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娜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交流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各国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最主要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早已成为学生必学的科目之一,各英语教师也在想方设法的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将英语教学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素养。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 英语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06-0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东西方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教育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小学阶段就备受重视,早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1]。传统的英语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及实际运用,导致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而不能进行交流,失去了英语学习的本质。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有效的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发挥出英语的真正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说白了就是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有效的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英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为生活所用[2]。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首先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特点,要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其次,英语教学生活化要时刻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老旧的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不断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其英语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为核心目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英语教学生活化要符合现代化教学及新课标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和直观,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2.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2.1 营造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氛围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由管理者变为配合者,摒弃过去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学生做朋友,平等的与学生交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教师要多关心学生,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谁的学习成绩好就一味的表扬、偏心于谁,谁的成绩差就一味的贬低、瞧不起谁,要多鼓励和指导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另外,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生活或学习上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温暖和爱,增加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从心底里认同教师的教育和观点,因喜欢英语老师而喜欢上英语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
2.2 创设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情境
在生活化英语教学的开展中,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生活与英语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模拟相应的生活情境,比如购物、生日聚会、打电话或者问路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自编自导一出情景短剧,从而让学生轻松学会知识重点。
2.3 布置生活化的英语作业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大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遇到、能运用到的知识,比如礼貌用语、天气、生日、购物、动物园、公园以及水果等等。但是,生活是一台庞大的舞台剧,而教材上的知识点毕竟有限,仅靠教材远远不够,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布置生活化的英语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到的物品或商品上的英语,如纯净水上的water、电脑上的Windows、牛奶上的milk等,以此消除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师应将英语教学有效的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创设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从而发挥出英语的真正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建琼.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09:99-102.
[2]杨学明.浅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7,01: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