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子安
2017年7月24日,我和朋友们从成都出发,历时23天,骑行2100公里,到达拉萨。
很早就想动笔来写这23天的故事,可是写了一半就因为诸事繁杂搁浅了。终于,在圣诞节前夕,我重新动笔,想把四、五个月前的思绪从心底呼唤出来。毕竟尘世太浮躁,似乎忘了什么是梦想,什么是初心。
5个人,我和翔子还有豪豪来自大连海事大学,洋来自大连海洋大学,唐来自大连外国语学院。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角:翔子是学校田径队的;豪豪擅玩bmx和速降;洋是海洋大学骑行社团的社长,会攀爬特技;唐虽然是个女生,骑得比我都快。我们五个热血沸腾的大学生因为同一个梦想走到了一起,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征程。
24号,从成都出发的时候,路遇一个陕西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大哥,他选择了跟我们在一起,后来我们都戏称在路上“捡”了他,从此,五人组变成铿锵六人行。
成都的海拔是516米,骑了一天到雅安,海拔是641米,后来从新沟到二郎山隧道的时候,大家都很激动,因为它的海拔超过2000米,当到隧道的时候大家兴奋得飞起来,拿出了我们骑行队的大旗,拍了合照。之后就是39公里的下坡,海拔下降800米。虽然大连是丘陵地形,坡还是比较多的,但连续40公里的大下坡我们还是第一次遇见。双向车道很窄,我们走的那一面就是山脉,车道上是那种很长的大挂车,而且经常性的急转弯,也是蛮恐怖的。我们每个人都戴着风镜,脸上遮着头巾,音响开到最大,并且扯开嗓门跟着喊唱,一方面放开速度,享受着风的肆意吹拂,同时也小心地控制着速度。在我们的想象之中,我们是亡命天涯,我们叛逆,疯狂,享受着这短暂的自由……在泸定看到了大渡河,吃到了第一根蓝逸牌雪糕,虽然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牌子,但真的很有特色,当时买一根要一两块钱,后来凡是遇到这个牌子的雪糕我都会吃。大概是颇受众人喜欢的缘故,这个雪糕一直在涨价,在理塘竟然涨到了四块钱。而且口味一下子多了起来,记得当时我连着吃了两根,还是意犹未尽。再后来,我再也找不到那种雪糕了,也是一大遗憾了。
从瓦斯沟到折多塘,不到50公里爬升1900米。不巧的是,唐来了生理期,还是一步步地踩,虽然很慢,但她在坚持,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踩踏几公里或者几分钟,就不得不停下喝水、喘气,再继续。我们就那么看着,知道她的疼痛,却不能为她分担一点点。好不容易中午时分到了康定,15公里,需要爬升1000米,她怕拖我们后腿选择了搭车。后来,我单曲循环着DJ版的《曾经的你》,跟着节奏踩踏,一步步爬到了终点。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到了轻微的高反:后脑隐隐作痛。但也仅此而已,比较幸运,没有别的不适。也是在这里,我们泡到了野温泉,还看到了十几头牦牛,看到了小桥流水,睡了传统的藏民的床。我赤手空拳被两只小藏獒追赶,后来从草地上捡了树杈和石头,奋力朝它们掷去,边弯腰边后退,才得以脱身。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甜甜的,暖暖的,醇。
第二天早上起来,很冷,但高反的感觉已经消失了。打开窗户,看到了雪山,灰色的群山之中,有一个白色的尖,是冰激凌的那种白,由于天冷,还冒着气。之前见到雪山是在电影《转山》中,当最初感受到它們的存在时,刚刚还睡眼惺忪的我们立刻热血沸腾了。在那一刻,时间静止了,血液凝固了,我们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就跑到房顶上拍照,把这一瞬间定格。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不停地翻山,下山,还经过了隧道,隧道里面要么路不平,要么好几公里没有灯,要么就是没有通风孔。最糟糕的是有一段非但没有灯,而且还是一个缓上坡。一出隧道,大家一停车,所有的车友都开始抱怨。连续五六十公里的下坡也很常见了,有时颠得手疼,有时候大家又抱怨捏刹车捏得手指酸困。不过那一段下坡真的很惬意,在几十公里爬升后,一个下坡没有给我们带来困意,却让我们的心飞了起来,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仿佛一切都不存在,只有蓝天,白云,一条路,一辆车,自己,还有耳边许巍的歌。那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车速在四五十公里左右,时间却流得很慢。
芒康,川藏与滇藏会合的地方,也让我看到了前几天一直没有看到的骑友。特别是第二天翻山的时候竟遇到了太原师范的火部落。我们海事大学的凌风车队和他们学校的骑行队,曾于15年在二郎山隧道就遇到过还合影留念。如今两年之后,再度重逢于川藏线,也算是冥冥之中一种神奇的缘分,很美好,也很奇妙。后来的几天,我们两支队伍,彼此给对方增添了很多欢乐。
还有两座山不得不提,两座都是海拔5000米以上,一座是折多山,海拔5130米。从登巴村醒来出发后,我状态出奇得好,一路领先,以自己的速度爬了37公里,爬升1500米。凡是能看到的骑友都被我超过了。在这里,因为爬坡,有人喊我“非人类”。当我到达山顶时,翔子途中遇到了高反,他们拦车,翔子吸氧气,一口气吸掉了枕头大小的氧气袋的三分之一,豪豪默默地打开了Gopro悄悄记录了这一切,到达目的地后,豪豪给我开始了惟妙惟肖的表演,令我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川藏线最后一座山是米拉山,海拔5013米。还有176公里到拉萨,计划一天赶完。那天早上5点多,大家就醒了,盼望着到拉萨,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我的头脑中猛然涌现出毛泽东主席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的,这是川藏线骑行的最后一段路,这是我们的长征,千里跋涉,已近尾声,怎能不让年轻的心激情澎湃呢?
