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超
[摘 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穿插”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在动笔前穿插,以激起学生写作兴趣,在指导中穿插,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在评价中穿插,提升写作能力。通过采用“穿插”策略,使得整个写作过程成为愉悦的体验,能有效地改善传统作文教学中的弊端,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穿插;阅读材料;愉悦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92-01
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穿插,是指教师中断原有的教学思路,通过插入一些与写作有关的材料,从而起到激起学生写作欲望和兴趣,促进学生领悟写作方法和提升写作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动笔前穿插,激起写作兴趣
很多小学生畏惧写作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写作缺乏兴趣。教师如果在学生动笔前穿插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或是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材料,不仅能起到改善写作氛围的作用,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写作表达的动力和兴趣。
例如,在进行人物外貌描写作文教学时,笔者在学生动笔写作之前,穿插了一段材料,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本来受写作困扰的学生,借助于这一段文字的穿插,很快就将写作的烦恼抛之脑后,并且在阅读过后就猜出了文字描写的是猪八戒。随后,笔者再次出示了哪吒和孙悟空的外貌描写,让学生进行猜测,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兴趣更加高涨。就在学生沉浸在这种愉悦氛围中时,笔者恢复了正常的作文教学流程,提出了本节课人物外貌描写的相关要求:每个学生用5分钟时间描写班级中某位同学的外貌,在文中不要提及该同学的名字。写好之后读给同学们听,然后请大家一起猜猜你写的同学是谁。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动力一旦被激起,就会自觉地去思考、去探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动笔前穿插必要的阅读资源,有利于提升学生写作表达的欲望和动力,从而为学生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中穿插,掌握写作方法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在缺乏相应语境的环境下讲解作文写作技巧,让学生常常感到比较困惑。为此,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如果能够穿插一些与范文比较类似的阅读材料,不仅能将范文中的写作方法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领悟写作技巧的真正内涵,同时也为学生的模仿与创作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实现由写作方法的感知向实际运用的迈进。
例如,在进行卡通人物编故事写作教学时,笔者首先以抢答题的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丰富多彩的卡通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穿插“孙悟空美容”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讲解故事。在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了解编写故事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学生懂得在写作时要写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并且需要借助一定的表现手法,才能让文章更加的生动形象。最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卡通人物,确定它的角色特点,为它编写一个新奇有趣、完整的故事。这样通过穿插与范文类似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共同关注范文的语言形式和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语言的精妙之处。
三、评价中穿插,提升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更加体现在学生完成作文之后的评价上。学生每次的作文都能暴露出很多问题,在进行评价时不可能全面覆盖,为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次写作的具体要求,穿插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作文和范文,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和自我诊断,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地进行修改,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进行体验性写作教学时,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一个都不倒”的课外活动,活动虽然开展得非常热闹,但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却平淡无奇。基于此,笔者利用小黑板出示班级上两个学生的例句:“我躺在了王琦同学的身上,顿时觉得整个人非常的轻松。”“我稳稳的躺在了刘丹同学的腿上,感觉身体轻松极了,双手自然就交叉放在了胸前,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随后,笔者带领学生对比分析和评议修改,很多学生都认为第二位学生的写法将人物的动作、神态都描写了出来,更加地生动和具体。在此基础上,笔者再出示了一段类似的描写:“我身子往后仰去,非常的紧张。”让学生运用刚刚讨论的方法对该句进行扩充和修改。有学生写道:“我身子往后仰去,十分的紧张,双手用力的想要抓住什么,全身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额头上缩成一圈,尽管如此,我还是使劲地撑着,并且不断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放松。”这样就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实践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進行穿插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写作的动力,并且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方法可循、有内容可写,能够享受到整个写作过程带来的愉悦体验。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