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建,王 宏
(骊住通世泰建材(大连)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600)
(1)常常出现换件修理的情况。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对工程机械故障进行有效判断与排除具有一定难度,所以部分维修人员就往往使用换件试验的方法来进行维修,无论大件或是小件,对于有可能导致故障出现的零部件都会逐个实施更换试验,而最后没能有效排除故障,还将无需更换的零部件进行了更换,加大了维修成本开支。此外,部分零部件出现故障,往往可以采取修理或是恢复其原有性能的方法便可将其修复,如起动机、发电机、齿轮油泵以及机油冷却器等出现故障,通常不需要过于复杂的维修工艺便能修复,但是部分人员还是采取更换新件的方式,造成严重浪费。
(2)维修中配件使用不当问题。比如由于某种配件库存没有了,此时只能使用代替件应急安装上去。但毕竟该配件不是原装的,那么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必然会对工程机械安全性与性能带来影响;又比如,部分维修人员由于缺乏对工程机械结构、原理等充分认识,这就容易出现一些相似的配件被错用,例如非增压柴油机摇臂被用到增压柴油机修理之中、活塞与气门混用等等情况。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工程机械功率与性能降低,严重时甚至导致其出现损坏。
(3)常常出现装配后引起的故障情况。在更换部分配件前,部分维修人员没有及时检查新配件而是直接将其装配到了机械上,而该种做法非常不规范。在市面上销售的正厂零配件质量并不一定完全达标,并且部分配件还由于其存放时间过久,性能出现下降的情况,如若在使用前没有开展相应技术检测,则非常容易导致装配后出现故障的情况。
(1)建立起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制度。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切实可行的工程机械机械维修与保养制度,才能确保维修工作做到有证可循,并切实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保养水平。首先,应当要在制度上确保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其次,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维修与保养工程机械设备的部门,并选用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维修经验的维修人员在担任该部门的负责人员。再次,需要定期检查与保养工程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良好。再者,可将工程机械维修列入到企业绩效考核当中,切实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加强应用维修管理工程。在对工程机械进行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务必要由初始阶段进行规划与设计。在研发与设计工程阶段环节,不但要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造价以及施工功能等内容,并且还要全面规划接卸设备的后期维护、保养等问题,切实提高工程机械的可靠性,减少其故障发生几率,进而实现维修成本费用的降低。只有让工程机械能够便捷修理,具有较高的可维护性,才能够实现“低支出的快速维护”,如此一来方能够确保工程机械运行状态良好且稳定,如若有故障出现,也可以低支出的快速维护,从而无需进行新配件的更换或新机械的更换,切实加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
(3)做好工程机械维修技术提升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为了保证工程机械正常安全使用,就必须做好维修技术提升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在提升维修技术提升上,要充分掌握自己所修理的工程机械结构和原理,随后通过分部位实操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熟悉度。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运用好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先进技术来提升工程机械维修效率和质量。然后,及时掌握工程机械维修领域一些前沿的技术或设备,并逐步引入它们到实际工作中。其次,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上。维修部门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维修人员到扎实的专业技术直接决定着工程机械使用效率和寿命等等。为此,管理者要制定出工程机械维修人员培训方案,并切实落实。另外定期派维修人员到厂商中去进修及学习最新的技术。同时也可以邀请行业优秀维修人员或专家对维修人员进行培养,以此提升自己的维修专业技术水平。
总而言之,开展工程机械维修工作对于维护机械运行状态良好、稳定,提高工程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必须要予以充分重视。然而由于在实际维修过程中,工程机械维修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维修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制约的作用,所以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来不断提高维修技术与方法,切实促进机械维修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董建生.关于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几点思考[J].工业 c,2016,(6):171.
[2]杨建平.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要点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