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需把握的几个问题

2018-03-15 10:01浙江省杭州市农办310016娄火明
新农村(浙江)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技农村建设

浙江省杭州市农办 (310016) 娄火明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对标习总书记对杭州的殷切期望和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杭州的乡村振兴必须处理好产业、生态、人才、制度、文化和治理体系等问题,努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为全国贡献更多的杭州样本、杭州智慧。

1.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振兴为核心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杭州农业要以优质、高效、信息、绿色为目标,让市民吃得放心、玩得开心、看得动心、享受舒心。要通过集聚资源要素、延伸产业链条等途径,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力争西部县市区都有一家以上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品质的综合农业园区。要加强农业“三生”功能探索,更多地开发适合城乡居民需求的多元化农业产品。强化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在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同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二是加快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在“三江两岸”区域、环千岛湖一带、高速公路沿线和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按照“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完备、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绿色生态、服务功能齐全、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良好、辐射效应明显、带动作用较强”的思路,扶持培育一批以种养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支撑,以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为重点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出台扶持农村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发展名优特农产品,以茶叶、山核桃、竹笋、中药材、水产和草莓、鲜桃、枇杷等优势产业为重点,鼓励开展精深加工,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上市。三是大力培育农村新业态。通过3~5年努力,力争300个以上的村成为A级村落景区,其中3A级200个,使乡乡有3A级村落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乡村旅游品牌。积极推进闲置民宅流转,注重民宿特色和内涵,提升民宿业的带动力。发展林下种养业,构建有特色的林下产业经济。四是加强农技推广。整合各类科研力量和资源,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建立农技推广与应用的大数据平台,做好线上线下的“点单式”服务。建设一批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全面提高农机化、智能化和设施化水平。

2.乡村振兴必须以生态振兴为支撑

一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要以名镇、名村、名胜、名线为载体,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精品村行动计划”。以沿江、沿路、沿湖、沿景区、沿产业带、沿山水线等村庄为重点,通过连线、连片、集群化创建等方式,加强点、线、面、体的打造,实现精品线路“镇镇通”。推进美丽庭院、风景田园、色彩农业和“风情小镇”建设,建成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加强农村建筑风貌、色彩和层高的管控;强化乡村公厕的提升改造;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处置力度。二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坚持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种植业肥药双控减量、清洁田园生产和农业两区土壤污染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全力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三是启动“智慧农村”建设。搭建集农村社会基础信息、产业发展、环境监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农村建设的样本和示范。四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联网公路建设,深化市域绿道规划,完善沿江、沿湖绿道系统,挖掘修葺登山古道、健身休闲廊道,完善水路码头。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向小城镇、乡村旅游集散地拓展。加强网络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区域千兆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加强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互联互通,打通快递下乡“最后一公里”。重视山区林相改造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提高平原地区植树造林质量。加强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农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乡村振兴必须以人才振兴为保障

一是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园,吸引在外青年、浙商和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着力培育“农创客”,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拓展杭州人才服务银行业务,为创业创新提供更优惠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允许返乡下乡人员和当地农民合作改建住房,构建吸引各类人才和创客到县(市)、到农村创业的良好生态。优化农村人才认定办法,打破学历、职称界限,将更多为农服务且贡献较大、有特殊才能的偏才、专才纳入人才认定体系。二是重视农技队伍建设。出台激励农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鼓励农技人员离岗创业、在岗开展增值服务。改善基层农技员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办法。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农技人员服务能力。三是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注重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加大对“三农”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力争2~3年内乡镇以上“三农”人员轮训一遍。在决策咨询机构增加“三农”专家,建立“三农”专家顾问团制度。注重从村干部中培养和选拔“三农”工作骨干。

4.乡村振兴必须以制度振兴为根本

一是完善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落实好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二是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健全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深化区县市协作机制。按照全市“一张图”“一盘棋”的要求,做深规划共绘、环境共保、交通共建等文章,加快构建城乡共富共美新格局。四是完善“联乡结村”机制。通过扶持就业创业助增收、发展特色产业促增收、完善社会保障稳增收、创新帮扶机制保增收等,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确保到2021年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7 000元。五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形成城乡衔接、可持续、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灾害、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救助体系。六是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保障,完善政府购买、“银龄互助”和志愿帮扶“三位一体”服务。加快敬老院和“五保”供养中心提升改造,实现每个乡镇有1家以上综合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5.乡村振兴必须以文化振兴为灵魂

一是传承农村乡风文明。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最美现象”,引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推广临安“好家风”建设经验,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引导群众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等陈规陋习。二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实施“文化礼堂”惠民工程,开展文化强镇创建、文化下乡、文化帮扶活动。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挖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存活在老百姓记忆中的民俗、节庆、建筑、农耕、饮食、礼仪等文化,助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四是强化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既要修缮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内在的“精气神”,把历史文化村落建成乡土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乡愁记忆的百科全书、古今文明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

6.乡村振兴必须以治理体系振兴为依托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优秀村支书享受事业编制待遇的办法。重视年轻党员的发展提高,加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党建工作,探索网格化党支部建设。使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村委会。二是健全服务体系。推进农村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使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直接覆盖群众。三是完善村

民自治机制。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招投标事项管理、财务管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等方面,公开透明运行。四是健全法治机制。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动法治工作网络、机制和人员向农村延伸。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实现用法治精神主导基层自治。五是倡导以评树德,强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村帐乡管”和“村帐民管”并重,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完善正风肃纪、党风廉政教育、权力运行监督、防止利益冲突等工作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度。六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出台扶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新业态的政策。实施好消除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确保三年内各区县(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当年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并率先消除年收入2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作者为浙江省杭州市政协常委、杭州市农办副主任)

猜你喜欢
农技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
看仪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