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第一小学 刘春瑶
“策略”是什么?沈重予老师解释为:“策略”的原意是计策和谋略。“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计策和谋略,具体表现为对解决问题方法、手段的思考与选择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尤为重要。策略不是可以教会的,而是在学生自己体会之后形成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策略是高于方法的,当学生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到用什么合适的计策就是策略。
下面谈谈自己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几个常用策略:
无论是图文呈现的解决问题,还是纯文字的解决问题,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首先要静心,专注地去边读边看此问题。引领观察要全面,读看要有序,使学生能正确地收集到解决问题的信息,如通过图画和对话的情境呈现的解决问题的题目,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明确看图的顺序,学会在具体的图画或对话中观察,收集相应的信息,用恰当的符号边读边看标记出相应的条件和问题。无论是图画的实际问题,还是图文结合的实际问题,或者是纯文字的实际问题,都要求在学生初步读题中通过观察收集信息和问题,做上相应的标记,以促使学生形成观察,收集信息与问题的意识。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十分浅显、有限,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惑,无从下手。而画画是小学生们感兴趣的,这样让学生把信息与问题画一画、涂一涂,形成一个直观的结构图,实际上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使用这项解题策略很适合小学生的形象具体化的思维特点。
如“河里有10只鸭子,游走了3只鸭子,还剩几只鸭子?”学生会画出:
用结构图呈现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解题意,更可以从中看出要求“还剩多少只鸭子”就是把“10只鸭子”分开来的问题用“减法10-3”来解决。
又如:小明有8张图片,小红的与他同样多,他俩一共有多少张图片?
画圈圈图:
不难看出,求“他俩一共有多少张图片?”就是合起来的问题,用加法。难怪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来解决问题的,而数学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或者说是他们压根不知道如何依靠图形去解决问题,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见文字则产生图象之意念。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层面上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动手动脑的亲力亲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去理解数量关系。如:有8只兔子,每只兔子吃一个萝卜,6个萝卜够吗?还差几个萝卜?可以引导学生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一一对应地去动手摆,得出不够,再看出谁多谁少,缺几个萝卜。直观的操作将问题的数量关系清楚地呈现出来, 从而学生明确到用“8-6”来解决“还差几个萝卜?”
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低段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运用比较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有什么发现?如:8+2与2+8的计算,通过比较找出加数相同,都是8与2,得数相同,都等于10;不同的是加数8与2的位置调换了。从而得出“调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这一规律。再讨论怎样计算会更简便呢?学生一致会认为8+2算起来会更快。运用比较的策略寻找出合理、简洁、快捷的计算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不应当是教师的专利,而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背景,随着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生成。学生们都有好奇心,富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已知树上有10只鸟,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3只。学生会提出连减问题:还剩多少只小鸟?10-3-3=4(只)。还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共飞走了几只?3+3=(6)只。运用比较的策略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问题的不同,选择的数据与方法也是不同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的活动。”
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段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同时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很多,在解题中要选择合适的策略,选择权应交给学生,这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时刻提醒学生思维过程的正确策略。百问不厌的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时用了怎样的策略?”通过这样不厌其烦地交流与学生对话,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优化选择,形成见问题则有对应“策略”的产生,日积月累地培养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相信学生一定会厚积薄发,真正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郑声奎.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艺术,2014(1).
[2]郑三贤.引导学生解决开放性问题的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