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念武 张平 赵林 李桂强
摘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承担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重大,高校共青团作为具有充分活力的大学生群团组织,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为广大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技能,搭建培养实践平台,形成高校多部门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14-03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举措。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共青团要立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推动大学生勇于创新创业。如何搭建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是高校共青团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 高校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高校共青团的定位不清晰。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定位不明确。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共青团与其他部门的分工是什么、职能是什么、具体工作的要求是什么等这些问题不清晰,造成校团委、就业、教务、科研等部门缺乏联系,无法发挥整合优势的作用,而且造成资源浪费,难以形成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的合力效应。
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是由教务与就业部门实施,以选修课为主,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完成选修学分,而不是学习创新创业的理念、技能等,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需要高校共青团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实践锻炼,配合教务部门的理论课教育。目前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最有效的平台之一,而目前高校共青团主要依托“挑战杯”全国科技竞赛,但仅依托“挑战杯”是不够的,应围绕“挑战杯”开展校内系列比赛,较为单一的比赛无法覆盖创新创业人群,其次高校共青团搭建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产生了脱节。
3.创新成果成功转化难。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与竞赛,拥有了许多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创新成果成功转化为创业项目的数量还十分稀少,成功转化的项目的影响力也较小。高校共青团在创新成果转化服务方面,还没有很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4.大学生参与共青团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不积极。共青团组织的创新创业类活动,目的是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工作的竞争力,加强创业的热情和自信心,但在组织的活动中缺乏针对性,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活动的教育培养效果达不到设计目标,影响了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中科大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科大时强调:“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中国科技大学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力争一流,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新形势下,中科大积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视顶层设计,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和学校《“十三五”改革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与举措,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注重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打造教师队伍、安排经费保障,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初步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普及、提升、拔尖”三层次“金字塔式”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校园“创客”、“极客”文化为核心、各部门单位协同为载体、校友与社会资源为外延的创新创业工作格局。2017年教育部公布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中科大成功入选。中科大始终弘扬“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注重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在多部门的组织联动下,课程建设、赛事活动和实践训练三个平台各有侧重,成效显著。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创新创业赛事活动中,科大学生均有上佳表现,受到广泛关注,涌现出一批以邓中翰、刘庆峰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杰出校友。
三、中科大共青团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途径思考
在中科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指导精神要求下,中科大共青团应利用自身特有资源努力搭建适合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需求的实践平台,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举办校园创新创业竞赛、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利用校友资源募集社会基金等途径,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把中科大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向深入。
1.以“挑战杯”为载体,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各地方政府、各高校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大学生竞赛。“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分“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该项竞赛是我国目前传承最完整、影响力最大的一项竞赛,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中科大团委在校内积极组织作品申报工作,并选拔校内作品参加省赛及全国赛,邀请相关申报作品专业的教授组成专家组,指导参赛申报作品的改进和完善。在这样的层层选拔、精心指导下,不仅完善了作品的科技新颖性,也积极培养了参赛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历届的“挑战杯”竞赛中中科大参赛作品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获省赛金奖、国赛银奖多项。中科大团委以“挑战杯”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和全国性的创新大赛。诸如,2015年度“中国好创意”CCF全国青年大数据创新大赛;2015年度GE基金会科技创新大赛;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在四川绵阳进行的“创青春”大赛MBA专项赛;2016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暨“机器人创业赛”等。在以“挑战杯”為龙头的科技竞赛外,校团委还开展了多项校内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比如已经举办三届的中国科大节能减排“创新大赛”;连续7届的研究生、本科生科技创新大“汇”堂;连续六届的“讯飞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暨管理学院创业精英挑战赛等。中科大团委以校内外课外科技活动为实践载体,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效果。同时,在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与项目长效机制和体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避免短平快的实践活动,构建长期、持续的实践培养平台。
2.以校内多部门联动,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科大团委作为服务的桥梁和纽带,形成校内多部门联动,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创新成果的孵化和转化。中科大先研院“创客中心”以“人才培养”和“项目培育”为抓手,以“培育创新人才,陪伴团队成长”为己任,努力为中科大在校师生和校友提供一个优质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先后组织学生创业团队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科创赛”等国内外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国际、国家及省级以上奖项十余项。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沙龙”、“创客训练营”等各类主题活动20余场,累计近千人次参加活动,有效激发了中国科大在校师生和校友的创新创业热情。中科大创客中心自2016年5月15日揭牌以来,目前有62家校友企业和团队入驻,累计开展各类创新创业主题活动17次,参训人数近千人次,以扎实的工作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教务处建设以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资源调配和实验设备,以实践创新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校团委“极客中心”建设工作由校团委和青年学者联谊会于2016年初联合启动,搭建青年学者指导在校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希望建设成为学校利用高水平科研带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首批五个“极客中心”已于2016年挂牌运行,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场地、设备与专业技术提供基础保障,为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科技创新竞赛的作品提供孵化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在中科大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科大学子连续10届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涌现出一批以邓中翰、刘庆峰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杰出校友。中科大团委在校内多部门联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起到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除了桥梁和纽带的服务功能外,也需要校团委努力去创建有自己工作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平台,构建更多诸如“极客中心”这样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
3.以“校友餐桌”搭台,打造中科大创业帮。中科大团委联合学工部、校友总会和新创基金会创立了“校友餐桌”,邀请中科大杰出校友与在校学生交流。先后有多位中科大杰出校友参与“校友餐桌”。诸如,现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李世鹏博士;腾讯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孙国政;当选美国计算机协会杰出科学家熊辉;甲骨文公司全球研发副总裁朴红玉;绿源电动车总裁倪捷;科大讯飞公司总裁刘庆峰等杰出校友参加了多期的“校友餐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聊。谈论话题内容丰富,诸如:如何选取创业项目、组建创业团队,创业团队的评估;创业危机管理、创业心理调适、创业难现象剖析,创业初期人才培养和创业环境的历史变迁;创业过程是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要在创业过程中培养战略眼光、考虑问题要有前瞻性,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前将创业危机化解、保持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创业的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着力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切实提高自身的抗挫折能力等。通过和诸多中科大杰出校友也是创业大佬们的创业经验交流,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了创业技能,拓宽了创业思路。有了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新颖的创业交流平台,校友在经验、技术及基金等方面的相互提携,中科大一定会不断涌现更多的创业新星,也一定会出现像科大讯飞刘庆峰一样的创业明星。中科大校团委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应,还可以在创新创业的项目资助方面拓宽渠道,除了学校投入的教育资金外,还要借助社会、政府、企业的力量来对项目本身进行资金、人力、创意、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资助,以此来更好地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和努力,除了打造创新项目的社会实践性、落地性,体现社会价值,还需不断地强化成果转化,借助政府、社会、校友等资源拓宽成果转化途径和渠道,有效地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提升。
结语
目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高校共青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说明高校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存在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定位不明确,需要教学、科研、就业等部门更深度的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共青团培育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平台建设是重点,同时要起到校内教学、科研、管理、就业等部门融合的桥梁和纽带的服务功能,为培养具有主动创新意识、丰富创业技能的国家建设者、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努力实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R].2015.
[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R].2015.
[3]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4]李远熙.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范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5,(3):78-83.
[5]張曦,翟晓程,刘浩轩.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和措施研究——以高校共青团组织为例[J].创新人才与教育,2016,(12):65-66.
[6]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