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景跃,依 航,冯书霞,张黎
(朝阳市气象局,辽宁朝阳 122000)
2009年2月12日11时34分~13日5时28分,受贝加尔湖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朝阳地区普降小雨,雨量为2.2~9.9mm,20时前后转雪,雪量为6.2~14.3mm,不难看出有三个站出现暴雪,积雪深度为5~12cm,是47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对交通运输、大棚蔬菜、畜牧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雨雪时间:朝阳地区12日9时40分开始降雨,持续到19时01分,开始降雪,只有位于该区西南部的喀左降雨持续到21时30分,之后雨夹雪持续20分钟,21时50分开始正式降雪,降雪一直持续到13日5时28分过程结束。
风向、风速的变化:到12日18时之前全区风向以偏南风为主(西南部的喀左除外),而且风速均小于3米/秒;19时~21时全区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而且风速持续增强到3.8~6.3米/秒。雨夹雪转为降雪。
气温变化:12日19时之前气温在0℃之上,此时为降雨。20时之后下降到0℃以下已经转为降雪(西南部的喀左除外)。
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趋势预报雨转雪的时间,在实际预报工作中应充分利于自动站资料,结合天气实况综合分析,对提高短时临近预报及预警信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月11日08时(如图1),中高纬度是一槽一脊型,在贝加尔湖以北有较强冷低涡中心,低涡底部等高线呈纬向环流,乌拉尔山高脊向北加强伸展促使冷涡加强并南压,北支锋区相应南下至北纬50度以南。12日08时~20时低涡中心移至蒙古国东部。同时副热带高压北挺,在我国中南部形成低槽,低涡底部西北气流与槽前暖湿气流在辽宁形成辐合,自云贵高原至安徽北部建立了西南急流。
12日08时蒙古低压与河套倒槽均向东移动,至14时(如图 2)冷高压位于贝湖地区,受暖平流影响,江淮气旋发展加强,贝加尔湖冷空气南下使气旋顶部气压梯度增大,干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绥,为这次降水天气提供了必要条件。14时朝阳地区位于气旋顶部,以偏南风为主,此时各站出现降雨,19时42分转东北风后气温降到0.2℃,西部的凌源市54327站20时气温已下降到-0.9℃;建平县54326站20时气温已下降到0.5℃时天气由雨转为雨夹雪。
图1 2月11日08时500hpa形势场
图2 12日14时地面图
2009年2月12日红外云图显示,朝阳西北部有大范围的气旋云系,未来影响该区的将是西部东移的云系,已出现的降雨主要是受其前缘云系的影响。在华北地区东北部该区上游有一区域很大的倒槽云系,云系表现为亮度很亮,结构密实,主要由中高云组成。降雪处在云系中段,这次雨转过程的云图在2月份是极少见的。
当沙瓦特指数SI<0时,表示气层不稳定,这次过程朝阳市处于SI>0的区域内,表示降水稳定。
分析这次过程的K指数场,朝阳上空没有K指数较大的不稳定中心,暴雪在-28℃的区域内。
由213预报和实况可见,该区上空均为辐合区,南部有低空急流,预报与实况比较吻合,风速的辐合有利于水汽和能量的堆积,促进上升运动的发展。
2月12日降水,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提前5天报出天气过程。
2月12日08时日本传真图E02预报朝阳降水量在15mm中心附近,降水时段东南部较西北部降水量偏大,实况16.8mm。
2月12~13日雨转暴雪降水过程,在2月10日就做出降水过程预报。但由于雨转雪的时间判断有误,对外发不了未来24小时有雨夹雪转小到中雪的预报,导致暴雪漏报。但通过电话、预警信号、传真、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和政府部门进行了服务,得到广泛赞誉。
该过程是在较稳定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以南方系统为主,高空槽与地面倒槽相互作用;在今后的预报中要注意,乌拉尔山高压脊较强时,脊前冷空气较强并大规模南下,河套倒槽后有冷空气配合未来发展,槽前为暖平流,冷暖平流交汇处有较大降水;西南急流的建立,向朝阳地区输送充沛的水汽条件,暖湿气流与北方冷空气辐合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条件。数值预报产品是预报人员做预报的重要依据,使用时也要根据天气形势的实时演变对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订正。雨转雪的时间是预报的难点,这次过程雨雪转换时间影响了预报和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预报雨转雪转换时间较实况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