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

2018-03-14 23:22李丽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错报公告廉政

李丽

审计机关作为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能的政府组成部门,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审计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审计风险愈来愈高,审计机关如何规避审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审计风险的特征

1.普遍性。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于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审计活动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误差并导致审计人员最终结果报告与被审计单位客观情况不相符,每一阶段具体审计活动都会产生相应的审计风险。

2.潜在性。审计风险是一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它对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造成的某种影响有一个逐渐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周期长短与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知程度、审计所处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和审计风险的内容、性质有紧密关联。

3.可控性。尽管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且伴随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并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只要审计人员有效控制整个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二、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风险类型

1.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指在审计前客观存在着一种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同时也是影响审计人员对此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的可能性。由于受各种动机和利益的驱使,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中可能存在着重大违法、违纪等错报问题。审计人员应当熟悉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环境,设计一套科学的审计方案确定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从财务报表整体情况和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列报等层面考虑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

2.检查风险。检查风险是指因受审计人力、审计成本等条件的制约,被审计单位账户或交易类别存在着重大错报、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排除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无法降为零,只能尽量控制在审计人员可接受的范围内。

3.廉政风险。审计人员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经济利益、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应对复杂审计环境考验形成的风险。廉政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笔者认为,应该把它单独列为一个重要的审计风险因素加以体现。

4.公告风险。公告风险主要包括:一是导致审计报告与公告内容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二是公告形式本身产生的风险,例如,公告时间合适与否、公告程序严谨与否、公告格式规范与否等等,公告风险跟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没有直接联系。

5.诉讼风险。诉讼风险是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有叙述不恰当或者不客观的地方,被审计单位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的风险就是诉讼风险。目前,我国界定和追究审计风险责任的依据主是要《审计机关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但是该办法内容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无形中加大了诉讼风险的可能性。

6.社会认可度风险。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审计机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期望,这种“公众的期望”与审计结果之间的差距,也正在成为一种潜在的审计风险逐渐显现。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1.外部因素

审计风险存在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以下:一是我国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存在一些先天性的不足。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一方面地方审计机关必须围绕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展审计工作,另一方面上级审计机关所发挥的指导作用有限,导致审计机关独立性、客观性受到一定影响,随之必然产生审计风险。二是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对审计风险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经济体制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审计对象经济活动愈加复杂,内部组织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审计人员要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审计对象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审计风险陡增。三是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不甚完善,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四是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治理结构不科学,也会影响审计风险的高低。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而健全的内控制度是审计监督的基础,审计人员一般凭借工作经验根据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程度来确定审计重点和实施方案,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健全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审计风险水平。

2.内部因素

审计风险存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以下:一是审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受学历程度、专业水平、审计技能等因素限制,在审计过程中容易出现定性不正确、评价不客观的现象,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二是审计人员未能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内容,如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也增加了审计风险。三是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诸如审计计划安排、审计质量控制、审计整改落实等方面制度不健全,也易产生审计风险。

通过对审计风险形成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以上风险的成因主要分为兩类,一类是因外部环境因素如公众以及被审计单位等第三方的行为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较难规避且不易受审计机关行为而改变,我们称之为第三方风险,如诉讼风险和社会认可度风险;另一类风险是审计人员可以采取行动主观控制,如检查风险、廉政风险和公告风险等工作风险,本文拟将工作风险作为研究重点。

三、基于CPA模型的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

审计风险模型是审计风险的数学表达式,主要反映构成审计风险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审计风险模型是当前CPA和审计机关采用的最普遍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的方法之一。所以,新时期、新环境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审计机关风险模型对于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一)构建思路

由于CPA并国家审计在审计导向、审计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们不能直搬CPA模型,但是我们可以借鉴CPA模型的构建思路,结合国家审计的特点,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风险模型。

