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玮
摘要:近十年来,伴随着住房价格的不断提高,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不断暴露出来。针对不同风险而出现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成了金融机构研究的重中之重。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法,将金融机构与证券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让住房贷款变成可以流动的证券,它的现实意义十分重大,是一种极其有效的金融创新工具。然而回报必然面临着风险,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将风险转移以及风险多样化,但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势必将部分风险进一步的扩大到整个系统之中。因此,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相关风险,做好防范措施,让其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积极健康發展的推动力。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9.055
1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大体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金融领域,资产证券化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将资产证券化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当时,由于通货膨胀,利率不断上升,因此,金融机构的固定资产收益率逐渐无法弥补较高的短期债务成本。商业银行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资金流动性不佳的问题,搞活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迫在眉睫。进一步开创性的发展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
虽然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步较晚,但是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发展十分迅速。从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提出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到2004年相关方案得到批准实施,以国务院为首的相关部门对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之路的研究和探讨从未停歇,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各国对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可控性提出了质疑,我国也被迫暂停相关业务。在暂停了2007年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后,我国对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并没有停滞不前,相关学者孜孜不倦地探讨着理论发展,不断积累着宝贵的经验和技术。终于,在2014年7月邮储银行发行的“邮元2014-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成功招标,这标志着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又一次扬帆起航,带着更坚实的理论基础,更丰富的经验开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建设。
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风险
2.1市场缺乏动力
我国在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其发展形势差强人意,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过于缓慢。究其原因,我国是典型的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人们在银行有着大量存款,当银行有着巨额可支配的流动资金时对于流动性也就没有过高的需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最大优势荡然无存,进而造成了银行主观上不愿意实行资产证券化。同时,我国2014年才重新实施相关政策,整个金融行业对其发展依旧持观望态度,即使有的试点证明了资产证券化的巨大潜力,但是规模较小,样本不够充分,质疑声并未停止。
2.2信用机制不够完善
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对于整个金融行业都是巨大的挑战,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的信用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信用风险具有多种特点,具体表现为综合性、扩散性、积累性、隐蔽性以及突发性。在我国当前阶段,信用记录较为零散,没有整合在一起,给银行征信机制的构建带来了很多困难,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对贷款人的信用记录不够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贸然贷款无疑会使银行陷入被动,进而造成大量损失。信用问题不可预测的同时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用风险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最大的敌人。
2.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又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化而导致抵押贷款发放机构或者证券持有者蒙受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既难以避免又不易控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价格是直接被市场上利率波动所影响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利率的波动会影响证券投资者的利益,加大投资的风险,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第二,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构建尚不完善,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有着不小的阻碍。我国目前利率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存款和贷款的利率以及时间期限差距较大,不够合理,再加上是近些年才发展起来的业务,政府的干预力度过大。这就导致了银行在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获利空间有限,没有足够的利润。而且随之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市场利率会不断调整,再加上贷款人本身的不确定性,势必会使得银行未来资金的情况变得不明朗。
2.4流动性风险
近些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投资人的规模也在不断壮大,投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由于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起步较晚,过程又历经曲折,国内的投资者对于证券化的相关产品还处于懵懂的状态,不够熟悉。同时法律法规对于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些均不利于投资者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和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提高。其次,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可是存款期限相比较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又短很多,这种情况就不利于银行资金的流动,使得流动性风险上升。
3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风险而拒绝投资。我们应当知道,风险的完全避免是难以做到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对风险的充分了解制定合适的战略,立足于已经发现的风险去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地预测和防范,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1建立完善的征信机制
众所周知,综合性、扩散性、积累性、隐蔽性以及突发性是信用风险的几大特点,我们要从信用风险的特点着手,逐个击破。首先,建立专业的信用检测平台,可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去考虑。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之下,市场充分发挥其有活力有弹性的优势,建立一个全网资源共享的信用检测平台。其次,对于信用的评级要更加准确明了,有着明显的区分度,防止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后,要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加大宣传,无论是投资人还是贷款人都应该充分了解信用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
3.2明确分工,分散风险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其过程过于复杂,很容易便将局部的风险衍变成整体的风险。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将风险更细更小的分担开来。当前时期,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是由商业银行开展的,银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市场缺乏动力。在政府方面,应当适当地扩大能够参与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的范围,让那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进来,这样做不仅能将分工细化,减小银行身上的负担,还能够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共同承担风险,分享利益。在商业银行方面,要起到龙头作用,将资本合理使用,谨慎开发,促进整个金融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3.3修改补充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起步较晚,又历经挫折,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方法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能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然而国情和经济体制的不同始终制约着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吸取近些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深刻反思犯过的错误,结合国外经验修改补充符合基本国情和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面的法律空白得到进一步的补充,让法律对这项业务的实行更加友好更加规范,更加有利于这项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对相关问题进行明确的法律监督,有利于严格规范市场的准入条件,确定的法律定义有助于主体资格、破产隔离和真实出售等问题的法律界定,并制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的许可制度和审批、发行、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信息披露、市场交易及会计和税收等制度。
3.4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首先,建立起全网资源共享的征信平台,其次明确分工,细化合作,最后在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下,良好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也势在必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大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监管力度,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第一,要构建丰富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就必须加大与国外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在国际范围内,与这方面水平较高的国家进行积极地沟通交流,对于细节有更好的把握控制,我们要吸取经验,避免走过多弯路。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进程同国际先进水平要逐渐接轨,构建一个防护网,共同应对可能到来的金融风险。
第二,对于金融监管不能有丝毫懈怠,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警示着我们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准确细节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进行实时监控,力争信息对称,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就要发现,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同时,在向市场披露信息时要及时精确,保证信息的时效性。
3.5立足实际,大胆创新
当前国际上有很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成功的案例,我们可以借鉴,但是不能忽略我国的实际情况,针对现有制度,金融创新就不可避免。近些年来,我国住房市场经济处于上升的趋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利润也不断增加,在这种大趋势下,各大金融金钩不顾及实际情况,大刀阔斧的进行金融创新,给市场带来诸多麻烦,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坚决抵制。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拒绝房地产泡沫,这是对我们最基础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金融创新。对于金融监管的创新也不能停下脚步,源源不断的金融创新带来的是金融工具运转方式的改变,基础的变化势必要求我们在监管方式上要跟上步伐,不能再用旧规矩去管理新方法。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刚刚接触到的时候我们以为是阿拉丁的神灯,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发现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层出不穷,让人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一步一个脚印,总结整理已知的风险,预测防范可能的风险,合理调度,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业务做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康书生,董捷.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0,30(10):912.
[2]羅兆文.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与防范[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