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冰(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局 252300)
随着国家对农业养殖的大力支持,养殖空间的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呈规模化发展,小型的养殖场也在不断规划与完善。肉鸡饲养的好坏与育雏期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提高雏鸡的育成活率,增加养鸡经济效益。
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育雏温度。一般1~3日龄33~34℃,4~7日龄31~32℃,以后每周递减2~3℃,每日递减0.5℃,第4周时降到21~23℃保持稳定。育雏温度要掌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育雏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育雏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阴雨天比晴天高。在实际饲养过程中,温度适当,雏鸡现活泼好动,食欲旺盛,睡眠安静,睡姿伸展舒适,鸡群疏散,均匀俯卧。温度过低,雏鸡缩颈,互相挤压,层层堆叠,尖叫;向热源靠拢。温度过高,雏鸡张嘴喘气,远离热源,饮水增加。温度不均衡,会影响鸡后期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雏鸡出壳后24h左右开始第一次饮水(井温水)加口服补液盐每50kg水加50g,初次饮水之后,要给雏鸡饮氟哌酸水,每100kg水中加50g氟哌酸,连饮7d,停3d,再饮5d,然后饮清水。7d用小水桶或用罐头瓶改制的小水桶饮水,7d后用水槽饮水。另外要防止断水、缺水。应该做到饮水不断,随时自由饮用。间断饮水使鸡群干渴,造成抢水,容易使一些雏鸡被挤入水中淹死,或身上沾水后冻死。每次免疫前2~3d给雏鸡饮电解多维,按说明书中用量添加,这时不能混饮其他药物和消毒。并连饮3d,饮水要清洁卫生,水槽要经常清洗,以保持清洁。
刚出壳的雏鸡体内有足够的卵黄,3~5d内可供给雏鸡部分营养物质,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腹内蛋黄吸收,有利于胎粪排出,促进其生长发育。雏鸡的开食,可在雏鸡充分饮水2~3h之后,雏鸡群中有一半的雏鸡有啄食行为时开食为宜。将饲料撒在干净的白纸上,3d以后可用食槽装料喂雏鸡。育雏期投放饲料时,要“少添勤添”,并且每次添料时要清除纸上的粪便、剩料或垫料。鸡的品种不同,在育雏期采用的饲喂程序也有所不同,如肉用种鸡要采用限制饲喂程序,而蛋鸡则不采用。开食要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次数一般是前2周喂8次/d,3~4周龄时喂5~6次/d,5周龄时喂4次/d,6周龄时喂3次/d。由于雏鸡消化机能差,故不可过食。过食会引起消化不良,喂八成饱就可以了。从第3周起可以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干净石粉喂雏鸡,以便逐步提高雏鸡的消化机能。
(1)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和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因为密度与育雏舍内的空气、湿度、卫生都有直接关系,雏鸡饲养密度大时,育雏舍内空气污浊,氨气的气味大,湿度高,容易发病。建议饲养密度一般要求为1~2周龄28~32只/m2,3~4周龄18~23只/m2,5~6周龄10~15只/m2。(2)育雏湿度:如果室内空气的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鸡体内的水份大量散发出去,同时易引起灰尘飞扬,使雏鸡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过大,会使有害病菌大量繁殖,影响雏鸡的健康发展;因此,育雏室内的湿度应鸡育雏期适宜湿度为:1周龄以内65左右,2周龄60%~65%,3周龄60%~63%,4周龄58%~60%、5周龄55%~58%、6周龄50%~55%。
通风换气是排出鸡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换进新鲜空气,通风量随着雏鸡日龄增加而逐渐加大,以进入舍内不感到闷和氨气刺鼻为宜。要严防雏鸡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
合理的光照是为了促进雏鸡的采食和生长,一般人工补充光照,1~3d采用24h连续光照,每20lx/m2舍用100W灯泡距地约2m高,4~7d采用20h换60W灯,8~14d逐渐减至18h换用40W灯,以后每天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
7.1 雏鸡感冒 气温突变或舍温温差较大,雏鸡最易感冒。病雏鸡羽毛蓬乱,流泪和鼻液,呼吸困难,打喷嚏。防治:保持舍温稳定,避免贼风侵入;改善鸡群的饲养管理,用清瘟败毒灵拌料,连喂3d。
7.2 雏鸡白痢(1)鸡白痢是雏鸡最常见的疾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温差较大、饲养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等均导致诱发此病。病鸡群聚、昏睡、呼吸困难,肛门周围有白色糊样粪便,肛门频频伸缩。(2)预防:加强种蛋及孵化设备的消毒。(3)治疗:合理布置鸡群密度,加强鸡舍卫生管理,用0.1%的百毒杀带鸡消毒,用佛派酸混在饲料中,连喂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