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校剥离后,基于教师倦怠感剧增,归属感游离的现状,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校确定了学校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核心要素就是解决“人”的问题。十年来,学校在朴素的管理中起步,改变管理模式,带领教师走出传统藩篱。在逐步践行“大家一起来”的校本研训模式中,从研训的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学校将“大家一起来”的核心思想充分融入各项活动,不断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在区内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校本研训;改变;突围;激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0-0034-03
【作者简介】钟海红,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校(湖南湘潭,411101)副校长,高级教师。
随着企业体制的改革,2006年8月,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湘钢二校结束了依托企业办学的模式。教师们多年来的职业倦怠,再加上企校剥离带来的归属感游离,一度让学校教学裹足不前。学校若要找到教学发展的可持续性道路,核心要素就是解决好“人”的问题。
一、改变:在朴素的管理中起步
1.模式之變。
每个人都有着各种潜在的能力和意识,比如说管理能力、主人翁意识。学校决定首先建立合理的期望,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让多数教师参与并融入学校的管理制度中。
学校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校长室—教学部门—教研组。此模式力量单薄,执行不到位,管理者不接地气,工作处于被动,始终有“老牛拉车拉不动”的感觉。在多次研讨,反复斟酌后,决定通过“蝴蝶效应”辐射到学校的每个教师,唤醒大家的主人翁意识。为此,学校搭建了新的管理模式,设置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两条主线。校长室直管教学部门,而教学部门下面分设的教研组、年级组,则细化了多个备课组和年级组,以此来负责业务上和行政上的工作,力求激发更多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内趋力。
2.理念之变。
学校深知,所有制度的制定必须依靠一个核心理念。无独有偶,学校接触到了联想集团的“项链理论”,这对学校的启发很大。他们认为:企业要有自己的“一条线”,把一颗颗零散的珍珠串起来,共同去串成一条精美的项链。如果没有这条线,珍珠再多、再大,还是一盘散沙。那么,这条线是什么呢?就是团队精神,它能把每个人凝聚在一起,步调一致,和谐共处,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这样的核心理念切合学校的实际。为了接地气,学校将这个核心理念赋予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号——“大家一起来”。思想上大家一起来,行动上大家一起来,以此达到“让每个教师动起来,让每个教师在合作中团结,在团结中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3.制度之变。
学校制定并完善了一系列的评比、管理制度。比如“五星文明年级组评比制度”“优秀教研组(组长)评比制度”等。所有制度都是以团队为考核对象,教师个人的行为不再只是代表个人,而是直接影响到他所在的年级组、教研组。学校每月都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各项工作进行考核,如实通报。到了期末,学校则举行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并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获奖的年级组、教研组由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进行经验介绍。
二、突围:在多样的研训中启悟
学校的教学管理应该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要让教师的劳动给其带来乐趣,让天天上课不再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负担,所以要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教科研之路。
1.校本研训的形式更新。
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感,很大原因是因为在教学中缺乏研究。如果能将研究渗透到日常的校本教研中,那么,教师就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怎么往前走。
当今名校的研训,都是基于本校实际的一种探索,一种突破,一种创造。如果一味仿制,那只会陷入困境。学校的核心理念是“大家一起来”,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的问题,改变教师们的现状,必须将学校的核心思想融入各项活动去,从全员参与这一点来突破,让每个教师都动起来,让每个教师都在研究中工作。
