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玲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锡林浩特地处锡林郭勒草原中部,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集中在夏季,境内多寒潮、沙尘、干旱、霜冻、暴雨、洪涝、雷电、雪灾、大风、冰雹等灾害,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日趋变暖,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不断攀升,给该地区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均造成了影响。而只有逐步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为气象部门开展气候研究、天气预报、农牧业生产气象服务及气象防灾减灾等气象业务提供更加有价值的气象数据资料,给当地经济有序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气象服务支撑。
(1)气象观测仪器自身故障。在实际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中,观测仪器自身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对所观测到各个气象要素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会产生直接影响,即会影响到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例如,深层地温传感器性能如果不稳定会导致所测量的地温数据发生间断性跳跃情况,致使地温数据的精确度不断下降,如果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对深层地温传感器更换,则势必会造成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大幅降低;气象台站和传感器及各类数据线保持连接接口发生松动或生锈状况;测站内线缆存在断裂或破损;还有气象台站内通讯线路也会时常发生故障问题,导致测报数据信息没有办法正常传输;上述这些问题均会对综合气象工作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只有确保气象台站各类硬件仪器的完好性及可用性,才可以较好确保综合气象观测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综合气象工作质量。
(2)外界自然环境。因为锡林浩特在最近几年发生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频率不断攀升,复杂观测环境时常导致数据记录发生异常或数据观测不稳定现象,如雷电天气,不但会对气象台站供电系统及通讯系统带来影响,而且还会致使气象观测电子设备系统受到雷击而发生损坏,势必会导致各类气象要素没有办法正常采集及及时传输,对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3)观测工作队伍综合能力较差。当前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基层测站观测人员普遍存在综合素质较低,缺乏责任感,在工作中不能严格依据业务标准要求开展,操作不够严谨细致,致使气象观测业务时常出现错情;而且专业能力不强,新员工无法应对复杂天气,部分老员工长期得过且过,对以往地面气象观测工作模式根深蒂固,缺乏自主学习精神,不能适应新设备及新技术应用;缺乏复合型人才,因为人员编制、薪酬待遇及工作环境等影响,难以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导致基层观测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影响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水平。
(1)强化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装备维护管理工作。①各部门应该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开展气象科技研发工作,在气象台站要积极构建起一套相对全面综合气象观测仪器维修维护管理及故障远程诊断系统,切实保障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正常开展;于观测人员应该定期开展好采集器、计算机、传感器、通讯系统、供电系统等气象观测仪器设备设施日常维修维护工作;③要时常对气象台站计算机展开病毒查杀工作,避免病毒、恶意插件及黑客等入侵;④在雷雨季节到来前,及时对气象台站仪器防雷装置设施检查,避免仪器受到雷击而致使仪器损坏;⑤定期对采集器、温湿度传感器、雨量传感器等仪器的灰尘清理干净,尤其出现沙尘、大风、雾霾等天气后要及时对灰尘清理。还要定期保养,降低故障发生频率,确保综合气象观测仪器可以长时间正常运行。
(2)加大综合气象观测工作的监控管理力度。综合气象观测人员在值班过程中,应加强综合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监控管理工作,尤其正点前10min必须强化测报业务监测,对异常数据及设备设施、网络故障等相关问题保持严密关注态度,如果发现故障,及时判定故障原因和区域,并采取合理处理措施,对本站没有办法自行处理的棘手故障要即刻将情况反馈给上级部门,请求其安排专业人员对问题处理,确保气象观测仪器及时恢复至正常运行状态,避免异常数据发生频率,提升气象观测工作质量。
(3)注重综合气象观测人员培养。气象部门需要注重对综合气象观测人员培养,培养气象观测人员强烈责任意识保持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工作态度,做好相关记录、备注及反馈;积极开展测报业务系统培训活动,培训形式应将理论联系实践,提升观测人员业务技能和操作水平;时常组织工作人员开展技术经验交流会,将综合气象观测工作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探索最有效解决办法,提升观测队伍整体应急处理能力,减少错情率,提升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
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属于气象部门基础工作。锡林浩特气象局必须要高度重视,不断强化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装备维护管理工作,同时要加大监控管理力度,还要注重综合气象观测人员的培养,推动综合气象观测工作顺利开展,提升综合气象观测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