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黄胸鹀(俗称禾花雀)的评级从“濒危”升级为“极危”,这也意味着其生存危机已远超大熊猫。13年前,禾花雀还属于“无危”状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称,中国部分地区为食用而过度捕猎禾花雀是其数量迅速减少的主因。
在广东等一些省份,禾花雀被称为“天上人参”,被认为有滋补养身的功效。上世纪90年代,食用禾花雀一度成风。1997年,禾花雀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禁止买卖,但私下的违法交易并未根绝。最多时,广州和韶关查获的被捕杀禾花雀数量达到10万多只——足见市场需求之大。在今天,一般一只禾花雀在餐桌上可以卖到60多元钱,而为了掩人耳目,部分酒楼出售野生禾花雀,菜单上只以“荷叶”来代替。(资料来源:《新京报》、网易新闻)
微言大义: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禾花雀的命运,与此前穿山甲越來越少,被指是“吃光了”,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法律之外,改造社会的养生观,剔除社会对野味的执念,更是一个涉及文化的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