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国家教育法指出,大学校园就是要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国家教育机构为全国的大学和学生出台了好政策,有这样的好政策、好环境,就是要看大学里是怎样培养出人才的。那么,怎样培养人才?成为各个大学里的热门问题。笔者认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而不是先培养人才,然后再去拼命的找市场。
(1)调查热门学科。很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有着很浓的历史延续,很多专业和学科就这么被确定下来了,这些学科和专业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如何培养有用的人才,是大学的任务。也就是说,大学里开什么科目,主要看市场需要什么。比如现在的中介行业比较火爆,它可以分为房屋中介、婚姻中介、地产中介等等。总之,凡是可以中介的,都可以中介。这么火爆的行业是否可以开设《中介学》呢?还比如,现在有很多策划公司,可以策划婚礼、葬礼、生日宴会、毕业庆典、同学会等。可以说,策划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是在多数的大学里《策划学》还不是主要学科。
(2)避免毕业就失业。要派出一批有见识、要对市场有较强识别能力的专家深入社会,到社会去考察,到底社会需要哪些人才。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避免毕业就失业的悲剧。做社会市场调查后所就要开设社会紧缺的行业,培养相关的人才。
(1)设置热门学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兴行业和学科也在不断地更迭。普通大学里的专业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了。据了解,现在的哲学、物流等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前景不容乐观。但是,在大学的课程里还是存在的。比如,在生活中殡葬师、棉布蜡染师、银器制作师都被人们推捧的,也是炙手可热的行业。但是,这些专业在大学里还是很多少见的。大学里关于这方面的教师也相对较少,所以大学要聘请社会上的人才为己所用。只有人才才会才会创造人才,才会教出社会的栋梁之才。
(2)转变旧的观念。有些人认为,社会上的一些人可以称之为老师,但不一定是哪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应该清楚,再好的理论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如果说有发言权的话,这些人应该最有发言权了。因此,要抛开自我封闭的观念,让大学校园里的教师队伍精明强干,只有这些人才会教出好的学生。摒弃歧视才能共同发展。
(1)不以赚钱为目的。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创造人才的港湾。2017年我国高校就毕业了700多万人,而且还在增加。每年毕业了这么多学生,很难说都是人才。就算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人,走到社会上也未必就能学有所用。很多大学生念大学只是为文凭,有一个大学学历就可以了。也有很多大学办学单纯的就是为了赚钱,不注重精品的培养,这对学校和学生都没益处。
(2)以军人为榜样。人才的培养一定要有精品的理念。学生要成为人才,首先学校就要有规矩,对学生的要求就会高出很多。大家都知道军人的素质很强,不管做什么都让人高看一眼,特别是我党的军队,更是世界难找。笔者认为,在大学校园搞军训,走走队列还是不够的。应该以军人作风和素质来要求学生,来改变学生的观念。学校要创造精品,必须要有独特的教学理念和非比常人的师资力量。大学只有走精品路线,才能创造精品;只有学生成为了精品,才能在未来走上社会是有用的。
(1)走出校园检验所学。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毕竟有限,大多数只是躲在象牙塔里谈兵。所以大学生在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所需。可以说是为了将来自己毕业以后大展拳脚侦查地形。
理论和社会实践有时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果,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这正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的道理还是很浅薄的,所以这些事情要去好好的体会和学习。对你认为不对的事情要淡然处之。因为作为一个学生来说,看问题还不是很全面,也许会有偏颇的地方。所以,在社会实践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要抱着学习的态度才能解决问题。
(2)接触基层有收获。如果你是学养老服务的就可以到敬老院去,多和老人接触、沟通,聊聊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听他们讲讲曾经的历史。如果你是学社区建设的,就可以到社区里和居民们聊一聊柴米油盐,了解一下生活。总之,不管你是学什么的,多一些社会实践总是有意的。
(1)既做精品也做“能人”。不管是名牌大学毕业还是不知名的大学,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生存问题。试想一下,即使你是精品,但是还没有到施展才华的时候,首要的问题就是自己能够生存、生活下去。如果这个初级的“考题”都无法解决,就别谈什么精品了。很多大学生在家里什么都不会干,可以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家长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学习好就行,别的也无所谓了。道理很简单,父母不会跟着我们一辈子,最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所以,大学里要制造精品、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就是可以为社会服务,在家庭里也要做“能人”,不能因为生活小事而阻挡了前进的脚步。
(2)不能败在小事上。很多事实证明,我国有很多科学家,很多有本事的人,在自己的领域里绝对称得上是人才,但是在生活方面确是“低能儿”。很多人没有实现理想,往往都败在了小事上。所以,不管大学怎样培训人才,要让学生在立于不败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抑郁症逐年增加。说到心理学,很多都会联想到“抑郁症”或者“抑郁”,这很简单,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之间的竞争压力,高楼大厦的水泥房子都让人焦躁不安。患抑郁症的人数在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抑郁症导致全球经济损失近1亿多元。看来抑郁症的危害性真的很大。
(2)做一颗强大的心脏。我国是患抑郁症的大国,因为抑郁症导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在大学里加心理学的培训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就是做不好事情的。比如一个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决定着他将来的成功几率。很多报纸报道过,因为学生考试考得不好而自杀;因为处对象失败而自杀;还有一些学生和同学、父母仅仅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了,真是可惜、可怜。所以在专业人才的培训少不了心理学。
一个人有钢铁一样的毅力,有一颗百折不回的决心,就没有什么事会办不成,他自然就是人才。当然,人才和培训是分不开的,和学校是分不开的。
加强国学的教育是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基础。中国不是不缺少国学的国家,五千年的文化,让世界瞩目。中国的国学浩如烟海,但是,回头看看,真正学过国学的人又有多少呢?真正懂国学的人有多少?国学有很多内容让人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有让人有“柳暗花明”的感觉。如老子的“刚与柔”“无为而无不为”都能让在国学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学习国学之后,会让人有一种登高望远的感觉;可以让人的精神境界有所提高,这是做好其他事物的基础。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国学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水平的大学建设环境培养专业的人才,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并不是单一存在的,从大学机构到大学学科设置,再到大学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思想、文化等,决定着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是否是精品,还是次品。另外,大学生本身要自强不息。探索专业人才培训,各个大学的步伐应该大一些,教育改革的措施要多一些,目标要远大一些。
参考文献
[1]王子山.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J/O蕴].中国培训:1.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622.002.
[2]王麟珠.高职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电子测试,2016,(24):172-173.
[3]罗耐.现代化工仪表及化工自动化的过程控制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