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华姝
这里是贵州毕节海雀村,这里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这里闪耀着科学发展的光芒。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海雀村,空气中已带着丝丝凉意。站在海雀山上俯瞰四周,满目青山苍翠,笔直的华山松棵棵粗壮,犹如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青瓦白墙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水泥路连通家家户户,一幅美丽乡村的景象铺展开来。
谁曾想,如今百姓富、生态美的海雀村曾经“苦甲天下”。
33年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海雀的真实写照。
33年后,海雀村处处青山绿水,山涧鸟鸣;家家住进新房,谷物满仓;人人精神饱满,积极向上。
“苦甲天下”,让不屈不挠的海雀人奋力与自然抗争;“苦甲天下”,让不甘落后的海雀人开启崭新的征程。
海雀村成为关注的焦点,既是偶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33年前的海雀村,是一只饿得只剩皮包骨的“海雀”。
海雀有多穷?当时流传着这么一段顺口溜:“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齐门槛脚。要想扯尺遮羞布,肩膀当作地皮磨。”老一辈人回忆,海雀村169户人家,住的房子都是用茅草搭起来的,村里生态环境恶劣,黄沙漫天,没有一家人的粮食够吃……
资料显示,全村耕地面积1644亩,其中25度以上的坡地1470亩,并且全是旱地,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仅255亩,人均0.32亩,农民人均占有粮食98公斤,人均纯收入87元。
1985年,时任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刊发在《国内动态清样》1278期上的一篇题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刘子富写道:“在海雀村3个村民组察看了311户农家,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丈夫、两个儿子和她,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刘子富不足千字的稿件,却字字千金。这篇报道,将昔日海雀的极度贫困展现得淋漓尽致。
海雀村“苦甲天下”的状况立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倒责备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正是这份重要批示,拉开了海雀村告别贫困的序幕,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号角。
海雀是一个引子。“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引起的关注效应,让毕节过去极度贫困落后的面貌为人知晓,也促成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落地。
海雀也是一个缩影,是“海雀效应”给毕节带来了新的转机,毕节科学发展的征程从海雀开启。
海雀村的变化是喜人的,而这些变化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为海雀村奉献一生的老支书——文朝荣。
“如今,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1985年的不到5%提高到了67.3%,这都是老支书文朝荣的功劳。”看着万亩林海,现任海雀村党委书记詹以香感慨道。
植树造林让海雀村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图为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的生态建设成果。(李栋 / 摄)
1982年文朝荣出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时,上万亩的草山草坡和次生林沙化严重,一起风,全村漫天沙尘,生活环境恶劣。看着海雀村的山坡变成光秃秃的“和尚坡”,村子变成“沙海”,文朝荣心里很不是滋味。
“作为党支部书记,不干出一番事业来,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海雀村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大搞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
1986年冬,面对肆虐的风沙,文朝荣开始发动村民种树,但是在当时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大部分村民并不支持植树造林。
“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文朝荣一家一户做工作、讲道理,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他带领群众开展植树大会战,经过3个冬天的苦战,完成了30多个山坡的种树任务,植树面积达12000亩。
三分种七分管。海雀村的荒山能变成茫茫林海,还得益于长期管护。为保护树林不受破坏,文朝荣与村组干部商量,起草了护林公约,成立了护林巡逻队。他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每天巡山。“我不来看看不放心啊,我担心小辈们把这些树木败了!”他说,只有看到树木好好的,晚上才睡得安稳。
如今的海雀,远处是连绵的青山,葱郁苍翠。房前是树,房后也是树,绿树白墙交相映衬。植树造林让海雀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4万元。
2018年全国两会,一位来自贵州毕节海雀的全国人大代表带来了海雀之“变”。他叫文正友,是文朝荣老支书的儿子。
今年,是他从父亲手中“接棒”的第14个年头。14年间,文正友见证着海雀的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文正友说,海雀人正在从漫天黄沙、一贫如洗的过去挣脱出来,不缺吃、不愁穿。
2016年,海雀村成功申报国家4A级景区;2017年,村里一天最多买进了5辆小汽车;2018年,海雀村的目标是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今年,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文正友希望把海雀、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汇聚成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好声音”。
一切从海雀开始,一切又落脚到海雀。
海雀村反贫困的成功破题,雄辩地证明了,即使在经济贫困、生态恶劣、人口膨胀的落后地区,只要选准了发展的方向,就一定会找到出路,迎来希望。
“荒山变青山,收入翻了番,油灯变电灯,吃水不用担,小病不出村,学校大改观。”那个贫穷、落后的海雀村,现在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之中,今天的海雀正走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