介于此,学校提出了“一研——二磨——三议——四思”的链条式研训模式。先由各教研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分别到同年级五个班开展研讨课并进行打磨,课后组织相关人员有针对性地以评课形式议课。最后,再以书面的形式整理反思,指导日后的教学。整个活动做到从教学部门到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学校的“大家一起来·康乃馨杯”教学竞赛活动,已成功举办了27届,这是对“大家一起来”核心理念解读的最好注脚。学校每一次活动都创意无限,给教师无限的期待。活动形式由开始的“扶”,发展为“半扶半放”,最后完全“放”。比如,在“现场教学大比武”的活动中,由教学部门选定了教材,设定了教学框架后,其余的让各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教师集思广益进行现场教学设计。从设计到课堂展示,以及最后的组内反思,各个活动环节在教学部门的“帮扶”中,井然有序,引领教师走进了“大家一起来”研讨的大门。近几年举行的教师素养大赛、说授评课堂竞赛、现场评课比武、党员示范课等一系列推陈出新的校本研训活动中,大家一起来,人人当主角,个个逐渐有了主人翁意识。
2.校本研训的内容丰富。
学校在举办每一次活动之前,都调查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惑,以此来确定主题。在此基础上,还精心设计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教学示范或专题讨论,以及后续实践跟进策略等,确保各教研组的教师都能获得深层次的参与,激发他们的成长动机。此外,学校还注重深度研讨、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师实践经验。通过一系列连续性行为干预,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逐步形成自主发展的良性循环。
例如,如何寻找到队伍成长和新时代校本教研发展的平衡点?如何让教师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激流中,既不失时代的步伐,又不失传统的传承?如何让师生不过早陷入应试,而不忘教育的本真……学校举办了“康乃馨杯”微课比赛,比赛主题是“微时代,微课堂,微精彩”,这是一次在全区率先以新颖的活动形式呈现的集体备课,得到了区教研室领导的一致肯定。比赛涉及语文、数学、英语、艺术几个学科,共计15堂微课。每个片段都是一个完整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每个备课组呈现精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
各备课组群策群力,集体推敲教学设计,统一录制微课视频,集中剪辑片段,完善课后反思。每节微课都展示了本备课组的教研成果和业务水平。在微课的录制和后期编辑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可喜的是,每个教师都全程参加了本学科的微课比赛,教师们从中汲取了对自身课堂有启发的优点,并将自己的意见与参赛教师、评委进行交流,教研员给教师们提出的中肯意见,又为教师们的成长铺了路。
三、激进:在自我超越中奋起
教師们互相学习、互相欣赏、互相激励、互相竞赛。学校鼓励“大家一起来”,强化团队协作,弱化教师间的个人竞争,使每个教研组在各项活动中稳定前行。
1.辐射渐广。
久而久之,共同的研训文化已经辐射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学校的家长开放日,教师一起来,学生家长一起来,走近孩子,倾听童声;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的教师一起来,兄弟学校的同行一起来,教研室的专家也一起来,有切磋,有引领;学校的科技节、大队干部竞选等活动,全校班主任一起来,科任教师一起来,节目纷呈,内容饱满;学校工会也推陈出新,召唤全体职工一起来,推出了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工会活动;学校办公室动员各年级组教师一起来,在五星文明年级组的你追我赶中,集体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各行政部门也在践行“大家一起来”,教导处联合政教处举办数学节,让全校学生一起来;教导处联合工会一起来,举办导师带徒活动,老少一起来。
2.效应渐显。
几年来,学校先后围绕上百个专题组织开展同伴交流,从中挖掘每位参与者的教学经验,在分享同伴经验的过程中,像海绵一样吸取别人的智慧,提升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今天的学校,再也不用担心洞悉不到课堂最真实的一手资料了,欣喜的是很多教师与教导处“约”课,希望得到指点;今天的学校,再也不用担心无人报名参赛了,欣喜的是每次都可以在众多报名者中甄选参赛人员……在“大家一起来”的“说授评”活动中,即将退休的张老师也积极参与到研训活动中,他激动地说:“活到老,学到老。”年轻人说:“累并快乐着。”更让学校始料未及的是,今天的学校,再也不用担心教研活动单调枯燥了,因为每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活动,每个备课组承办的形式多样,接地气的内容,总能唤起大家一起来。在这样的“大家一起来”活动中,学校发现一个备课组在承担超越自身既有知识经验的专项任务时,往往能够极大地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需求和发展的潜力,从而获得显著进步。事实也表明,承担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以及由此形成的责任意识,的确是促使教师获得实质性发展的重要机制。
10年来,学校逐步践行“大家一起来”的校本研训模式,在区内的基础教育中发挥着引领和辐射作用。未来,学校将继续立足实际,从制度走向自觉,从粗放走向精细,从封闭走向开放。学校将坚持走内涵式校本研训之路,极力唤醒教师的成长自觉,让学校的校本研训之路越走越宽,办学之路越走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