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农民工党建情况调查与思考

2018-03-16 05:38:47陈祖新
时代农机 2018年4期
关键词:瓯江教育培养农民工

陈祖新

(温州市瓯江口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温州 32500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农民工群体流动日益频繁,且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结构体系中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海上新温州”的远景,瓯江口产业集聚区作为温州城市东拓的主阵地,工程项目大开发大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向瓯江口迁徙。瓯江口集团公司作为承担瓯江口所有政府性投资项目的业主,积极探索施工单位农民工党建问题。

近期,我们就瓯江口产业集聚区政府性投资在建工程的农民工党建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建筑、交通、水利、市政等工程项目的51家施工单位,共发出问卷51份,收回46份。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共有农民工3369人,其中男3094人,占,女275人,温州地区243人,占7.21%,党员26人,仅占0.77%。

1 农民工基本特点

(1)年龄相对较轻,农民工队伍中16至25岁者共计540人,占总人数18.62%,26至35岁者共计814人,占总人数28.07%,36至50岁者共计1188人,占总人数40.97%,50岁以上358者共计人,占总人数12.34%,35岁以下占到了将近一半人数,势必将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力军。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相对体力劳动要求较高,技术要求比较低。

(2)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从文化程度上看,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程度相比较低,受到小学及以下教育的657人,占总人数23.43%;受初中文化教育的1546人,占总人数52.78%;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726人,仅为总人数24.79%。初中以下文化教育者的占据总人数的75%以上,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力军,大大制约了思想教育的发展。

(3)流动频繁,不稳定性强。从工作时间看,在当地工入职1个月以内的278人,占8.4%;1~6个月的1448人,占43.77%;6~12月的832人,占25.15%;1年以上的750人,仅占总人数的22.67%。据一些施工单位反映,农民工流动性较强,主要表现在:许多农民,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缺少稳定的观念;另外工程建设有工期,更使得农民工流动加快。

2 农民工党建工作现状

在回收问卷的46家施工单位中,其总部有建立基层党组织的仅有21家,占45.65%,不足一半。而在属地工程项目有建立党支部的仅有9家,占五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大型国有企业建设单位的施工队伍。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工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仍然是基础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出现农民工党员“断层”、党员作用“缺失”、党员资源“流失”、党组织管理“缺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农民工群体中发展党员难。有17.02%的调查对象认为人员的流动性、地域问题、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以及党员的发展方向等问题限制了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开展。由于农民工党员流出地聚集于江浙及沿海地区,距离家乡遥远,且社会二元结构尚待破解,致使农民工党员难以融入当地社会,造成归属感的降低,而这种现象就导致增加了农民工党员群体的流动性。劳动力输出地的党组织因为农民工打工长期在外,一年内很难碰到一次面,更难准确了解他们在城市工作的真实表现,加上与党组织的联系较少,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较为有效的引导教育和培养考察。劳动力输入地的党组织也没有发展党员的义务,也无法从思想上把控其入党动机,更不愿意在居无定所、流动性大的农民工群体中发展预备党员。也一些优秀农民工入党积极分子,受浓厚的工作环境熏陶,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从内心上渴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但入党申请书不知道要交到哪里,即便产生了良好入党愿望也没有地方表达其困惑。

二是农民工群体党员管理教育难。有42.55%的农民工调查对象认为农民工党建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培养管理方面,从劳动力输出地的党组织来看,农民工工作的城市与其党组织相隔距离甚远,鞭长莫及,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个别化和间断性。从劳动力输入地党组织来看,外来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多数没有主动接转其组织关系,极少自动亮明党员身份,主动寻找组织。由于对其党员身份无法辨认,加上人员流动较大,管理起来麻烦多,存在有“不愿管”的现象。

三是农民工群体党员作用发挥难。其中有17.02%的农民工调查对象认为由于自身长期疏于教育培养管理,农民工党员存在党性意识逐渐淡薄,履行党员义务的观念日益弱化,加上所在的党组织对一些不发挥作用的农民工党员没有采取必要的组织管理措施,促使其党员的责任感逐渐消失,甚至许多农民工连党员身份都不愿表明,甘愿做无名无份的党员,让他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便成为了一句空话。也有一些党员想为党组织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但苦于无法落实组织生活,出现有力没有地方使,根本无法参与。根据调查显示,96%以上的农民工群体党员从来没有参与过工作地党组织开展的组织活动。

四是在农民工党员组织建立难。有23.40%的农民工调查对象认为由于外出工作的党员缺乏统一管理培训和指导,组织化程度较低,分布相比较分散,若想在他们中单独建党组织难以达到要求,而且部分少数企业仅有一两个党员,压根不符合创建党组织的基本条件。而且部分非公企业党建意思淡薄,对党员作用和党组织的认识不够充分,即使符合设立党组织条件,也是非常不积极,担心建好党组织后,会给自己戴上“紧箍咒”,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便在内心上有了抵触情绪。

农民工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伟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单位应该要将农民工党员纳入党的组织,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管理,有效地面向其开展各项党员活动。加强组织关系排查和清理,摸清其组织关系,对农民工党员要监督其接转组织关系,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群体的教育培养管理,组织参加活动,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是顺应形势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群体的教育培养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全新任务,必须以结合实际为出发点,以工作观念创新作为前提,以党组织建设为根本,使农民工党员群体教育培养管理工作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掌握主动性、富于创新性,不断开创农民工群体党建工作新局面。

[1]赵绪生,刘丽.国有企业农民工党建:基层党建的新课题[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2,(2):19-23.

[2]段轮一.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建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党建,2006,(5):35-36.

[3]李建洪.加强农民工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3,(5):50-52.

[4]贾庆文.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3):42-47.

[5]王成新.对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思考[J].魅力中国,2010,(1):217-217.

[6]王如勇,陈其良,张英.创新观念 健全组织——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党建,2006,(12) :37-38.

猜你喜欢
瓯江教育培养农民工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 17:22:19
创新思政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途径探讨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冰雪运动(2020年3期)2021-01-14 00:49:34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绿色公路创建实践
上海公路(2019年3期)2019-11-25 07:39:26
《瓯江丛韵》在浙首发
中华诗词(2018年7期)2018-11-15 10:38:00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