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39000)徐礼林
1.1 一般资料 本案患者48例,均为我院于2014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其中男32例,女16例,平均(45.2±2.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例,跌打伤12例,坠落伤4例;经脑部CT扫描,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1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脑挫裂伤12例,颅骨骨折8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均存在意识障碍,无原发性脑梗塞病史。依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法进行评价,9~11分17例,6~8分19例,3~5分12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颅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气管切开术,术后经脑部CT检查显示脑实质内现扇形、楔形或大片低密度区,且基本与颅内血管供应区部分保持一致,存在清晰边界,与脑梗塞相关诊断标准相符[1]。
1.2 方法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针对出现脑梗塞症状或经脑部CT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应及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止血、防脱水、抗感染、营养脑细胞、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同时为患者补充有效血空量,中心静脉压维持在5.0cmH2O下,24h持续高压微泵灌注35ml生理盐水联合20mg多巴胺5支和10mg阿拉明5支,每小时2~3ml;严格控制患者血压,保证其血压升高程度处10~15mmHg范围内;联合使用30mg法舒地尔2支、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采取静脉注滴方式给予,持续1周以上;另给予患者微循环改善类药物,如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等,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给予高压氧疗。
本案患者48例,经上述治疗后,依GCS昏迷评分法进行评价:40例恢复良好,经脑部CT扫描显示脑梗塞病灶均消失,治疗有效率为83.33%;2例轻残,1例中残,2例重残;另有3例于术后出现呼吸间断、氧饱和过低现象,利用呼吸机行辅助呼吸治疗3d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为6.25%。
颅脑损伤的原因非常复杂,如脑挫伤引起脑血管损伤、颅内高压引起脑血管出现机械性损伤、直接手术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脑血管或脑动脉变形等[2]。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是指颅脑损伤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因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而导致脑组织缺血损害,最终引起神经功能障碍[3]。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若未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将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死亡,特别是出现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其病情将会更加严重,极易导致患者残疾[4]。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非常重要。
对于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的诊断,当前主要利用CT或MRI扫描检查,而在治疗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应重视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5],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在给予脱水剂、血管活性类药物及神经营养支持和适当高压氧疗下通常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脑灌注压和脑血流量改善治疗,以加快患者侧支循环,促进脑梗塞区域的血流供应快速恢复,从而改善患者梗塞病灶的缺氧状态,以及时抢救未坏死脑细胞,促进患者脑组织功能恢复。经上述治疗,48例患者依GCS昏迷评分法进行评价:40例恢复良好,经脑部CT扫描显示脑梗塞病灶均消失,2例轻残,1例中残,2例重残,另有3例于术后出现呼吸间断、氧饱和过低现象,利用呼吸机行辅助呼吸治疗3d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有效率为83.33%,死亡率仅为6.25%。
综上所述,针对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患者,及早进行正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可降低患者致死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