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百珂,贾 雍,田学敏
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压低、风沙大、紫外线辐射强、气候干燥等因素影响,其眼干燥症的发生率远高于平原地区[1,2]。眼干燥症的常用诊断方法有泪膜稳定性分析、泪成分分析及泪液量的检查等,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欠缺。泪河是泪液在上下眼睑与角膜或球结膜间形成的液体弧面,是泪液的存储库,据报道,泪河包含了75%~90%的泪液量。因此,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的测量对于眼干燥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3]。而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作为眼干燥症的诊断指标之一,也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该研究分别对官兵在入藏前后进行TMH和BUT的测定,在传统诊断方法的基础上,评价TMH的测量对预测眼干燥症的价值。
1.1一般资料选取在西藏4400多米的训练基地参加演训行动的168名官兵(共336眼)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进藏1个月后的泪河高度,并获得了其中40名(共80眼)在进藏前的病例资料。168名中男 150 名,女 18名;年龄 17~49 岁,平均(30.0±7.4)岁。有43名在回到平原地区1个月和3个月时分别进行了两次复检,其中男33名,女10名;年龄20~46 岁,平均(32.4±5.8)岁。经调查,多数官兵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眼干燥症主症。将所有官兵的TMH、BUT按时间点分为四组:入藏前为A组,入藏后为B组,入平原1个月为C组,入平原3个月为D组。
1.2TMH的测量TMH的测量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TC)进行。首先对被检查者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行眼部常规检查后,采用德国Zeiss公司的Visante1000型光相干断层扫描仪,光源为1310 nm的近红外光,扫描范围横向为10 mm,纵向为3 mm。采用内固视装置,选择眼前单线扫描模式和高分辨率模式,调节固视角度使视轴与光轴一致,并将扫描线调节至垂直角膜中央下方泪河处,当屏幕出现清晰图像时嘱被检者瞬目,图像稳定后立即获取图像,连续扫描3次,保存图像。检查时室温应控制在20~25℃,湿度为30%~50%,室内光线柔和,被检查者进入检查室后休息10~20 min后开始检测。
1.3BUT的测定用玻璃棒的一端沾1%的荧光素钠滴在受检者的结膜囊内,嘱其眨眼数次,待荧光素钠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后,在裂隙灯下观察自最后一次瞬目后睁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的时间,即为BUT,共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以<10 s为异常。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TMH和BUT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官兵入藏前后不同时点TMH的变化官兵入藏前后不同时点TMH的比较示,入藏后1个月[(251.9±65.3) μm]与入藏前[(265.7±67.8)μm]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入平原3个月和入平原1个月相比 [(225.4±50.3 vs245.1±64.3)μm],TMH 显著降低(P<0.05),同样的,入平原3个月与入藏前相比也显著降低(P<0.05)。总体来看,急进入藏官兵入藏后以及回到平原地区后,TMH持续降低,其有患眼干燥症的风险,提示入藏后高原环境对官兵TMH具有一定的影响。
2.2官兵入藏前后不同时点BUT的变化官兵入藏前后不同时点BUT的比较,官兵入藏后[(8.47±4.50) s]与入藏前[(11.27±2.25) s]相比,BUT 显著缩短(P<0.05),且达到异常水平。在回到平原地区后,BUT 逐渐延长,入平原 3 个月[(10.60±2.81)s]和入平原 1 个月[(8.96±3.23) s]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与入藏前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官兵在出藏后眼睛状况逐渐恢复,机体可耐受一定的高海拔环境影响。
眼干燥症为常见的眼表疾病,杨梅红对1696例眼科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眼干燥症患者所占比率为11.08%,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发生率逐渐上升[4]。国外调查显示,眼干燥症的发病率为14.5%,略高于我国[5]。而临床资料显示,在西藏地区眼干燥症的发病率为19.26%[6],青海省玉树县眼干燥症的发病率为59.10%[2],提示我国高原地区该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以及国外其他文献报道。在该研究中,急进入藏官兵在入藏后不同程度地出现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等眼干燥症主症,根据以往研究结果,笔者认为高原气候和环境对眼干燥症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高原地区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且昼夜温差大,可能会产生一种“空调效应”,该效应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从而使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导致眼干燥症的发生[7]。高原地区湿度低,从而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加之官兵长期从事户外作业,体内水分补充不足,而在缺水的状态下极易发生代谢紊乱,造成有害物质在体内蓄积,从而导致眼部干涩、畏光、流泪及眼部有烧灼感等一系列眼部疾患的发生。此外,高原地区风沙大,紫外线辐射强也是眼干燥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急进入藏官兵入藏后以及回到平原地区后,TMH持续降低,其有患眼干燥症的风险。而对入藏官兵的BUT测量结果显示,官兵入藏后与入藏前相比,BUT显著缩短,且达到异常水平,在回到平原地区后,BUT逐渐延长,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提示机体对高原环境有着一定的耐受能力。有文献研究显示,正常人的 TMH 显著高于眼干燥症患者[8,9],而在本研究中,急进入藏官兵的TMH在回到平原地区后仍持续降低,与BUT检测结果相悖,虽然测量TMH已被证明是检测眼干燥症的有效手段[10,11],但根据该研究结果,其在急进入藏官兵眼干燥症检测中的应用价值还有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