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慧 刘小燕
(1.长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2.长江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 荆州 434023)
2014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1]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以上讲话精神为新时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问题提升到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必须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着眼于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一代新人。这既是明确的行动指南,也是宝贵的经验总结。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全面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调查组成员对J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以上学校的部分老师进行了访谈。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与实际水平、践行意愿与践行程度、接受培育意愿与教育现状三个方面。
调查显示,77.03%的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概念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99.01%的大学生能清晰地认识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性;98.62%的大学生能意识到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状况却不容乐观。64.3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整体“比较淡薄”或“缺失现象严重”。
调查表明,98.0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但大学生责任行为和责任意愿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分离。当问及“您是否有考试作弊现象”,仅有49.5%选择“从来没有作弊行为”;当问及“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您会怎么做”,42.38%的大学生选择“视情况而定”或“不予理睬”;当问及“您毕业后是否愿意服务地方发展”,38.22%的大学生选择“愿意”,但依然有61.78%的大学生选择“不愿意”。这也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带来挑战。
调查显示,96.24%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接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教育”;但学校整体教育情况并不理想,教育系统性不够,途径相对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课程开设方面,68.32%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课程”,但依然有31.68%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开设”,说明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契合度并不高;而作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重要途径的社会实践,则由于资源相对有限,形式比较单一,效果不够明显,且参与人数相对有限。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与实际水平、践行意愿与践行行为、接受培育意愿与教育现状的背离,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地方党委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坚持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领导干部联系高校等制度,建立部门协作常态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3]加强地方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在此特指高校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协同,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营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地方党委、政府通过有效整合地方资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提供积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如推进地方高校联盟形成,发挥同城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协同效应等。遗憾的是,在对各高校的调研中,高校普遍反映与当地党委、政府的互动较少。大多数情况下,高校都是独立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合力尚未有效形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党委、政府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指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突出表现在地方高校之间缺乏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统一方案、部署和相匹配的工作制度和评价体系。这种“放任”培育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效果。二是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地方政府拥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丰富资源,可以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提供场地、资金等物质支持;而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密集的地方,具有人才、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是地方决策民主化的助推器、技术创新的研发器、人才培优的孵化器和科学发展的助跑器。加强高校和地方党委、政府资源的有机整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三是高校与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的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地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尚未充分利用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的有效资源,发挥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方面的作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当前,地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要是依托思政课教学、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和榜样示范等方式进行,其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调查显示,74.46%的大学生是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来了解社会责任感相关知识,这也说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社会责任感相关信息和接受社会责任感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高校并未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阵地,发挥网络在信息传播、思想引领和正确舆论引导方面的作用。因此,地方高校要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推陈出新,抓住时代的脉搏来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育。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4](P164)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为各高校自觉肩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积攒了丰富的精神底蕴。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多,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缺乏深刻的理解。各高校也未将依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纳入学校的工作要点,更别说主动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来。这也说明地方高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育人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当前,全球化、媒介化和社会转型的大环境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责任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冲击。多元价值的深入渗透,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不断蔓延,不仅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与形成,也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在主观层面,大学生愿意去践行社会责任,但客观环境却动摇着大学生践行的决心,让他们在个人利益选择面前,成为各种“潜规则”的跟随者,责任意识慢慢消磨。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愿和责任行为的分离。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渠道、创新载体、优化环境,以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一项复杂工程,单靠高校一方的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建立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常态化协作机制。一是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组织领导与工作指导,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不断推进部门协作的常态化,形成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整体推进地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二是建立地方高校与政府定期交流与协作机制。高校要积极搭建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加强与政府的协作,鼓励大学生参与政府组织的调研项目和公益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进校园,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三是建立地方高校与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的联动机制。高校要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主动向社区延伸,联合社区及社会公益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服务资源与服务需求精准对接,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
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还必须拓展途径,发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合力。一是积极拓展理论教育的渠道。高校要坚持发挥高校思政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主导性作用,积极开拓社会教育资源,利用中宣部、团中央、省宣传部组织的理论教育活动以及网络理论教育资源来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理论教育,不断丰富理论教育的渠道,调动大学生参与理论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二是不断丰富实践教育的形式。高校要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平台建设,构建学校主导、学生参与、社会支撑、家庭支持且四者之间有效衔接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体系,不断扩大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范围和内容,同时以有计划的任务或项目模式代替过去的自愿社会实践模式,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导向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三是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高校要积极构建开放的网络教育课堂,有计划地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信息嵌入到网站、学生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中,增强信息传播的速度,扩充信息传播的规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增强认同。同时,积极探索网上网下协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模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实效性。
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为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必须加以合理运用。一是加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校要不断挖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寻找地方优秀文化资源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最佳契合点,形成大学生广泛认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二是深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高校要以当地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发挥当地博物馆、名胜古迹以及伟人故居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定期参观学习,增强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播主流价值,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大学生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三是推进地方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高校要积极构建和完善具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校园空间环境。在尊重现有空间环境布局的情况下,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合理融入高校校园环境,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直观感受力。同时,要加大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结合力度。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意识地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熏陶作用,增强大学生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教育。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生态。一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责任来源于认识,表现为具体的行动。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的社会责任行为,是最终考量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标志,所以,优化社会环境十分重要。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大力推进市民道德建设,强化法制观念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和抹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败坏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事件和个人,推进社会价值取向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提供具体的行为参考和指导。二是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首先,高校要坚持将网络价值引导、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信息服务相结合,通过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强化主流舆论,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通过宣传党史国情等知识,加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和理解;通过设立网络专栏,及时回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其次,高校要坚持把传播网络正能量和消解网络负能量相结合。要坚持唱响主旋律,积极选树和宣传高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讲好高校故事,以内容优势增强网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负能量的消解工作。再次,高校要坚持将网上网下、内网外网、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通过网页、微信、微博、QQ、LED显示屏、橱窗报栏、宣传板、校园文化活动等渠道,进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活动,构建立体化的宣传网络;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有效融合,整合媒体资源,形成宣传合力。三是营造和谐向善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要善于发挥教师、管理干部、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学生个体的合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思潮,凝聚大学生群体,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将社会责任感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章程、校纪校规、学生守则以及教风学风培育的全过程,使责任意识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意识。同时,要紧密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爱校敬业教育、扶贫济困教育、诚信自强教育和环保公益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