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贺喜吐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旗气象局,内蒙古 陈巴尔虎旗 021500)
陈巴尔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属中温带半温润和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旗土地总面积1.86万km2,现有耕地8.35万hm2,主要农作物为油菜、小麦、马铃薯等。全旗有牧草地1.58万km2,草原面积辽阔,地势平坦,以高平原干草为主体,适宜发展草原畜牧业,是呼伦贝尔盟重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陈巴尔虎旗气象局干旱、大风、沙尘暴、霜冻、暴雨洪涝、暴雪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带来特别大损失。因此,文章着重针对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气象灾害对农牧业生产所造成影响展开综合分析,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防灾减灾对策,减少气象灾害带来不利影响,促进当地农牧业产业持续发展。
(1)干旱。干旱是陈巴尔虎旗常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特别高、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造成危害特别大。陈巴尔虎旗几乎每年均会发生干旱灾害,给当地农牧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如2016年夏季呼伦贝尔市局部出现极端高温,再加上降雨显著偏少,牧区遭遇有气象记录来最严重干旱,干旱重现期达百年一遇,陈巴尔虎旗出现重旱,旱灾导致牧草低矮枯黄,给牧草产量与品质均造成不利影响。农区也出现大面积干旱,油菜、小麦等农作物生长均受到严重影响。2017年春末夏初呼伦贝尔市再次发生严重干旱灾害,陈巴尔虎旗在此次干旱灾害中受到极大影响,导致该区域部分草场受旱,大批量牲畜饮水困难,损失较大。
(2)沙尘暴。受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独特的地理区域环境的影响,该地区多大风以及沙尘暴气象灾害,沙尘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陈巴尔虎旗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风速13.5m/s,干旱春季,7级以上大风日数达15d以上。陈巴尔虎旗境内沙化土地面积34.8万hm2,占全旗土地面积18.9%,大风天气吹去表土,搬运沙丘,会产生严重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一般发生在冬春季,尤其春季发生频繁,影响油菜、蔬菜等农作物生产,同时致使草场地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草原沙化严重,牧草返青推迟,影响牧草产量,直接对畜牧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风力太过强烈,牲畜棚舍、蒙古包、牲畜棚舍及设施大棚等常被大风刮倒,还会导致牲畜受惊,轻则牧群迷路,严重时导致大量待产母畜发生流产事件及幼畜死亡等,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3)霜冻。霜冻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出现几率较大,几乎每年都会因为霜冻灾害给农牧业带来损失。陈巴尔虎旗早霜冻一般发生在9月上旬到10月上旬,晚霜冻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霜冻发生时常伴随低温冷冻灾害,会导致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受冻,致使作物产量下降或绝收,给农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4)暴雨洪涝。由于陈巴尔虎旗降水量年际变化分布不均,每年夏秋季节易因强降雨天气而发生洪涝灾害,经常会致使大面积农作物及牧草受损,甚至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及牧业活动开展。如2013年7~8月呼伦贝尔普降大暴雨,导致海拉尔河水位上涨,致使陈巴尔虎旗洪涝灾害,部分民房倒塌、农田、草场被淹、供电设施损坏等,给当地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5)暴雪。陈巴尔虎旗暴雪天气较多,常形成白灾。白灾主要是指草原被深度超过15cm积雪覆盖,出现时无法放牧,称为“白毛风”。该类灾害会使游牧牧民与羊群迷失方向,交通受阻。同时,因天寒地冻、粮草不足,人员受伤冻、牲畜被冻死。如2009年3月12~13日呼伦贝尔全市范围内出现降雪降温天气过程,陈巴尔虎旗牧区形成白灾,给农牧业经济造成极大损失。
(1)拓宽气象信息传播覆盖面,开展农牧业直通式气象服务。陈巴尔虎旗气象局应依据当地农牧业生产实际,对该地区农牧区气象灾害情况及防灾减灾形势展开分析,共同推进并创新直通式气象服务模式。通过农业气象监测站、气象信息服务站及农牧业气象服务平台,以气象预警收音机、121信箱、手机短信、邮箱、电视、气象蒙文网站、微信、微博、乡村预警大喇叭、蕴ED显示屏等为农牧业气象信息传播途径。加强气象部门与农牧业生产部门沟通合作,定期收集畜牧业大户、种养殖大户、畜牧业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及涉农单位等农牧业生产资料,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为农牧区提供精细化直通式气象服务,更好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推动陈巴尔虎旗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
(2)强化气候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气象部门应加强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精准监测气象资料信息,全方位掌控农牧业生产期间气象灾情及农作物、牧草长势及产量情况等。结合气象资料信息和陈巴尔虎旗农牧业生产实际,积极做好短期预报及中长期天气预报分析及研究,提升陈巴尔虎旗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水平,为农牧业生产应对各类灾害性天气提供可靠气象科技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