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汝超 唐恒乐
2017年是农机购置补贴实行“先购机后补贴”政策的第一年,为摸清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做好今后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阳谷县农机局专门抽调人员,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门的梳理和总结,并通过现场了解、深入农机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出现问题和工作建议进行了分析。
2017年,阳谷县共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60万元(其中国2补录资金64.87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942台,大中型拖拉机387台,小麦联合收获机8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84台,深松机12台,秸秆还田机197台,粮食烘干机7台,其他机械70台,受益农户795户。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全县农机装备呈现出高性能、高质量和多样化发展趋势,推动了农机化快速、全面、科学发展。
1.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2017年,全县投入农机购置资金6717万元,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3655台,联合收获机械3309台,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189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械1414台。农民对大中型、新型机具颇为看好,购买热情高涨,大马力、联合作业机械增长较快,粮食烘干机械也从无到有发展的目前的20余台套。
2.提高了农机化作业水平。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17年三夏期间,全县投入联合收割机2300余台,拖拉机3000余台。仅用7天时间完成抢收任务,共完成小麦收获面积81.6万亩,机收面积81.5万亩,机收率99.9%;完成玉米播种面积70万亩,机播面积66.5万亩,机播率97%,小麦秸秆还田率达99%。
3.发展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购置补贴推动了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促进了农机化服务产业的形成。当前,全县已注册成立农机合作社85家,注册资金134406.6万元,入社社员1208户,标准化库房19589平方米,大中型拖拉机876台,联合收获机904台,耕、播、植保等配套机械2160台。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13家。2017年12月,华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刘士军被评选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农机服务组织以其完善的农机装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高度组织化等优势,带领农业走向产业化。
1.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省、市农机补贴工作会议精神,及时向县政府领导做了专题汇报,成立了全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阳谷县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和监管职责。
2.优化补贴范围。按照“缩范围、控定额、促敞开”要求,县农机置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决定,进一步重点支持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和大宗优势经济作物关键环节生产机械化。补贴范围进一步优化,新增水肥一体化和精准农业发展机具,对深松整地作业机械、秸秆还田离田机械、粮食干燥机械和水肥一体化等12类机械设备实行敞开补贴。对于补贴额在5000元以下的非敞开机具,只要是在补贴范围内的一律给予补贴,做到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
3.加大宣传力度。印发补贴宣传通告1200张,在全县800余个行政村逐村进行张贴;印发宣传材料通过农机站、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销商等进行宣传发放;同时在阳谷县农机化信息网及省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栏公开实施方案、操作流程等需要公开的信息,让农民朋友充分了解今年“自主购机、直补到户”及“先购机后补贴”的政策。
4.严格规范操作。一是明确补贴分工。农机补贴受理、机具核实、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等各个环节分别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了补贴操作每个环节的有序进行。二是合理安排报名时间。2017年8月1日至8月3日申报敞开补贴机具。从8月4日起申报非敞开补贴机具,按照先来先得的原则,直至补贴资金用完为止。同时请县财政局、纪检组有关领导到现场进行指导、监督。三是认真核实机具。带机申请与机具核实同步进行,工作人员根据补贴产品归档信息的技术参数及补贴机具的出厂编号、发动机编号等有关信息,逐台对补贴机具进行现场核实,对不能移动的补贴机具进村入户进行核实,按照“谁核实,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见人、见机、见票”。机具信息录入完成后,根据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生成的补贴机具编号,对每台补贴机具喷涂标识。四是规范管理档案。统一印制了农机购置补贴档案袋,每户一档,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核实一台机械、整理一份结算材料、完善一份档案。五是及时结算资金。积极与县财政局沟通协调,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定每月结算一次补贴资金。工作人员每月下旬整理、审核结算材料,及时上报县财政局,通过一本通系统发放到农户手中。
1.农机补贴系统开通晚,2017年7月下旬农机补贴系统才能使用,在办理补贴申请时,尽管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受以往补贴资金不足的影响,大部分农户仍然集中在办理补贴的前几天来办补贴手续,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2.《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申请表》需要县财政局、农机局双方盖章,在操作过程中,双方盖章后再通知购机者,这样造成农户不能及时领走《资金申请表》,部分农户甚至通知多次不来领取,影响了资金结算进度。
3.部分经销商思想不重视,基本业务不熟练,造成经销商开具的部分发票填写项目不全(无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发动机编号),部分厂家对机具数据录入不够及时。
4.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政策宣传、机具发放、档案管理、实地检查等方面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却没有专项农机补贴工作经费。
1.农机购置补贴系统应与当年补贴方案同时开通或者方案下发以后及时开通,至少要在农忙前一个月的时间开通。
2.进一步简化补贴办理程序,需要财政局、农机局存档的《资金申请表》待县财政局审查完补贴资金结算材料后统一盖章存档,以方便购机群众,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多次跑腿”的问题。
3.加强对经销商的业务培训,细化量化业务工作。研究制定经销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考核制度,激励鞭策农机经销商积极而又高效的配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4.设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专项经费,并将该项经费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考核内容之中,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