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义 刘丽芳 陈小勤
(兴文县农业局,四川 兴文 644400)
兴文县周家镇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与长宁县、珙县接壤,全镇辖 9 村 1 社区,63 个村(居)民小组,人口 12000人。幅员面积 62.26km2,现有耕地1500hm2(2.2 万亩),有丰富的煤、硫矿山资源,是典型的矿山工业重镇。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周家镇几个煤矿陆续关闭,经济急转直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周家镇的迫切需要。2013年以来,周家镇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契合绿色生态发展的主题,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实现了区域经济从“黑”变“绿”,从“地下”到“地上”的成功“蜕变”。2018年,全镇桑园面积达1000hm2(1.5万亩),养蚕14391张,产茧79.3万kg,实现蚕茧销售收入3774万元,人均养蚕收入 3415 元,蚕桑综合产值近1亿元,蚕桑产业成为周家镇的支柱型产业。
2010年以前周家镇因煤矿经济而富足一时,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在兴文县15个乡镇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排名位居前三,老百姓就业不愁,收入不低,日子过得十分红火。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工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大批煤硫企业陆续“关、停、并、转”,曾经赖以生存的煤硫产业急转直下。过渡开采导致水资源枯竭,植被和许多自然风景遭到破坏,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耕地石漠化趋日严重,被污染的水源和环境无法修复,下岗失业人员逐年增多等,过去被高收入掩盖和忽视的各种各样的矛盾日夜凸显,夕日的辉煌逐渐消失。
周家镇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海拔在550~1456.7 m之间,属典型的山地气候。面对困局,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周家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如何决策,怎么破局,一开始真就像“牛啃南瓜,无从下口”。调研中,周家镇早晚温差大、适合桑树的生长和优质蚕茧的生产、全年能养6~7批蚕的特点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在多方调研基础上,周家镇决定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再次回归“靠山吃山”,只不过是从“地下”采矿转到“地上”栽桑养蚕,为此,镇党委向群众发出“下岗不失业,回家再创业”的号召,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及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新建桑园266.67hm2(4000余亩),拉开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的序幕。
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通过龙头企业石海茧丝绸公司的带动、支持,在已栽桑的村社,新建蚕房、大棚,配套养蚕设施设备,2015年秋试养蚕,新栽的266.67hm2(4000余亩)桑园开始产生效益,当年一亩桑园收入达到1000元,桑蚕产业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蚕桑产业发展在周家镇各村迅速展开。当年“四川省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现场会”在周家镇成功召开,省农业厅把蚕桑产业列为全省精准扶贫的重点产业,提出“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并把周家镇石屏村确定为桑产业扶贫示范村。如今周家镇的领导己更换多届,但周家镇发展蚕桑的决心没有变,老百姓的积极性极依然高涨,持之以恒发展蚕桑产业,2018年全镇桑园面积达1000hm2(1.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0%。
近年来,周家镇在实施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契合绿色生态发展的主题,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镇9个村,村村栽桑养蚕, 1000hm2桑园,形成两条333.33hm2(5000亩)以上的蚕桑产业示范带,治理石漠化耕地666.67hm2(1万亩)以上。利用桑园立地空间和桑园废弃物,发展桑枝食用菌,探索高效、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立体种植“新模式”,打造“万亩地亿元钱”核心示范基地33.33hm2(500亩)。新建蚕茧站1个,自动化烘茧生产线1条,新建桑枝食用菌盐渍、烘干车间1个,烘干生产线1条,新建食用菌冷保鲜库2个,组建蚕业合作分社6个,蚕业家庭农场 5 个。同时,通过举办“四川·兴文蚕桑文化旅游节”,扩大蚕桑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进一步融合。
周家镇蚕桑产业从零开始,短短几年时间跨入全县前三位,蚕桑产业成为周家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的引擎。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造就了以蚕桑为龙头的现代立体农业的先天优势,铸就了产品品牌,孕育了产品市场,反哺了产业基地。周家镇的蚕茧茧丝长1200m以上,解舒率72%以上,洁净成绩95分左右,质量指标达到缫织 5A、6A级生丝的标准要求,特优质的蚕茧体现了兴文“石海银珠”品牌的价值,2016 年周家蚕茧代表四川省丝绸产业在云南昆明举办的世博会上参展,并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赞扬。蚕桑产业绿了荒山、美了家园、富了群众,蚕农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说:“栽桑养蚕能赚钱,年年在家大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