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8-03-17 11:43:26李玉吉曹旭辉
时代农机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汽车产业职业院校

李玉吉,曹旭辉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传统汽车发展对石化资源的依赖性较强,随着石化资源产量的不断减少,石化资源应用成本也逐渐提高,依靠石化资源的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发展为基。因此,秉承能源可持续发展、节约湿化资源和绿色环保等优化的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比之下,传统汽车使用成本会随着石化资源的增长而不增加,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与我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而新能源汽车以创造能源最大效率为目的,既能够实现环保目的,也能够节约汽车的应用成本,因此广受社会推广。近几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研究也提供了相关政策支持。与之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则成为现阶段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包括制造和应用两方面。所以,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也主要有新能源汽车制作、新能源汽车检修等工作。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制作与传统汽车有较大差异,对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也有更高的要求。①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电子技术,学会研究和利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同时电力控制和智能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中的必备能力;于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传统汽车维修技术的同时,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资格与技术,并且能够根据新能源汽车需求维护与修理,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制造生产、销售应用以及维修售后等环节的协调性。所以,电工专业和维修技能也是必备的能力。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必备要求;③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结构设计和动力原理上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在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进行培训时,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发展,也要对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培育。

2 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目前,国家政策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加之新能源汽车产业符合市场、经济和环保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趋势,随之增加的还有市场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这类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就是职业院校。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岗位技能为目标的职业院校成为培养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摇篮。通过对专业课程、专业教材、专业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立足市场发展需求,提升教师自主发展能力。据了解,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新能源专业课程教师较为缺乏,教师专业能力难以得到保障。涉及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也难以较好把握。同时,对电化学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所以,现阶段应加强职业院校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首先,提高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对教师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推动教师提升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充分掌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趋势与要求,并立足形势不断完善个人知识架构。通过深入实践基地学习研究,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并了解企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细化要求。这些方面的提升都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应用价值,更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

(2)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完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专业信息来源渠道窄、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缺乏、岗位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更应注重校企的深度合作。职业院校应选择合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构建符合企业上岗要求,满足学校人才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校企共享培训资源,使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找到实践平台,进而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其次,应加快扩大校企合作范畴,进一步强化职业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双师型教师的实践锻炼推动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从而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3)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设计专业教材内容。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材内容的设计即是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也是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有利导向。所以,在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的设计中,应注重教材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立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发展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开设专门培育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的专属教材。因此,职业院校需要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人才发展要求,合理设计教材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把握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满足人才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材内容设计中不应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对专业实践能力的积累也非常重要。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材内容设计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理论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理论知识学习中锻炼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

(4)遵循人才发展规律,建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既关系到人才培养效率,也对人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以,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发展要求和人才发展规律,必须注重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立足学生职业发展能力要求,遵循人次市场应用要求,建构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①了解市场需求,认真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岗位要求,以建构明确的专业课程教学培训目标;于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顺序划分,将岗位要求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突出教学体系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既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价值,也提升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巩固;③在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应立足产业发展要求,人才发展规律和职业院校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评价。除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评价外,对学生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科学素养也应进行鼓励评价。以激励为主,引导为辅,帮助学生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培育高质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5)开设专业创新平台,塑造学生科学探究精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与实践。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大胆创新和探索。所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也应注重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将学来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进行创新,以实验的方式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新鲜血液。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突破传统汽车对石化资源的依赖性,在绿色环保和经济实用的基础上开发研究,力求寻求更有效的新能源,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总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市场发展趋势,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和人才发展规律,在职业院校中开设专门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还应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宽度,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力度,使该专业学生更加适应岗位应用需求,以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专业素养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月.高等工程教育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协同与响应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2]陈贵龙.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0):107-108.

[3]田勇根.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职业,2015,(26):63-64.

[4]张海龙.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5]许荣花.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荆州:长江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汽车产业职业院校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6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十三问
共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