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韫嘉
李清照,女,户口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父李格非,进士出身;母王氏,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家庭和睦,读书气氛浓。有了这种大家闺秀的人设,差的就是一部五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了。不急,李清照的一生,真的像一部小说一般。
李清照小时候生活在汴京,繁华的城市,让她满是创作的灵感——这么好的素材不写作文可惜了啊。于是她开始写作文,啊不,写诗。
李格非看完女儿写的文章,清丽婉转,大为赞赏,跟她说:“女儿啊,你接着写,爹给你登到报纸上去,能拿稿费的。”没有稿费也无妨,就算有,李家也不差这笔钱,李清照就当爹说着玩呢。结果这诗写着写着就引起了文坛注意。晁(cháo)补之,“苏门四学士”之一,读了这小姑娘写的诗,赞不绝口:简直比我小时候写的还要好啊!于是次日,他到处给李清照发传单:小才女李清照写的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李清照同学从此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写过的诗词,我们都耳熟能详。小学生们初次接触李清照,背的就是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时候,李清照同学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跟小伙伴出去划船玩,船划着划着就远了。晚上,李爸爸的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爸,找不着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十八岁的时候,李清照嫁给了当时的一个太学生赵明诚。这个姑娘,肯定不乐意嫁出去后就放弃自己的诗文创作。还好两家都认识,做起亲家来也比较方便沟通。
李爸爸:老赵啊,我家这个女儿没别的特别爱好,就好一口写作文,还麻烦您多培养啊。
赵爸爸:没问题,您闺女来我们家之后,照樣写!
李清照很幸运,到了赵家之后,一家上下都支持她写诗填词。不像别家女孩子嫁了人就接过婆婆手里的活儿,李清照还是愉快地继续做文艺女青年。这一首《减字木兰花》就是她出嫁不久后填的小令:“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买了朵花回来,非要问赵明诚,她和花哪个好看。赵明诚也很配合,乐意她这样“矫情”。虽然家境宽裕,但这对小夫妻很节俭,平时省吃省穿,节假日两个人一起去逛逛大相国寺,淘点古玩回来慢慢欣赏,或者翻翻自家和亲戚家的书,写写诗。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如果生活一直这样幸福和美,也就成就不了后来的李清照了。
女儿结婚两年后,李爸爸被指为叛党,连着女儿一起被打发回了老家山东。李清照正愁着,突然君王大赦天下,一家人又莫名其妙回到京城。一会儿分别一会儿团聚,结果没过多久,赵家又被赶走了。把家里一大堆古玩搬回山东并定居下来以后,李清照才算是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
为了向先前提到的晁补之致敬,李清照把自家房子命名为“归来堂”(晁补之自号“归来子”)。李清照又自号“易安居士”,夫妻俩过上了平淡的生活。然而这段日子过去后,以后的日子再也不“易安”了。
这期间赵明诚在青州工作,二十五岁的李清照独自在家闲着,就又寄了首《醉花阴》过去:“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读了这词,想想怎么着也得寄封工整漂亮的回信吧。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干脆写了几十首诗。为了保质保量地把信交到李清照手上,他特意请了好朋友陆德夫帮他提提建议。
【赵明诚给您发送了一个窗口抖动】
陆德夫:什么事?
赵明诚:给夫人回信,帮忙瞅瞅呗。
陆德夫:……
陆德夫:那你发来看看。
赵明诚露出了微妙的笑容。
赵明诚把《醉花阴》夹在自己几十首词里面发给了他。
赵明诚:【文件:醉花阴.docx等50个文档】
陆德夫看了之后,深有感触。
陆德夫:小赵啊……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明诚:讲!一定要讲!
陆德夫:你这堆诗,跟小李比起来还是差远了啊。
赵明诚:……
赵明诚内心是崩溃的。
赵明诚还没有放弃。
陆德夫:不过有三句,完全不在小李之下。
赵明诚心头一紧。
赵明诚十分激动。
赵明诚假装淡定。
赵明诚:哪三句?
陆德夫:【截图: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
陆德夫:怎么了?
赵明诚:【系统提示:您暂时不是对方的好友,请先加为好友】
陆德夫:?
其实赵明诚没有和陆德夫绝交,反而感叹道:我夫人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