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莉,范冠杰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广州 510120)
糖尿病与抑郁症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密切关联的难治性身心疾病,带有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的明显标记,二者常共同为病[1]。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的2~3倍。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病情,相对于单个疾病,其复杂程度更大、难控因素更多,高危人群正不断增长[2-4]。
广东省中医院博士生导师范冠杰教授,曾师从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并继承和发扬了名家施今墨、祝谌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近年创立了“动-定序贯八法”思维理论方法[5,6],加强了中医与哲学的联系,改变了中医药领域某些固有模式,体现了学术及实践价值[7,8],笔者通过运用“动-定序贯八法”,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防治中拓宽了思路,加深了对临床复杂多元现象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叙述于下。
医者需下功夫将医学理论知识转变为通俗的科普语言,结合时代特点、公民素质开展卫生科普宣传,晓以利害,尤应重视开展全程的、以及治疗性的生活方式干预,力促患者确立健康理念及行为模式,摒弃愚昧意识和非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控制饮食,坚持适当运动,以为医药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并视为争取远期疗效明智而经济的辅助手段。健康宣教的时代特征,是与时俱进,是其科学性和人文性,体现了“治未病”理论的精神,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故能改造个人、改造社会,甚至改造自然。起点不应追求太高,但格调决不能低俗。患者是多层次的,且本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女性人群以及肥胖者,健康宣教宜由浅入深,结合实际,并序而贯之,持之以恒。
关于运动锻炼,要树立“动”的理念,动能治郁降糖,且要连贯坚持经常化。锻炼中的有氧运动,既能帮助气血流通和经络畅通,也有助于排泄代谢废物,不使痰瘀等形成、堆积。在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上,骨骼肌远远大于脂肪组织,完全值得对其进行良性刺激。但不必从力量、速度、技巧等方面挑战个体的生理极限,也不要过度追求宣泄情感、娱乐或看重运动的观赏性。
在诊治本病的过程中,应树立从医责任心和爱心,构建积极和谐的医患关系,尽可能迅速地争取患方的信任,及时改善其心理应激和消极情绪[9,10]。医者须以诚感人,在互信中导入积极情绪,关心诊治康复的方方面面,以提高疗效。作者认为,努力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极为重要,不仅因为这是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难题,也因为这是对从医者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更因为此乃实践新医学模式、提高防治效果的必经途径。双方互相尊重、气氛和谐,患者将明显提高依从性,易于接受医者的指导和治疗方案,其负性情绪及心理失衡状况将便于调整改观,使疾病预后趋势每能看好。
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是多系统、多脏器参与的疾病,是多因素、多维度的生活方式病和身心疾病。在坚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同时,需重视时代特点,深刻了解国内社会人文环境背景和经济持续发展、物质生活富裕程度不断提高的现状,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新医学模式,重视在诊治中融入人文关怀[11],运用“动定”理念,注重展开心理调适,坚持疏导和良性互动,强调个体化治疗,如同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样,治疗应当兼顾共性和个性,明晰每一个体都有其社会、文化道德、经济等背景,合并症病情错综复杂,心理情绪各异,需要医者通过不断的主动沟通,耐心细致地深入了解其思想实际、新发情绪表现,逐步练就“善解人意”功力,进行适合其个体特点的疏导劝慰、移情易性工作,使心理治疗贯穿于查房、门诊、回答患者及其亲属咨询等多个环节上,做到个别沟通常态化。
范冠杰教授重视以整体的、开放的、联系的观点看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糖尿病和抑郁症本不是同一个疾病,但是各自为对方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无论孰先孰后,都互为因果,可相互增强,同属复杂性疾病,二者均有多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参与,影响人体多系统及整体平衡状态。过去,对二者的单独研究较多,但如今二者共病已较为常见,徒增难控因素,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若选择单靶点的药物,或脱离了关联性、复合性的思维,都将难尽人意。“动-定序贯八法”首先是理论思维方法,将二者视作紧密联系的整体,立意重整体、重协调、重发展变化,依据二者相似的认知功能紊乱的共病机制,亦即核心病机趋同,确定治法和相应的药串,有常有守有变,防治并举,形神共调。施治时辨识二者轻重程度之不同来侧重选择治法药串,更针对患方心理情绪问题的多维多样性,及早介入个体化心理治疗,发挥情志调节作用,以提高疗效。
范冠杰教授重视打破固化教条的思维模式,对中医临床思维包括对“动-定序贯八法”的应用与发展不断再思考、再认识,主张多从临床实践出发,通过临床验证新理论,以进一步阐明疾病的内在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按“动-定序贯八法”理论,证是动态变化的,能宏观地反映疾病不断发生的微观变化。病机是疾病发生及发展演变的机理,是对证的概括,包含了对病因和现证候群的认识,以及对疾病发展趋势和预后的判断,是证与治的桥梁。其最为关键者称为核心病机。治疗上,强调从核心病机来认识本病,当按照核心病机运用八法,结合实际调整侧重,有机配合,有序应用。其具体应用如:
