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坚+杨晓敏
[提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正在走向衰败。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农耕文化的村落,本文通过对金华市传统村落地理信息的收集,利用Google Earth、ArcGIS10.2等基础手段,从水平分布、垂直分布、交通特征等方面出发,探讨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影响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以期为金华市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金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月23日
在过去20年里,由于城镇化和村庄兼并等原因,我国的行政村数量每年减少1.8万个,每天减少约50个,过去10年间自然村减少了近90万个,表明村落的消亡之势迅猛和不可阻挡,农村聚落数量锐减和空心化现象的背后意味着村落所蕴含着的农耕文化的逐渐没落,这一现象警示我们对于村落特别是蕴含着的农耕文化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政府为更加系统和科学地对具有显著农耕文化特色的村落进行保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四部局于2012年4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调查工作,并经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并公示,于2012年12月、2013年8月先后公布了两批共计1,561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11月又公布第三批994个中国传统村落,截至2014年,共计2,555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的传统村村落在历史建筑、选址与格局、非物质遗产等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造诣。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土地面积10.94万104km2。市区位于东阳江、武义江和金华江交汇处,面积约2,045km2。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地貌的基本特征。
本文以金华全市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三批传统村落(截至2014年)为研究对象,共计24个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空间属性、地理位置坐标通过Google Earth进行提取,其他相关历史、景观等资料通过各县市地方志、各地区官方统计网站以及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心搜集而来,本文所使用金华市行政图取自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
(一)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利用Google Earth对24个浙江传统村落进行定位,以村落建筑群中心位置为村落的标注位置,提取其地理信息,通过ArcGIS10.2进行可视化表达,绘制浙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图1)
由于村落在大尺度范围内呈现为点状要素,同时金华市传统村落样本数量不算庞大,不利于整体的分布区片研究,为了更加直观地对金华传统村落的分布情况进行展现,本文将金华市传统村落的县市级分布做了简单数据统计计算,如表1所示。(表1)
根据图1、表1可知从整体区位看,金华市传统村落大致呈环状分布,周围多,中部少,并较为分散的分布于市域边界线附近。主要聚居区为金华西南一带,次要聚居区金华北部、金华东部一带,金华北部和金华东部大致呈散点状零星分布。
从金华市各地区传统村落的数量上看,传统村落的各地区分布也不平衡。兰溪市有8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义乌市尚无村落入选。金华西南部的兰溪和武义共有12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占到全市传统村落总数的50%。
从整体的分布密度来看,兰溪市、武义县、磐安县3个县市是高密度分布区,其中兰溪达到了60.93个/万104km2,显著高于金华市的平均分布密度21.93个/万104km2。
(二)垂直空间分布规律。海拔高程是传统村落的一个重要属性,海拔高程及地形起伏状况的不同将直接产生不同的水热组合,从而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乃至形成具有一定特征的农业习俗及村落文化。
通过Google Earth搜集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海拔高程数据,整理后发现,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海拔高程数据跨度适中。海拔最高点是位于磐安县的尖山镇管头村,海拔高度为537m。最低的是兰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海拔高度为45m。经过排序,将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海拔高程数据以100m为分组跨度,对其频数进行计算后发现金华市传统村落的海拔高程主要集中在0~100m的盆地丘陵地区,随着海拔高程的上升,其数量虽有起伏但总体呈减少趋势。总体来看,87%的金华市传统村落分布在海拔高度300m以下的区域。
