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任务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机制探究

2018-03-17 01:39上海理工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上海200093
关键词:立德资助困难

赵 巧(上海理工大学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上海 20009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就明确提出现代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通过“有质量”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就是树立德业,树人就是培养人才。在当代,“立德树人”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合适的教育[1]。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会议精神和全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精准资助”,高校困难生资助工作要以“不能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去终身发展的机会”作为资助的新任务,提升资助层次,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自2007年资助新政实施以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帮扶。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和深入,资助工作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瓶颈。一是学校对困难生的身份认定存在不准确性。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区人均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各地区的收入与支出也不尽相同。高校在困难生认定过程中,主要依据为学生户口所在地的相关部门提供的家庭收入证明,且在认定的标准上,实行一刀切、无差异量化。这就造成了在困难生身份的认定上不精准,导致帮困的前提存在不精准因素。二是在认定后的困难生帮困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资助方式。现行国家资助政策中各项资助措施是分散实施的,在落实每项资助措施时都是关注最困难的部分学生,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资助过度而另一部分学生资助不足,重复资助、覆盖面窄等导致资助过程不精准,资助的相对平衡性和合理性会受到影响,产生资助不均衡现象。三是从资助结果来看,各高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致力于困难生的经济资助,但对困难生受资助后的后续教育和发展方面有所欠缺,不能满足学生在能力、权利等方面解困的需求,资助育人效果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一、围绕立德树人任务,准确把握精准资助概念

“十三五”期间,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决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智”思想,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任务,以建立“精准资助”工作机制为抓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创新资助育人途径和方式,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2]。

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扶贫政策和措施要针对真正的贫困家庭和人口,通过对贫困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从根本上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达到可持续脱贫的任务[3]。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指导下,参照精准扶贫的概念,结合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和以后需要突破的瓶颈,对精准资助的概念可以这样去理解:在现有资助资源和资助体系下,在经济资助全覆盖的前提下,以困难生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设置任务,将资助项目与困难生的合理需求结合起来,针对困难生“心理贫困、学业贫困、社交贫困、精神贫困”等多困现象,给予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资助,从而帮助资助对象突破生存限制,构建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资助育人机制。精准资助的实施,要以“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为指导,不仅要提高经济帮困上的“精准度”,更要考虑困难学生在受资助的同时得到尊重,拥有追求个性发展的条件,为每一位困难生提供合适的资助方式和内容,助推困难生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贵在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认知和生活实践的统一。精准资助,既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新途径,也聚焦了大学生的关注点和需求。通过精准资助,满足个体的独特需求,需要什么扶持什么,会使资助对象产生“专门为我定制”,被“优待、重视”的良好感觉,这种感觉会转化为内心的满足和感激,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符合“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精准资助,力求将有限资源最大化利用,在操作的过程中要符合“前提精准”“过程精准”“结果精准”。

二、挖掘精准资助内涵,做到“前提精准”

立德树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精准资助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展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困难生的需求为导向”作为基本原则,以“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任务,挖掘内涵,促进和指导精准资助的顺利实施。

(一)精准资助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反映了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和人的地位的提升。“以人为本”有三层基本涵义:第一,它作为一种世界观,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第二,它是一种价值观,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第三,它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指导人们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都应围绕“人”来思考和运作,既要运用历史的尺度,也要确立人的尺度,要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4]。高校资助工作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动力和核心是人,工作成功与否也取决于人,资助工作归根到底是人的工作。要做到精准资助,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将“以困难生为本”贯穿于资助工作各个环节之中。在资助项目设计中应当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在精准资助的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选择,针对与日俱增的困难生需求开展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能力。以困难生为本,还应当鼓励困难生,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

(二)精准资助要以困难生需要作为导向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反应出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同时也是客观需求的体现。按照赫兹伯格的需要理论,需要包括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是指社会化的物质产品,如必要的衣着、生活用品等;社会需要主要是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交际活动等。自然需要起保健作用,社会需要起激励作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有低层的自然需要——经济需求,也有较高层次的社会尊重的需要——社会需求,更有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更高需求。他们不会只满足于经济物质的资助,而是更希望得到长远的发展。

精准资助要“以困难生的需求为导向”,不仅要做好困难生日常生活中起保健作用的经济资助,更要考虑满足困难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社会需要方面的资助。精准资助,首先应当准确掌握困难生的各种需要,对困难生的各种需要加以分析和归类,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设置资助项目内容,尽可能地把资助项目与困难生的个人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资助项目符合困难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在满足经济资助这一保健因素的前提下,以困难生的需要为导向,资助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尽可能地调动困难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地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既是资助工作取得实效的要求,也是激发学生自觉性的前提。

(三)精准资助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全面发展,既是指个性的发展,个性要自由、和谐发展,同时也应该是人的一些基本方面的发展。自由发展即学生自主的、独具特色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和谐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各项基本素质之间关系的适当协调,要求学生的各种基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基本素质的发展就是指在智力、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全面发展为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划定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即可偏移而不可偏废,不能只发展人的智力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

精准资助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资助来促进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经济资助,使困难生摆脱经济上带来的困惑,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安心于学习生活。同时也要通过合理的资助项目,如技能培训、素质拓展、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引导等,消除困难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引起的在成长过程中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使困难学生逐步具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进取精神。通过资助方与被资助方之间进行精神激励和情感交流,将资助从低层的经济资助向提高困难生综合素质和达到全面发展延伸,激发困难生潜在功能的发挥,做到扶贫扶志兼而有之。

三、完善精准资助内容,做到“过程精准”