1.5.1 疏肝理气法
目前中国人心理压力居高不下,甚至形成“社会焦虑”现象,脉象多弦。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常产生郁闷、易怒、急躁、悲观、失落、消极等情绪,与肝郁不达、疏泄失职相关;如缘于情志郁而致病,糖脂紊乱,说明肝失疏泄,导致脾胃失和、水液代谢和传输运行障碍[12]。故疏肝理气为常用治法之一[13],选用柴胡、郁金、白芍、薄荷等品,着重疏通气机。若郁久化火,易致焦虑、激愤、对抗等情绪反应,可加入牡丹皮、栀子等,并不断辅以心理疏导,以利于治疗的开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5.2 养心安神法
患者易产生心烦心悸、失眠多梦、面色不华、头晕神疲等症状。而抑郁、失眠本身就是糖尿病的难控因素。心主血,血虚则心失所养,神不守舍,选用夜交藤、远志、酸枣仁等为药串。如见热扰心神,可与他法配合,或清热,或凉血,或养阴,适当加减。
1.5.3 健运脾胃法
脾位居中焦,为后天之本,司职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功能正常,则气血旺盛;假使脾失健运,则气血化源不足,易生痰湿。患者消渴日久,常出现气血亏虚之表现[14]。故应用健运脾胃之法,用黄芪、白术、山药等味,扶助后天之本,以益气血生化之源;若气阴两虚,可用黄芪、生地黄、地骨皮以益气养阴。
1.5.4 清肺生津法
清肺生津法,针对肺胃热盛的核心病机,选用生石膏、葛根、知母、连翘,既清肺润燥,也清胃生津。
1.5.5补肾培本法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生髓通于脑,并司二便。肾气充盛,则各脏及脑皆得濡养。若肾气亏虚,可见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等症[15],临床上需重视补肾培本,采取阴阳并调之法,以狗脊、续断补肾阳,女贞子、墨旱莲滋肾阴,并重用后者取阴中求阳、生化无穷之效。
1.5.6 活血化瘀法
气滞日久可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津血郁滞而不行,故活血化瘀在本病治疗中亦为主要治法之一,人体以血为本,血以通为用,选用丹参、三棱、莪术、泽兰、益母草等味组成药串,目的在于以通为用,恢复血脉的畅顺,令各脏腑气血调达,濡养得度。
1.5.7 清热祛湿法
广东位于岭南地区,夏长冬短,闷热多湿,生活方式过于随意者每喜贪凉饮冷,中伤脾胃,易致湿热内阻,宜选用绵茵陈、车前草、薏苡仁、苍术、黄柏药串,清热与利湿、化湿并举。湿热久则也能滋生痰浊,可选用枳壳、橘红、竹茹、法夏等味。
1.5.8 导下法
若腑实热结,应予通腑泻实,用大黄、枳实、火麻仁药串;若较轻之饮食停滞或大便欠通者,可通过消食导滞通便治之,投布渣叶、枳实、山楂、六神曲等,取其消滞之中兼能理肺降气、健运脾土、通利血脉,可助祛瘀,乃一石数鸟、相得益彰。
吕某,女,56岁,初诊于2016年5月20日。
首诊:诉2型糖尿病病史5年,抑郁症病史3年,现口服艾可拓、拜唐苹、格华止控制血糖,血糖时有波动。刻下见性情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纳食一般,大便秘结,睡眠欠佳,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略数。辨证为肝郁化火,湿热瘀阻,治以清肝解郁,清热利湿,凉血化瘀。药用:柴胡5 g、白芍30 g、薄荷5 g、牡丹皮15 g、白术30 g、生地30 g、连翘10 g、淡竹叶10 g、酒川牛膝15 g、益母草15 g、莪术10 g、丹参30 g、首乌藤15 g、甘草5 g。上方每日一剂,水煎温服。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嘱其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并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增强治疗信心。
二诊(2016年7月8日):刻见睡眠改善,人感郁闷,诉时有头晕,腹胀,大便每日一行,质地偏硬,舌淡红,苔黄微腻,脉弦细。瘀象减轻,气机欠畅,故在上方基础上去丹参、莪术、首乌藤,以免过用活血而伤正气,加乌药10 g、木香10 g(后下)理气消胀,石菖蒲5 g开窍醒神,并嘱患者配合快走或八段锦以助调畅气机。
三诊(2016年9月2日):近期因外出,仅以西药控糖,自觉疲倦乏力,睡眠尚可,头晕、腹胀减轻,大便顺畅,舌淡红,苔黄,脉弦。考虑气机宣通,热象不著,邪去正虚,故守方加五爪龙15 g、山药15 g以益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
2016年10月16日患者复诊时性情趋于平和,睡眠改善,大便正常。抽血查空腹血糖6.4 mmol/L,餐后2 h血糖8.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8%。
按语:此患者病性总属虚实夹杂,但病情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中,首诊辨证为肝郁化火,湿热瘀阻,治以疏肝清肝、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二诊因久病气机郁滞,证变治亦变,故治疗标本兼治,以佐通为用,增行气开郁药。三诊劳累正虚,故注重益气培元,固护中土。患者以肝气郁结为核心病机,故以疏肝理气法贯穿始终,乃取自“动-定序贯八法”中“定”的精髓。随着治疗的深入,据症状变化出入活血、开窍、健脾等法,是在谨守核心病机、把握本病的确定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有序承接、连贯治疗,循序渐进。而且每诊均注重与患者良性互动,调适心理状态,强调全程生活方式干预,故收到满意疗效。
“动-定序贯八法”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重视异病同治,坚持中医整体恒动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动态把握核心病机,形神共调,组合用药,发挥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治疗的综合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并体现了中医对难治性、复杂性疾病的治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