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8-03-16 00:30潘贵军黄瑞王玮徐玲芳王文峰陈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创新人才

潘贵军 黄瑞 王玮 徐玲芳 王文峰 陈勇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综合性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进行探索,提出了地方综合性高校必须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专业实践等方面来研究探索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23-02

随着电子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成为近年来的考研学科的大热门,该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需求也在逐年不断扩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更偏向于传统培养模式的学术学位型研究生在创造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可能较难适应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市场重实践能力、项目短周期快速运转的需求。针对当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培养的长远发展,教育部明确指出要意识到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一、地方性高校专业学位建设的问题

通过调查和实践,我们发现高校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认知上高校对专业学位硕士存在着一些理解偏差。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学术型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方面一直是重中之重,并且已经取得了优异成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不自觉地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培养标准降低,没有真正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放到同等地位。可以说,当前一些现状和困境皆是由于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解偏差所造成的。

2.当前多数高校依旧把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依托在已有的学术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上,其中不乏直接套用,尚且没有针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构建一套专门的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计划。除此之外,教学用的专用教材还很少,覆盖范围更是狭窄,因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立影响巨大。

3.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安排中,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安排有所欠缺。在实践经验方面可能不够充足,他们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经验应该更适应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和发展,而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培养可能有所欠缺或者经验不足。

4.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与企业建立研究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也存在一定困难。其原因主要在于:①企业与高校之间长期合作交流不够充分,合作频率比较低,联合培养的意愿不够强烈;②专业研究生人数较多,企业的需求和容纳人数有限,无法全部接纳安排顶岗实习;③部分企业认为提供研究生校外实践机会可能干扰到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管理,影响企业的发展,在联合培养时有些退缩。

二、地方性高校专业學位建设的思考

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而言,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首先要认识到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加强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双导师制”进行联合培养,以此来弥补师资力量上的不足。最后,对于专业实践,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却是专业硕士培养的关键一环,地方性综合高校必须引起重视,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所推行的,让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二者互相补充,共同发展。所以,地方综合性高等院校重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既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响应,也是对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推动。

2.电子与通信工程本身就是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专业,所以对于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在培养目标上增加一些偏重工程的、应用实践方面的课程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在增加实践和工程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也要突出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增强现实可操作性,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不是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老师讲课,学生完成课程作业,如此“各尽其职”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实在不利于当代新型复合型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的培养。

3.提出“双导师制”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从事科研的教师许多课题重在研究新问题,这些问题一般偏向于理论,而在短期内很难走向实际工程应用。除此之外,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要把核心放在工程实践上,所以,如果能够选聘到在工程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共同培养,他们的丰富实践经验能够很好地与研究生实践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应用相结合,同时部分教学指导工作的成效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对专业硕士采取联合培养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

4.对于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最重要的就是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是由理论走向实际的必经之路。“以横向科研课题为基础并辅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平台”的实习实践培养模式已逐步形成。

三、专业学位建设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这几年,大量的专家学者致力于国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大家的沟通交流和不懈努力,有了好的做法。但实际形式还是比较严峻,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困难较多。当前地方综合性高校仍旧简单套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这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收效甚微,甚至是固步自封。所以,如何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亟待研究。本项目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思想,提高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地方综合性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结合专业的具体社会需求来理解其培养标准,进一步转变以往的传统思想和观念,从而真正地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与学术学位培养置于同等地位。专业负责人负责专业建设的全面管理与协调,专业教师对负责人实行定期考核。每门课程指定课程责任教师,课程责任教师具体负责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2.切实依托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合理构建与之相符的课程体系。建立督导员监督制度。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已退休的老教授作为团队的教学督导员监督团队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以促进团队建设。努力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以及相关企业进修、学习,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提出“双导师制”,以此来保证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这种培养方式的优越性在于在于,充分发挥校内外导师各自的优势领域的同时,还能够把企业具体工程实践项目与校内学习融合,学生走上社会竞争力增强。

4.强化“以横向科研课题为基础并辅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平台”的抓手。向兄弟院校學习,与兄弟院校合作,是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专业教师尤其是专业负责人要善于吸收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并将其与我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不断优化适合我校实际的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四、结束语

本文强调重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同时,尤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上将“双导师制”和“横向科研课题为基础并辅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平台”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课程建设上,将科学研究与企业实际揉进课堂教学,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设计,也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横向科研课题为基础并辅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培养模式上采用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课堂教学不只是科学研究,更是融入了企业实际,如此极大地丰富了课程的内容,提升了课程设计的质量,促进了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学生就业。

为了满足社会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各高校都在加快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于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不容忽视,更多的交流合作才能促进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勇,李岳斌,等.以党建项目为依托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J].高教学刊,2015,(17):187-188.

[2]陈勇,梁雄伟,李岳斌,李璋.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教学刊,2015,(23):55-56.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创新人才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双导师制”实习指导模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