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中的联合式复合词探析

2018-03-16 20:43邹一鸣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8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初中语文

邹一鸣

摘要:人教版初中《语文》是标准教科书,其课下注释词和生词是教育教学重点,其中包含大量联合式复合词。该类词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且各有特点和文化内涵。从初中《语文》出发探究该类词无疑也会有补于教材研究。

关键词:联合式复合词;初中《语文》;语言特点;教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8-0049-03

联合式复合词由两个相反或相近的语素组成,在构词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版全六册)是现代汉语的标准教科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下注释词和课后生词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愈发凸显了联合式复合词的重要性。从教材出发探究该类词语,旨在丰富语言研究的同时有補于教材研究。

一、联合式复合词的类别

本文从联合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的语义关系出发,将人教版初中《语文》中的联合式复合词分为三类。

1.并列的联合式复合词。并列的联合式复合词是指由两个相同相近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一方面,词的两个语素有相同或相似的意义;另一方面,它们词性相同。这类词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联合式复合词中占多数,有197个,约占88%,如:

周围——“周”有“圈子”的意思;“围”有“四周”的意思;“周围”总体意思为“在中心点的四周”。“周”和“围”的意义相近,从而组成并列的联合式复合词。

绯红——《说文解字》:“绯”,“帛赤色也”;“红”,“帛赤白色也”。语素义大致相同,如今“绯红”表示红色的一种。

堕落——“堕”本义是毁坏,后表示人从陡坡上掉下,有“坠落”的意思;“落”有“往下降的”意思,两语素意义接近。

诅咒——“诅”是“求神加祸于别人”的意思;“咒”有“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的意思。两语素义相近。

祈祷——“祈”有“向神求福”的意义;“祷”有“人向天、神求助、求福”的含义。总体来说是向神祝告求福的含义。

2.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是由两个相反相对的语素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其中,相反是指词的两语素义之间是反对关系;相对是指两语素义之间是矛盾关系,没有中间概念。这类联合式复合词拆开以后是相反或者相对的语素,虽然语素相反或相对,但他们大多同属于一个语义场或语义范畴。这类词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联合式复合词中占少数,有8个,约占4%,如:

疏密——语素义相反,同属于一个语义范畴。“疏,阔也”。“疏”有“稀疏、稀少”的意义。“密,稠也”。“疏”、“密”之间还有不疏不密的中间概念,该词属于两个相反语素义构成的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

翡翠——“翡翠”原指南方的一种鸟。“翡,赤羽雀也,出郁林;翠,青羽雀也,出郁林”。后成为玉石名,种类繁多。该词两个语素一个指红色,一个指绿色,是语素义相反的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

早晚——语素义相反,同属于一个语义范畴,整体有迟早、时候、过早或过晚的含义。早晚之间还有不早不晚的中间概念,该词是两个相反语素义构成的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

东西——两语素意义是相反的方向,古有“东面和西面”、“从东到西的距离”的含义。现代分为两种读法,一种是“西”读作一声,使该词继续表示方向的含义;另一种是“西”读轻声,泛指各种事物。

是非——语素义相对,同属一个语义范畴。“是”、“非”之间没有中间概念,“是非”整体表达意义,该词是两个相对的语素义构成的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

3.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中两个语素义相反或相似,且地位相同,词义却侧重于其中的一个语素。这类词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联合式复合词中占少数,有19个,约占8%,如:

肌肤——语素义类似。“肌”是“人或动物身体内部附着在骨头上的肉或构成内脏的那些物质”;“肤”是“肉体表面的皮”。[1]现在,肌肤更偏向“人肉体表面的皮”,偏向于“肤”义。

沐浴——“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洗澡。语素义相关,但如今该词总体偏向于“浴”的意义,指洗澡。

面颊——语素义相反,地位相当,但整体意义为“脸颊”,词义偏向于“颊”。

窗扉——“扉”本义门扇,但如今“窗扉”整体义偏于“窗”义。

人物——“人”和“物”语素义相反,整体偏向于“人”的语素义。

二、联合式复合词的文化内涵

联合式复合词由来已久,苏新春认为“先秦时,联合式构词为复合构词法中最有构词能力的方式。”发展到现代汉语里,联合式复合词仍具重要性,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相似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辩证思想,是汉族人文化思维方式的典型体现。

1.并列的联合式复合词。并列的联合式复合词在人教版初中《语文》联合式复合词中占大多数,其语言结构清晰地体现了汉族对称和谐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这种对称与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在诗歌、绘画等艺术领域中也有鲜明地显现。究其原因,王作新认为这可能受到了“造化赋形”的启示,即“近取诸身,远取诸物”。[2]从自我来看,人体本身就是对称体;远观宇宙万物,对称更是主要的存在法则。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中有音韵的抑扬顿挫,汉字构型的对称均衡,语素意义的相同相近、相反相对,等等特征,都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对语言的深刻影响。[3]例如,“牢固”指坚固,结实。其中,“牢”有“坚固”的意思;“固”有“结实、牢靠”的意思。不仅如此,“固”的字形本身还左右对称,其语素义也是稳固的。《说文解字》中说:“固,四塞也”,本义是给遁甲捆扎,使盾牢固。而盾本身就是对称、稳固的事物,再捆扎牢固,就组成了固的本义,使得“牢固”的两个语素义之间平衡对称,共同表达了“坚固、结实”的含义。“牢固”或许就体现了“造化赋形”、“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对称文化心理。

