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艳 张广斌 李 舫 朱俊平 袁东芳 范作良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兽医实验室诊断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辅助环节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技能熟练的检测人才,该岗位涉及的技术性细节要求高,最有效的传授方式即师傅带徒弟。地处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与企业共建 “产教研”一体化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在现代学徒制下,该基地为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新探索,以动物医学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案为指导,创立“三双”的校企联合培养教学模式:双身份(学生和徒弟)、两阶段(有指导的检测和岗位独立检测)、两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实验室),实现了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衔接。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的有机结合。其基本特征是“校企双主体育人、交互训教、岗位培养;学徒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在岗成才”[1]。科学的专业教学标准是基础,而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教学标准是由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现代学徒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是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实施教学、规范教学管理、加强专业建设、建构课程体系、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的基本依据,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和企业人才水平的主要标尺[2]。课程建设以专业教学标准为指导。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地处山东省潍坊市,该地区畜牧业高度发达,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济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而家禽业则是畜牧业的主体之一。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根据 “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3]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7〕17号)[4]文件精神,本院于2017年申报学徒制教学试点,动物医学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在校企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建师资队伍、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逐步建立起当地政府引导、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主导、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模式。在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双主体育人机制(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基础上统筹学校与企业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技术技能型课程的传授模式。兽医实验室诊断为动物疫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是畜牧行业疫病监测和防控中的重要岗位,相关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和动物医学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其中无菌要求和检测技术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技术精细,唯现场的言传身教不能全面传授;同时,作为对畜牧场疫病防控工作的技术支撑,脱离畜禽场实际疫病案例的检测技能训练对学生而言类似纸上谈兵,校企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作为学徒制教学的一个环节能够使环境、技术、实战很好地契合。我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建于2008年,经过多年的运行和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校企共建共享的集“技能训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畜禽疫病防控与检测实验室,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校企共享,2017年本实训基地被批准为 “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畜禽疫病防控与监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建设。目前在校企合作的科研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与学院现代学徒制教学密切结合,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1 紧跟行业发展,水平技术不断提升 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紧跟行业发展和学科前沿,科学定位,检测方法包括常规的微生物检测方法、PCR、ELISA等行业常规需要技术,同时适时引入实时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blot等技术,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1.2 产教研一体化运行,校企紧密结合,开放共享 生产、教学、科研于一体,联合大型企业研发中心,服务中小型企业。校企资源有机融合,中心引进企业人员参
与实训基地管理,公司管理层人员加化验技术人员组成企业管理方,企业化验人员进驻实验室,公司管理人员定期交流,对工作进行协调。学院派专职教师与企业对应性管理和服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吸纳学生参与,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专业技术,将学习和就业得以密切衔接。经过多年的实践,中心已经形成了校企联合的开放式平台。
2.1 学生参与校企共享平台工作,实现企业检测工作育人 校企共享,实现双方互利共赢,人才共育,以新希望集团潍坊饲料公司的合作为例: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力养殖端,作为职教集团的合作企业与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进行猪病病原及抗体及养殖环境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学院教师和企业专家作为技术指导,公司化验人员带着学生进行畜牧场样品的检测,经过由样品采集和实验室检测的系统地跟进学习,参与的学生毕业入职快,达到了学习和就业零距离衔接。
2.2 学生以科研助理参与应用性研究,积累了校企科研育人的经验 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方面的科研平台,以科研服务产业,培养学生。科研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人类,作为与当地经济密切融合的高职院校,在走入企业指导生产的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问题,通过纵横向课题的立项,广泛深入开展科学研究,针对性地解决生产问题,不仅提高了学校科研能力,同时为行业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目前本基地已成为行业企业与学院共享的研究中心,本中心承担校企多项科研项目,以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工作为例: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工作是一个落地的工作,研究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生产。中心有山东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家禽、生猪、牛和特种经济动物4个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共5名,每个岗位的团队均包括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对畜牧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及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广。选拔优秀高职学生作为科研助理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企业调研、样品的采集、检测,在此过程中,学生亲眼见、亲手做,逐渐具备发现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了专业论文的书写,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表研究论文。连续五年的工作,培养了大批学生,积累了培育现代畜牧研发人才的经验。
实训基地配备共60个工位的2个技能训练室,能够容纳在校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拓展性技能训练,并配备一流的校企专业师资队伍,包括博士6名(其中2名为企业人员),硕士9名(其中3名为企业人员),教师和企业专家均具有双师素质,工作岗位校企互动,在校是指导学生理论和技能的老师,在企是服务畜牧企业疫病防控的专家。根据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共同编制技能训练项目和标准,编写技能训练教材,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期间高效优质地为学生提供必修技能和拓展技能训练;寒暑假企业专家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验室,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技能在企业岗位上进行实战训练,并接受企业勤纪和文化的熏陶。
在国家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本院动物医学专业于2017年被教育部立项学徒制试点专业,在学徒制培养方案中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作为课题体系中的独立课程。在学院学徒制教学指导小组和专业建设团队的指导下,该课程设置在学院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和益客集团化验室完成。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在动物疫病检测中心设立工位,以检测中心教师教师和企业实验室检测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以企业当前需求的检测项目为培养内容,学生在前期学习过程中掌握动物疫病检测单项技术的基础上,以实验室检测学徒身份进入动物疫病检测中心校企共建实验室,利用为畜牧企业送检的病例进行疫病检测,对学生进行实战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检测任务。该过程中既是学习检测技术的学生,同时也是为企业进行检测化验的学徒。第二阶段是企业化验室工作阶段,学生进入益客集团化验室,此阶段企业专家作为师傅,学生在企业检测岗位上以学徒和检测后备人才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检测工作。
从课程单项训练到校内实训基地检测实战训练,最后到企业化验室的检测人员,学生的身份由基础课学习的单纯学生身份,到学生、学徒双身份,最终在企业化验室中完成岗位工作人员的完全蜕变。目前,兽医实验室诊断技术课程的学徒制培养模式处于初级探索阶段,需要在现代学徒制理论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大框架下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