施工和生活物资主要靠肩挑背扛。上世纪70年代初,为了支援秦巴山区的铁路建设,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当时代号为2107工程的铁路修建工作,其中69级学生一万人,70级学生15000人,这些学生按照部队编制,组成了141个连队,被称为“学生民兵连”,直接由铁道兵部队指挥,其中男子连队115个,女子连队26个。根据馆藏《三线建设简报》可以看出:由于学生民兵受教育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学习快,肯吃苦,很快成了桥隧施工的主力军,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忘我,甚至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停工。女学生们在劳动中肩上磨破了皮,手上拉出了血,也从不叫苦喊累,始终不肯休息,甚至创造了八分钟全凭人工卸完一车沙子的记录。女民兵杨喜林,多次谢绝同志们的劝阻,身患重病仍坚持战斗,直到病情很严重,才被送进医院,她在医院心想着工地,病未痊愈又提前出院返回岗位,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从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间,共有119名学生在襄渝铁路施工工地因公或意外牺牲,因公导致伤残的人员也有440余人,部分丧失劳动力,其中全残11人,相当一部分学生落下了各种病根,25000名陕西学生民兵在襄渝铁路上奋战了将近3年。
近期大量利用者来陕西省档案馆查询的档案,就是这25000名当年支援襄渝铁路建设的“学生民兵连”的学生们参加建设之后,被分配到地方上各大单位的报到通知书存根。据馆藏文件,当时的分配原则是:男生以连队为单位,成建制分配;女生按人数比例分配,国家还为学兵连中的伤残人员发放了补助,安排地方上的单位合理协调了工作岗位,并为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家人照顾的残疾人士,找到了地方上的福利院安排妥善照顾。对于普通学生的去向,分配单位则涉及建筑、铁路、轻工、电力、交通、卫生、国防、冶金、机械、邮政、商业、地质、化工等各个行业,从此他们开始回到地方安营扎寨,继续默默奉献,但是三线学兵连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对他们来说,始终是无法磨灭的记忆。大多数人当时参加修建铁路的时候还是花季少年,如今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也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填写查档登记表的时候,忆及当年的情景,很多人的手都激动的止不住颤抖,也有伤残的老人向我们说起自己当年的英勇经历的时候,语气中充满了自豪,骄傲地向我们展示自己残疾的身躯,更有查档的老人看到当年一起战斗但如今已不在人世的同学姓名的时候,泪如雨下。
千千万万参与过三线建设的建设者们,作为一个熟悉相关档案的兰台工作者,我相信,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因为白纸黑字记录着,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因为时间不会淹没你们的奉献,祖国不会忘记你们,因为有了你们,才有了如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