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说明特质 历练思维能力

2018-03-14 00:20徐蓓蓓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拓展延伸

徐蓓蓓

[摘 要]苏教版三下《海底世界》是一篇颇具文艺气息的说明文,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瑰丽奇异的海底世界,深受学生的喜爱。作为一篇中年级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就应该遵循文体创作的规律,激活说明文教学思维,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提出要链接生本,在激活经验中展示思维广博性;居高临下,在统览提炼中历练思维序列性;聚焦语言,在整合对比中历练思维深刻性;拓展延伸,在丰富资源中历练思维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链接生本;拓展延伸;聚焦语言;统览提炼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77-01

苏教版三下《海底世界》是一篇颇具文艺气息的说明文,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瑰丽奇异的海底世界,深受学生的喜爱。作为一篇中年级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就应该遵循文体创作的规律,激活说明文教学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一、链接生本,在激活经验中展示思维广博性

教材中的文本就是作者实际生活和内在情感的物化产物,这就需要教师打通生活与文本范例的通道,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自由驰骋的教学环境。

如在教学之初,教师利用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向学生出示了海龟、章鱼、水母等海底动物,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学生纷纷模拟表演了这些动物在海底的活动方式;之后,教师以“你还了解怎样的大海”为话题,引领学生整合处理自己积累的原始经验,述说着自己对大海的认知。

这一板块的教学,教师紧扣学生意识中对大海的相似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文本的深入学习形成了情感体验的铺垫和知识信息的储备。

二、居高临下,在统览提炼中历练思维序列性

教师要善于紧扣文本内容的框架,引领学生以居高临下之势,整体性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思路和结构框架,领悟文本的真义。

在学生整体性初读课文《海底世界》之后,教师开门见山:“作者用哪句话统领全文?”很多学生轻松圈画出“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一句。紧接着,教师引领学生感知作者具体分述的两个层面: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帮助学生以思維导图的形式梳理出文本的结构图,并引领学生以这一结构图为抓手,尝试运用精练的语言描述、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在分析、综合、梳理与归纳的过程中感知文本的构段方式,历练了学生对文本的梳理、概括与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聚焦语言,在整合对比中历练思维深刻性

说明文的语言讲究精准凝练,是教学理应关注的重点。教师需要站立在学生能力生长的最近发展区中,探寻契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语言训练价值点,激发学生思维的认知动力,顺应学生的内在思维。

如“海底植物的差异也是很大”一句,教师相机追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也字强调突出‘海底植物的差异很大呢?”这一问题就紧扣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结合文本自主思考:因为上文主要介绍海底动物的差异,侧重点在于动物的活动。教师由表及里再次追问:“那是否可以用‘不但……而且……的关联词进行表达呢?”学生在对比之间首先意识到语句相对啰嗦臃肿,并在前后联系中发现前文的介绍已经非常明显,无需在此时的过渡中再横添一笔,倒不如以一个“也”字来得干净利索。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将学生的关注继续聚焦在文本语段之间的关联上:“那在本自然段的开头,进行这样的描写究竟好在哪里呢?”由于学生从“也”字的表达价值,已经初步感知了前后两个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学生顺势而下,明晰了这句话链接前后两个语段的过渡性作用。

就这样,教师紧扣课文中看似不起眼的语言,引领学生进行深入感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文本深处。

四、拓展延伸,在丰富资源中历练思维灵活性

对于说明文这种既富含大量知识信息,同时又蕴藏丰富写作资源的文体来说,进行适当地拓展是教学的必需,它不仅为学生丰富了相关的信息,同时也为强化作者的表达手法提供了资源。

如在教学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引领学生运用紧扣中心句的方式对作者的构段方式进行了感知,同时也紧扣作者所列举的动物,进行语言的感知内化和实践运用。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拓展了乌龟、水母和海蛇等动物的活动视频,再引导学生尝试将鲜活的视频图像以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转化,并在撰写的过程中模仿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使自己的创作能够成为课文语段中的补充。

这一板块教学中的资料拓展,可谓是一箭双雕。一方面,教师顺应作者的创作思维,利用资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更以拓展的资料为资源,为学生的模仿实践、积极表达奠定了基础。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拓展延伸
浅谈创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