2.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反义对立的联合式复合词中的两个语素义相反或相对,却同时表达词义,体现出汉族矛盾转化的世界观、均衡把握的整体观和中庸的哲学思想。一方面,矛盾互相转化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汉族的世界观,使阴阳渗入人们对万事万物的探究中,譬如,太极、八卦和中医的阴阳平衡等。课后生词“得失”就表达了“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得失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另一方面,反义对立现象的产生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在整体的把握上尤其讲究“度”的概念。汉族主张“制节谨度”,即要求人们把握好矛盾转化的程度,如果把握不好度,则乐极生悲,物极必反。[4]汉族认为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法就是“中庸”,即不偏不倚的涵盖对立双方,使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相互牵制,最终达到对立和谐。在汉族的处事原则中“中庸”、“和”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法。这使得汉语言在表述时格外顾及矛盾双方,以显示对整体的均衡把握。[2]

3.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因此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会鲜明的体现在词语中。词义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扩大、缩小和转移,使“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中的一个词素成为被凸显的焦点,词渐渐只表达焦点词素的意义”,[5]这或许是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形成的原因之一。一方面,中国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受到“君君臣臣”等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尊卑分明、贵贱有序的观念。一些原本语素意义平等的联合式复合词逐渐演变成重“尊”义的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5]。例如:“国家”,一开始“国”、“家”分开使用。大约在战国时期,“国”和“家”开始连用,后期逐渐发展成一个偏向“国”义,即“尊”义的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6]由此可以看出,以“仁”为核心的后期僵化且沦为统治者工具的、强调尊卑思想的儒家学说对汉语言产生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汉族谦逊、委婉的语言表达也体现了汉族人对“和”和“礼”的追求。人们总是在不好的语素后连带一些相对好的语素,把话说得比较委婉,在表达了自我观点的同时,考虑听者的感受。[4]由此形成了汉族特别的谦逊文化。

三、编者意图及教学意义

编者意图是编写者对作品进行的一次“再创作”,这种意图清晰地表现在教材的各个方面。而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标准参考书,对词语的掌握尤其重要,课下注释和课后生词的专门设置就显示了这一点。从该部分出发,探析联合式复合词在其中的作用,可以更好的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学意义。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词语是表现情感的基点,不同词语的使用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学表现效果,展现出不同的人物情感。小学受到识字量的限制,主要专注于基础发音和识字练习,是一种启蒙教育。初中以后,汉语言的学习开始侧重语言表达,尤其是词语的积累和使用。这使得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课后生词和课下注釋中的词语更加丰富,难度上升,不同构词法的词语一起出现,基本上涵盖了所有构词类型的词语。甚至,课后阅读题中还存在赏析语言的练习题来推敲字词的正确使用方法,这使得学生在自主阅读和课下练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了不同构词法的词语在具体语义上的细微差异,逐渐形成了朦胧的语感。因而教师在和学生品析语言时,要格外关注字词句的准确性,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词语意义和用法,形成语感。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表达特点,其实也是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浓缩展现,表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心理。学生在学习使用这些词语的同时也养成了类似的语言表达习惯,接受了文化影响,形成了文化共识,增强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感。如“好歹”,学生在面对不好的状况时,也会使用这样一个偏义的联合式复合词,用相对委婉的语气来表明糟糕的一面,同时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例:万一有个好歹)。那么这个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就会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中去,逐渐形成固定的语言习惯,并一代一代地继续流传下去。

词语的意义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扩大、缩小和转移,这就间接地解释了联合式复合词中语素关系会有差异的原因。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词语音形义的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词语的用法。而编者或许希望可以通过教材这种准确性较高的参考书来规范汉语的语言表达,普及标准的普通话。教材页脚的注释准确地解释了词语的前后演变和发展,规范了读音和意义,课后生词更是确定了词语的用字和写法。这为推广普通话和规范简化字做出了贡献,恰如“诅咒”在民国多写作“咒诅”,课后生词中将其制定为“诅咒”来规范表达。

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复合词数量众多,在构词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现了汉族独特的文化特征。人教版初中《语文》作为标准教材,编者既要考虑联合式复合词对于中学生掌握汉字构词的重要性,也要考虑这类词中的褒贬义和隐含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因而他们精心挑选的联合式复合词有其特别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永静.《文心雕龙》人体隐喻的美学阐释[J].社会科学家,2015,(5):145.

[2]王作新.汉语复音词结构特征的文化透视[J].汉字文化,1995,(2):26-27.

[3]曹丽环.从汉语汉字看汉民族的贵和心理[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3):96.

[4]苏新春.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40,142.

[5]孟茹.汉语偏义复合词的语义凸显观[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4):16.

[6]姜礼立.“国家”词汇化的动因及相关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68.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初中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