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文,王宇航,孙海涛
(吉林省长岭县兽药饲料监察所,吉林 长岭 131500)
真胃扭转(AV),又称真胃右方转位,是一种可致奶牛死亡的严重疾病。
尽管AV继发于RDA(右方变位),但尚不明确其发生率。显然,并非所有的RDA都会继发AV,因为许多牛RDA病程达数天或数周,但未出现AV。动物发生RDA出现臌气或积液,若未能及时处理则极可能继发AV,但许多病畜发生AV时仅有急性(24~48 h)病史。多数病畜在发生AV前不存在慢性的RDA。AV的发生与牛性别和年龄无关。多数AV发生子产犊后6周内,发病高峰与DA一致。犊牛(断乳前)的RDA常继发AV,并且有时会误诊为瘤胃臌气。
发生AV时奶牛表现厌食、脱水和不安症状较DA严重,往往在发生AV后出现食欲和泌乳急剧下降。物理检查体温正常。心率可由心动过慢(<60次·min-1)到110次·min-1,呼吸数正常或减少(由于重主喊中毒),末梢冰凉,表情不安,脱水。从尾侧观察经常可见臌胀的真胃导致右腹膨大或肋弓突起,臌胀区域甚至能延伸至第13肋之后,右肷窝可发现或触摸到弦月状或月状隆起。肋弓下叩诊存在大的鼓音叩击区。与DA相似,叩诊发出“砰”声鼓音的区域向前至第8~9肋,向后可延伸至13肋或肷窝,叩诊区可能较单纯性RDA大。右腹结合冲击触诊和听诊可发现扭转的真胃内有大量液体波动。盲肠臌胀,螺旋结肠的扩张和/或肾周围或者腹部与RDA混淆。一般的AV牛常出现中度或重度脱水、四肢冰凉,比RDA的牛更为不安。如果能通过直肠检查真胃,在臂长处能摸到膨胀的胃大弯抵着右腹部。就大多数病例大网膜覆盖整个真胃,此有助于与膨胀的盲肠或近端结肠相区别[1]。
患畜有时出现呼吸缓慢及极度浅表,表明已经支生重度的代谢性碱中毒,动物试图通过代偿性的降低呼吸以保留体内的CO2。一些AV牛还可观察到腹部膨胀,可能继发于真胃或幽门的机械性排空障碍或低血钙导致的肠梗阻。
AV的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早期诊断和矫正。与简单的LDA或RDA不同,AV属于进行性疾患,在很大程度上病程长短决定预后。多数病例若能及时为畜主发现并作出诊断和矫正(病程<12 h),则预后良好。病程>24 h,手术矫正后50%预后良好;病程超过48 h,则通常预后不良。上述原则必须综合物理检查才能做出最终判断。如奶牛患有RDA已有24~36 h,但在诊断前12 h才发生AV,这样预后可能不致那么严重。
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整复和药物纠正脱水和代谢性碱中毒。外科矫正包括右腹网膜固定术和右腹正中旁真胃固定术,可视情况选用。其他术式由于不能直接对真胃、瓣胃和网胃进行整复,一般不予采用。由于扭转波及真胃、瓣胃和网胃的胃小弯,故切开腹壁后术者将发现瓣胃移至真胃(右上方)中部、网胃移至正常的瓣胃位置之后。右腹手术操作时腹内张力较小,减少了发生食物返流的危险,而且可以直接处理真胃,导出真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可以单人操作,能较容易地将瓣胃和真胃恢复至正常的解剖位置。右腹正中旁真胃固定术的主要优点是,一旦解除扭转真胃能准确复位,可保证极度膨大的真胃和幽门区在术后很好的恢复,而右腹网膜固定术中膨大的真胃在术后可能稍稍向右偏离。但是,由于解剖学方面的原因,真胃固定术对缺乏经验的术者较为困难,而且当存在严重的真胃和瘤胃膨胀时发生食物返流[2]。
复位时应使用负压装置吸去真胃内的气体。严重的AV若胃内积存的液体超过10 L,则需实施真胃切开术,此时通过右腹手术较易完成。对于早期的AV病例可在术后纠正水、酸碱及电解质平衡,严重病例则应在术前进行适当的体液疗法,以免低血钾发展为弥漫性肌肉无力。早期的病例或仅有轻度的脱水者,术后口服补液(20~40 L水)和氯化钾(30~120 g·次-1,2次·d-1)即可,此时胃肠已经复位并恢复正常的吸收功能。中度或严重脱水和代谢性碱中毒病例,需静脉滴注1~2 L高渗盐水或20~60 L含40 mEq·L-1氯化钾的生理盐水。从实用的观点看,外科整复手术一旦完成即经口补液。但是,在极严重的病例由于术后前胃暂时仍不通畅,不宜经口补液。这类病例禁止术前经口补液,否则会加重腹部膨胀。有关的低血钙、酮病和一些并发症应同时进行治疗。建议在纠正AV时,手术前给予500 mg的氟尼辛葡胺,静脉滴注1~2 L的高渗盐水,皮下注射500 mL的钙,并在手术后检测钙离子的变化。
[1] 杨军,杨其宝.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真胃右方变位[J].云南畜牧兽医,2015(1):20-21.
[2] 郑冠伟.奶牛真胃变位防治技术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