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润颖
摘 要:《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徐志摩三次回到英剑桥大学又离开的路上,学术界对这首诗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该诗有机组合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因此具有古典美学的意境。《再别康桥》自从问世以来,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这不仅因为此诗具有卓越的艺术美,具有至真至纯的诗情美,更因为它蕴涵的情感丰富而复杂。而本文根据诗歌的整体内容,选择诗歌背后隐含的三个意向:母校、爱人和理想,来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再别康桥》;母校;爱情;理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一、引言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优美的旋律,把我们带入诗情画意之中。徐志摩这首《再别康桥》于在英国剑桥大学求学时所作,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把他的诗歌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它以幽婉深邃,韵致丰赡的美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我们很多人在阅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或注重它的结构美,或注重它的韵律美,或注重它的图画美,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会注重诗歌的意向和意境美。本文从中选取了三个意向层面:母校、爱人和理想,分别从这三个角度来解读诗人蕴含在诗歌的情感。
在一个明朗的夏日傍晚,诗人独自悄悄地来到康桥,他脚步“轻轻”,眼前浮现许多过往,或悲或喜。离别之时,又“轻轻”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眼里,满是康桥的柔波,心间,那片柔软的地方也不禁泛起了涟漪。此刻,伤感便漫溯开来,这样的招手作别,在徐志摩心里已不止简单的形式上离别了。这些点滴情感的堆砌构成了诗歌情感主线,让人们读后更加明白诗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
二、意向一:母校
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记的兴味。可以说,在康桥的时期是诗人一生的重要时刻。诗人在《猛虎集》中曾自说过:24岁是他一生的转折之处。徐志摩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了他浪漫主义创作诗风。
康桥,对于诗人而言,是能量的源泉,是精神上依恋的港湾。诗人曾深情地称康桥是“我难得的知己”。他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如今故地重游,除了那一份小小的悸动,更多应是即将离别的伤感吧!
夕阳西下,当落日的余晖幻化成满天的彩霞,映照在康橋的水面上,交织着诗人思念和梦想,诗人带着无限的眷念和沉思,“轻轻的”告别了母校,告别了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三个“轻轻的”写出了诗人不忍惊动、不愿惊动母校的心理。
三、意向二:爱情
徐志摩的一生与三位女性有着斩不断的情愫。第一位是张幼仪,第二位是林徽因,第三位是陆小曼。有许多学者曾评价《再别康桥》是一首爱情诗,表达的诗人对爱人的追思和怀念。的确,文中许多意象都是围绕着他心间那份“爱情”展开。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是张幼仪,但他并不喜欢她。他一生,交友甚广,初见林徽因之时,也是他去友人家中作客时,许是与家中的糟糠之妻有着太大的区别,他便为林徽因的才情所倾心。他疯了似的追求她,与她一周吟诗,将自己的心意全写予她,没有拒绝,却也没有回应。徐志摩的心中便一直燃有一团小火焰,无时无刻不在期盼,可最后,他等来的是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的消息。
河畔,披上了一层霞光的金柳,好似一位美丽的新娘,徐徐向诗人走来,触及诗人的心房,软泥上的青荇,在水底自在地招摇……诗人的描写,极力地陈述轻松二字。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能用多轻多轻的浇触描绘,就能多重地打动人心”。越是这样看似轻松的描写,越是予人以沉重的色彩。徐志摩曾说:“我将在茫茫人海之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林徽因便是他心头的这份沉重。此时此刻,那些与林徽因在一起的美好理想都化为了泡影。曾经,再美好,都已不复存在。
四、意向三:理想
胡适在《追悼徐志摩》中曾说: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而爱、自由与美,最终还是需要回归现实生活中,幻化成诗人的理想追求。
1922年徐志摩回国,军阀统治下中国现实的黑暗,令他心中的理想渐渐破灭。《再别康桥》则是他1928年秋天,再度游历英国,从英国回来的轮船上所作。“彩虹似的梦”、“满载一船的星辉”、“放歌”都是诗人心间太多太多的美好愿望和理想的投射。可这一切也不过是愿望,终究是未曾实现的。
徐志摩是一个完美的理想主义者,他一生都在追求爱、美与自由,现实对他来说,无异于是残酷的,年少时所怀揣的理想和梦,只是一个有着彩虹般色彩的泡影了,所以这一切最终注定是痛苦的、悲剧性的,更注定是孤独的。
五、结语
《再别康桥》抒发了诗人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其中有着对母校的回忆,对爱情的怀念和追思,也有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康桥,因为有了徐志摩,而具有不一样的灵性,而徐志摩因为有了康桥,找到了理想与精神的皈依与寄托。康桥也似乎成了他心灵深处的另一个故乡,一个美学观点、一个博爱的载体、一个自由的象征,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
参考文献:
[1]高占伟,丁毅.初恋失败的味叹调——读徐志摩《再别康桥》[J].湘潭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2]严运桂.《再别康桥》伤感情调的审美价值[J].名作欣赏.2005(12).
[3]王小华.诗意的心灵——解读《再别康桥》[J].鸡西大学学报.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