困难生的困难原因是多重的,其对资助的需要也应该是多重的。精准资助,不仅包括经济资助,也包括将直接的经济资助转变为提升能力、完善自我等,既要满足困难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在社会中的需求。精准资助应该根据困难生的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资助措施和资助项目,通过合理科学的资助方式,调动困难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个性潜能,增强资助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以精准识别为机制,建立精准的困难学生数据库

精准识别困难生身份,是精准资助的基础和关键性因素。在困难生身份的认定上,不能只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人均收入做简单的判断,而是要采用多维贫困因素标准来识别。多维贫困因素既要包括学生家庭人口、家庭资产、收入与支出比例等定量化的经济信息,还要包括家庭成员健康、发展需求等非经济信息,同时也要考虑不同生源地的不同收入和消费水平。综合了这些多维因素和区域消费差异因素,对代表各因素的不同变量科学地赋以相应权重,构建困难程度量化测评模型,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认定标准。建立好多维精准认定标准后,通过信息采集和共享,对贫困学生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消费水平、造成家庭贫困的不同因素,再采用不同困难认定标准进行分类与识别,从而提高身份认定的“精准度”。

(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设立精准的多维资助菜单

西方国家非常重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的效率和效益问题,森(Sen)认为:“国家资助贫困生的针对性越强,资助效果就越好,造成的浪费就会越少。”[5]困难学生的困难原因是多重的,因经济困难而衍生的其他困难也是多重的,解困的方法也是多重的。精准资助工作应向分层资助的模式转换,针对生存型贫困、生活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的学生采取不同应对措施,将困难生的各类需求进行细分归类,合理配比,实行打包式资助和组合菜单管理形式,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在经济、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资助需求。

精准资助,可以从经济脱贫、能力提升、精神帮扶等方面给予有效资助。在资助的形式上可采用资助打包的形式,即以困难生发展需求为导向,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个人能力、日常表现等因素,综合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和资助项目,对每个学生设计和制定不同的资助包,给予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资助[6]。资助包的设计,根据赫兹伯格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困难生的各类需求进行细分归类,合理配比,实行打包式资助和组合菜单管理形式,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在经济、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资助需求。尽管目前做到个体的个性化资助还有难度,但是可根据困难生的不同需求做一个“群”的划分,针对不同的群实行不同层次的资助措施,然后逐步实现从“个群”到“个体”的精准资助。

(三)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建立精准的工作机制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提高精准资助的实效性,服务学生发展是最好的手段和路径。精准资助要充分融入到学生发展指导和事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资助就是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充分尊重困难生的自主性。

在对困难生“除经济上困难外,还存在哪些困难”的访谈调查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交流能力、抗压能力、被尊重等方面的缺失是他们目前遇到的除经济以外的最大困难。这一方面表明贫困的内涵在不断地扩大,除了经济困难,贫困还体现在困难生被认可、被尊重以及被平等对待的缺失;另一方面表明困难生有较强的主体性,他们希望和普通同学一样,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在资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挥困难生的主体性,充分挖掘他们的能动力量,让困难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觉地、不断地调整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在资助工作中,要尊重困难生,要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坚持“困难生搭台,困难生唱戏”的原则,给予他们一定的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使他们完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才”的成长过程。

四、构建精准资助评估机制,做到“结果精准”

精准资助要成为一个完善的机制,得以有效运作,从而与时俱进地满足困难生发展的需求,就要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机制来进行评价。评价机制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困难生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内涵式发展,实现困难生的全面发展。

精准资助作为“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内在要求和载体,评价的标准可以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以及教育环体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教育主体方面,精准资助是否提高了资助的效率和效果,是否体现了教育的根本要求。从教育客体方面,精准资助是否提高了受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激励作用。从教育介体来看,是否能快捷地对学生需求做出反应,提高资助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教育环体来看,主客体之间是否和谐统一,资助的过程中是否同贫困生产生情感乃至人格的互动与感应,从而使困难生达到认识与行动的同步[7]。

精准资助评价的方法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横向的学生互评以及借助量化测量表的纵向测评。学生自评可采取一些简单量表,如困难生对自身进行阶段性总结、个案分析等,自觉地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自我发展任务。自评不但可以使困难生了解自己的资助需要,而且能逐步提高困难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横向的学生互评是借助简单的量表让其他同学对困难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对其取得的进步和需努力的方向做出判断。自评和互评可以从学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自信心等方面展开。困难生因经济贫困所衍生的其他方面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内心。借助心理测评量化表纵向比较测评,可以反映贫困生在适应与焦虑、内向与外向、怯懦与果断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作为依据来判断精准资助的效果。如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贫困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测试,将测试的结果做纵向比较。

贫困概念随着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不仅表现在经济贫困,还表现在能力、权利等方面的贫困。高校精准资助要求的提出,是对贫困概念与时俱进的应对方式,也是对现有资助模式的完善和提高。精准资助,以困难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学生成长成才,是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目的的体现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EB/OL].(2004-10-14)[2017-11-01].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6/2920212.html.

[2] 杜玉波.提高学生资助“精准度”避免平均分配[EB/OL].(2016-03-12)[2017-11-01].http:∥www.china.com.cn/education/2016-03/13/content_38010137.htm.

[3] 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

[4] 邓义桂.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理论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6):215-218.

[5] Smart J C,Paulsen M B.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M].Berlin:Springer,2011.

[6] 徐秀云,何建中.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现状、问题和对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3):21-25.

[7] 蔡艳芳.中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3):286-290.

猜你喜欢
立德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