米拉山也是下雨,气温还很低。雨天,穿着雨衣,尽管戴着冬天的厚手套,还是基本上冻哭了,一边努力控制着车把,一边冷得颤栗不止,甚至可以感觉到眼睛里不断涌出泪水。路还特别差,川藏线所有的烂路都集中在这一段。坑坑洼洼,随处可见,几十公里的颠簸,为此段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说完了旅程,还得说说路上偶遇的人。
路上遇到的第一个骑友,是在成都小屋遇到的,一位来自广东的大哥,之前他的弟弟骑完了川藏线,他也想来,就果断地辞职了,因此才有了与我们的不期而遇。后来就是他给我起的外号“非人类”。在东达山我一边骑车一边和他聊天,然后把大家拉爆了。我加了他的微信,看到了曾经的他非常的帅气。
后来又遇到了两个徒步的背包客,是那种很具有亲和力的胖子,也加了微信,还建了群,在群里遇到了很多喜欢旅行的人,默默听他们讲自己的见闻也很有趣。还遇到了一个徒步的张家口老乡,我推着自行车与他同行了几公里,分别时我送给他一些饼干,他则馈赠我蛋白质饮料和乐虎,我们拥抱对方,互相祝福一路平安。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集美大学的学姐,坐飞机到拉萨,一路搭车到四川某藏族学校去支教。第一次见她,她穿着冲锋衣,背着大包,我以为是徒步旅行的,但手里的大包使我下定决心和她聊天,后来队友去吃饭,我又匆匆跑回去要了她的微信号。走了很远,忍不住回望,看见她在路边,竖着大拇指,和司机谈话,询问。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不由得对这个姑娘肃然起敬。
川藏线还是比较危险的。正值雨季,很多地方断路、塌方。每次有事故,就可以看到武警官兵们,不管是烈日还是雨天,他们都奋战在第一现场,为无数的旅客保驾护航。一次滑坡后,封路。所有的车都停了,无数的骑友都把车排到了最前面,我们跟着许巍,唱着,手舞足蹈。私家车主们下车,站在最前面,笑着给我们拍照。我把双手举过头顶,交叉挥舞,开心得笑着,像一个纯真的孩子。
一会儿,路通了,所有骑友鱼贯而出,很是壮观。当经过武警官兵们身边时,我腾出一只手,虽然手外面套了一个塑料袋,还是竭力伸出大拇指,做点赞状,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看懂我的敬意。但在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心里暖暖的……太多太多了,23天,2100公里,很多人只是一面之缘,却彼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或许,彼此影响。
23天,2100公里。从城市中出走,一头扎进了西部,一路向西,追随着梦想。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充实的,难忘的。很多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这条路上走着,大部分人都不是因为利益,甚至不是因为梦想,而仅仅是热爱骑行,對喜欢的事情的热爱与坚持。很多人或许已经过了谈梦想的年纪,他们,也包括我,或许只是想做一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如此的常规,千篇一律。
后来看到一句话,说得很好:不走出来,眼前就是世界,走出来,世界就在眼前。虽然用了23天,暑假剩下的时间不足10天,还花了父母5000块钱,体重跌落到50公斤以下,皮肤晒黑了。但经历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年轻真好,可以任性,可以拒绝妥协,可以去追寻理想中的自由。
还记得7月23日,出发的前一晚,我们在旅馆商量着买保险,自己挣扎了一下,还是固执地没有买。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也许是自信,也许是任性,也许二者都有吧。其实走之前还是很害怕的,一方面担心由于天灾,到不了拉萨,又担心遭遇人祸,回不了家。8月15日我在布达拉宫前留完影后,才觉得自己运气特别好,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激。我双手合十,闭目垂首,心中默念:感谢川藏线,允许我通过;感谢苍天,护佑我平安!
第二天晚上吃散伙饭,凌晨2点才回青旅。洋喝高了,豪豪在一楼笔走龙蛇写明信片,我躺在床上想着这23天的点点滴滴。一点一点的,咀嚼。一切都结束了,梦想实现了,我平安地抵达拉萨;但又一想,一切还没有结束,这段日子的经历,我一定会铭记一生。后来我想到一句话,事在人为,成命在天,不忘初心,不留遗憾。
再多的文字,也讲不完这23天的点点滴滴,再细腻的情感,也不能表达这2100公里的喜怒哀乐。就像所有的故事都有开头,却并不一定有结尾,我们6个人的故事也是一样,2100公里走完了,以后的路或许是没有尽头的。
在此引用王安石的一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时候难的只是一个决心,一个开始。
仅以此文纪念我们6个人的川藏之行,向那些不向世界妥协不肯苟且的人致敬!向所有为了梦想而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