低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与传统村落的农耕文化属性是相一致的。农耕世界以农为本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在于它自给自足的地方性模式。
(三)交通规律。由于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村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故选取金华市国道、省道、主要县道为研究对象来对金华传统村落的交通特征进行探究,通过ArcGIS10.2中的analysis(分析工具)中proximity(邻域分析)功能的near(近邻分析)工具,分别计算金华传统聚落距离金华市域内国道、省道、主要县道的最近距离,导出后进行分组频率计算。
1、国道。结果显示,金华传统村落中与国道的距离分布跨度较大,0~76km不等,距离国道最近的是金华市兰溪市永昌街道社峰村,距国道最远的是磐安县胡宅乡横路村,村落与国道的平均距离为31km。与国道最近距离在5km内仅有5個村落,占金华传统村落总数的21%。距离国道50km以下的村落占比71%左右。总体来看,金华传统村落分布与国道距离没有特别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金华传统村落分布并不存在沿着国道线分布的现象。endprint
2、省道。结果显示,金华传统村落与省道的距离在0~20km以内,村落与省道的平均距离仅为6km,其中,5km内省道直达的村落有13个,占比54.2%。根据统计发现,其余村落与省道的邻近程度也比较明显,金华市91.7%的村落在距离省道15km内的区域。总体来看,浙江传统村落主要分布省道影响范围内,相关性显著。
3、主要县道。通过计算,结果显示5km内主要县道可达的村落有23个,占比达95.8%。总体看来,金华传统村落与主要县道相关性极为显著。
4、小结。根据金华传统村路与金华区域内的国道、省道、主要县道的平均距离,以及距离分布频数的比较,认为金华传统村落沿不同等级道路的分布概率:主要县道>省道>国道,大部分村落分布在距离县道、省道较近、距离国道较远的区域。因此,认为金华传统村落与外界的交流主要还是依赖于一般县道之后依次为省道、国道。
通过对金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盆地、丘陵地形的影响。金华市是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较低的海拔通过影响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农业生产条件可缩短农作物的成熟周期提高产量,同时水稻的种植和农田设施的修建,都有赖于大量的劳动力,低海拔的平原、丘陵地區地势较为连续平坦,适合大面积耕作,村民也可就近安家建村,大大提髙生产效率。于是,此种地形便成为理想的选址之处。
(二)自然气候的影响。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自然地理环境过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更是一项重要的农业资源。金华市总体来说,气候特点表明本地区的光、热、水条件在大部分时间范围内调配良好,但降水变率较大,特别是盛夏期间的伏旱以及雨季的暴雨,往往使水分分配失调,给农业带来一定灾害。受气候分布影响,因此村落大多分布在背山面水的区域,背山,能够阻挡冬天的冷风;面水,有利于村落内的雨水排出,又能营造小气候。当雨水过大时,为避免村落被淹没,一般选择地势较高、有利于排水的地区建设房屋。
(三)较为封闭的环境的影响。就金华市传统村落而言,地处区域环境相对独立的山地、盆地、丘陵区域,与上一级聚落城镇的距离联系较远,交通线较弱与外界的联系较少,也因此阻隔了城市文明的冲击,仍保留着以农业耕作为主、自给自足的地方性经济形式。换言之,山地、丘陵、盆地为传统村落提供了阻隔文化冲击的天然屏障,保护了农耕文化的传承。
(四)避世隐居的文化渊源。古代封建社会是个战乱频发、流民乱寇时有发生的社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建村伊始就考虑了战乱和祸事的因素,具有明显的避世隐居的历史文化渊源,在选址上就偏向具有天然防御性,可攻可守的山地、盆地、丘陵。
(一)金华市传统村落区域分布不平衡,根据其空间分布情况,主要聚居区为金华西南一带,次要聚居区金华北部、金华东部一带。其中,金华西部以兰溪市西部为集聚中心,金华南部以武义县南部为集聚中心。
(二)87%的金华市传统村落分布在海拔高程300 m以下的区域,低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与传统村落的农耕文化属性是相一致的。
(三)基于金华传统村落与国道、省道、主要县道最近距离的测算和分析,认为金华传统村落与外界的交流主要还是依赖于一般县道之后依次为省道、国道。
(四)金华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海拔等因素,人文因素主要涉及文化渊源以及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
[1]车震宇,保继刚.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研究[J].规划师,2006.6.
[2]冯文兰,周万村,李爱农等.基于GIS的岷江上游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分析——以茂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
[3]胡燕,陈晟,曹讳,曹昌智.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城市发展研究,2014.1.
[4]刘沛林.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村落[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