首先,在模型中应用“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前必须分析被审计单位所处宏观环境,从整体上把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风险,从细节上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这样才能避免在实质性测试中的盲目性。“重大错报风险”概念的引入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是一种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的改进,重要的是一种审计思维方式的改进,将一种“局部”的审计思想转变为“整体”、“系统”的审计思想,而这种思想是对以往传统审计的一种改良和修正,因此它也是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构建的趋势和方向所在。

其次,在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构建中单列出“廉政风险”因素。廉政是审计工作永恒的生命线,在当前经济转型期,审计机关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审计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决定了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权的权力项数、标准程度、程序规则都没有明确界定,为审计监督权被滥用留下了空间,廉政风险不断增大。自2008年至2015年全国审计系统发生的200多起违反廉政紀律的事实,告诫我们,审计机关廉政风险凸显。廉政风险作为审计工作风险的重要体现,必须单独列出。

第三,在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构建中体现一种博弈的不确定思想。审计机关作为政府机关和公众的“媒介”或“桥梁”,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衡量审计风险的大小的时候,充分考虑审计各方的行为或反应。例如,诉讼风险的大小直接取决于被审计单位主观或客观上向审计人员或机构提起诉讼的概率大小。因此,我们在构建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时不能单一地考虑审计工作中的风险,还有第三方行为的影响,那更多是各方博弈的结果。

(二)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

借鉴CPA。审计风险模型,结合对风险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审计机关审计风险模型如下:

该模型中审计人员可主观控制的风险主要是审计工作风险,第三方风险是不受设计人员控制的,但是第三方风险也会对审计工作风险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共同构成了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的主要内容(见图1)。

四、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加强风险防范教育,不断增强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审计人员风险识别能力,重视风险、查找风险、预防风险、抵御风险、力求低风险。坚持日常教育、专题教育相结合,不断加强审计人员道德素养和党性修养,自觉抵制风险。坚持业务技能培训与普法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降低工作风险的发生机率。

(二)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度,确保审计工作合理、高效。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是决定审计风险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审计时,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了科学、有效的内控制度,通过必要的检验、测试和查阅资料、谈话问询等方式,及时发现可能发生错报的风险,合理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

(三)加强质量控制,全面推进审计管理科学化。一是实行全过程控制。全面加强对审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把质量控制关口前移,改事后控制为事前和事中,实现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二是强化复核管理。注意与被审计单位充分沟通审计意见,将三级复核制度落到实处。三是改进审计技术与方法。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审计专家库和审计专家咨询库,解决对各审计对象所在领域的行业性质、业务流程不了解的难题;另一方面,将审计模式逐渐向联网审计、跟踪审计等方式过渡,保证在审计过程中能够连续、动态地识别和评估风险,不断控制和降低部分检查风险。另外,探索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条件下的风险防控模式,积极研发审计风险防控功能系统软件,通过借助网络与通信技术对审计风险防控数据系统进行关联和访问,利用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功能,集中分析防控数据,验证核查,对审计管理、业务流程、权力运行及其重点岗位职责和关键环节实行动态监控。

(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审计铁军。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二是坚持正面导向引导,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考核奖惩制度,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防腐倡廉工作,做好各项监督措施的抓落实工作,用制度监督和制约各种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五)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规范公告行为。审计公告制度完善与否也会直接决定审计风险的高低,这就要求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来防控风险。比如,规范审计结果公告的格式、内容和途径。另外,审计结果公告实际上是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成果的外在体现,审计机关也要把握好公告内容的尺度,做到有理有据、合情合理。

(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实现与公众的沟通与互动。大众媒体资源是实现审计机关与公众充分沟通的可靠手段之一。一方面,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准确地获取公众的关注点;另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媒体客观、公正地了解审计结果,二者充分沟通与互动,可以增加审计结果公告的认可度,降低社会认可度风险。

(此文系陕西省审计厅与中国审计学会合作课题《审计机关审计风险管理研究》部分研究内容)

猜你喜欢
错报公告廉政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事前震慑”与“事后纠偏”: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错报和重述的跨期监管研究
盈余错报与分析师行为调整的不对称性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沪深一周重要公告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