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脑脊髓炎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龄鸡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雏鸡共济失调、瘫痪和头部震颤,又称流行性震颤。该病1932年美国首先报道,其后世界各地出现该病流行的报告。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病被证实在大多数商业化养禽地区存在。虽然鸡群感染该病病毒,但该病的发病率极低。如果未免疫的种鸡群在产蛋后感染,可垂直传播给子代并产生临床症状,成为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该病的病原是禽脑脊髓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胰酶、胃蛋白酶及DNA酶有抵抗力。该病毒的不同毒株间没有血清学差异,但野毒株与鸡胚适应毒株之间存在明显的生物学区别。野毒株具有嗜肠道,易经消化道传染给鸡并通过粪便排毒。鸡胚毒株不具有嗜肠道特性,经消化道不能传染,也不能在肠道中复制。未经消化道接种鸡胚适应毒株也不经过粪便排毒。
1.易感动物。鸡对本病最易感,其他禽类可自然感染,如野鸡、鹌鹑、火鸡。雏鸭、雏鸽和珠鸡可人工感染。
2.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传染源是病鸡、带毒鸡、种蛋及病毒污染物。主要分传播方式是消化道水平传播,易感鸡通过接触被带有病毒的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垫料等被感染,污染物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被感染的鸡通过粪便排毒的时间约为5~14 d,鸡龄越小,排出病毒的时间越长,幼雏排毒时间可持续2周以上。该病也可通过垂直方式进行传播,即种蛋带有病毒,并在孵化过程中进行传播。据报道,种鸡群在5月龄有57%感染病毒,在13月龄时血清阳性率为96%。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情况与感染鸡的日龄、数量和病毒的毒力有关。一般情况下,雏鸡的发病率为40%~60%,死亡率为10%~25%,有的高达100%。
经垂直传播方式感染的雏鸡发病潜伏期为1~7 d,经水平传播方式感染的雏鸡发病潜伏期为11 d以上。
主要3周龄雏鸡发病。自然暴发的病例中,雏鸡出壳后即陆续发病,早期临床症状为目光呆滞,精神沉郁,不愿运动,继而出现共济失调,驱赶时跗关节着地并拍打翅膀,步态不稳,最终倒卧一侧。病情严重者机体衰弱并伴有呻吟。一般在发病5 d后逐渐出现头颈震颤,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呈间歇性发作。有的病例在出现震颤症状前不出现共济失调的现象。发病鸡群受到给水、添料、驱赶、倒提时可刺激发生震颤。有的雏鸡发病早期食欲不减,但因运动障碍,导致不能接近食槽和水槽而衰竭死亡。
产蛋鸡感染一般出现暂时性产蛋下降(5%~10%),在下降后1~2周恢复正常。孵化率可下降10%~35%,蛋重下降,畸形蛋稍多,蛋壳颜色基本正常。不出现神经症状。
病鸡内脏器官一般不具有特征性肉眼病理变化。有的病例可见脑膜血管充血、出血;偶见病雏肌胃的肌层有散在的灰白区。成年鸡发病后不见以上病理变化。
根据雏鸡出壳后陆续出现瘫痪、早期食欲没有明显变化的发病特点,结合剖检没有特征性病理变化、种鸡有短暂的产蛋下降,同批次雏鸡均发生麻痹、共济失调、震颤、发病和死亡等特点,同时与新城疫、维生素缺乏症和马立克氏病进行鉴别诊断后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验。常用的方法有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病毒中和试验、鸡胚敏感试验、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疫荧光和被动血凝抑制试验等。
1.免疫接种。生长期种鸡进行免疫接种,确保产蛋前不被禽脑脊髓炎病毒感染,是防止通过种蛋发生垂直传播的有效途径。接种活毒疫苗的免疫时间应在在10周龄后,至少在开产期前4周,产蛋期接种可导致产蛋量下降,接种后不足4周的种蛋不可用于孵化,防止由于垂直传播而发生本病。灭活疫苗可在已经开产的鸡群使用,但接种后可对产蛋有影响。
2.加强饲养管理。加强引种管理,防止从疫区引进雏鸡和种蛋。鸡群一旦发病加强卫生、消毒和隔离措施,减少水平传播的机率。本病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对病重鸡及时淘汰,全群使用卵黄抗体、抗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B1、谷维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