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群 马海丽
摘 要: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审美教育。在当代视觉文化的冲击中,现行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已经不再适应高职学生的审美心理变化和审美诉求,相关课程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高职院校需要依据自身的办学特点,针对当代视觉文化进入校园的现实语境因势利导,更新审美教育理念、丰富审美教育资源、拓展审美教育手段并融入多元的审美文化元素。
关键词:视觉文化;审美教育;审美实践
作者简介:杨群(1975-),男,江西瑞金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影视美学;马海丽(1991-),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当代青少年生命道德观的实证研究”(编号:CEA130145),主持人:李霞;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一批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文化生态调谐与文化创新研究”,团队带头人:熊英。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35-0013-04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在中外教育史上都有着悠久的传统。上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等将西方的审美教育理念引入国内。新中国成立之后,教育部门更是将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面临的新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高度重视。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6年12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普通高校美育改革发展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对于同处于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审美教育对于其专业学习和思想人格的全面发展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图像和影视产品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兴起,对社会既有的传统审美形态带来巨大冲击,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面临着全新的形势,既有的教学机制和教学理念亟待创新。
一、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现状
现代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知识的普及、技术的进步,说到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高职院校立足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而培养一名合格的社会劳动者不能只教授一技之长,还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这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审美教育。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审美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从未来的职业规划看,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审美素养,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自觉地用较高的审美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为社会提供更高标准的产品或服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重专业技术、轻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够。
(一)教学资源投入不足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主要是围绕专业学科建设而打造的,在引进和培训人才的过程中也主要着眼于技术、技能环节。相形之下,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课程大多缺乏专门的人才,任课老师往往由其他课程的专业老师兼任,他们的主要精力很难集中于审美教育课程,其教学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同时,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课程也很难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存在着美育课程被专业课程和专业实习压缩、挤占的现象。可见,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学科建设也就难以开展。
(二)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虽然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高职院校的师生对其内涵的认识还是存在一些偏差,这也直接导致了教学观念的落后。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俄罗斯美学家鲍列夫认为:“审美教育的最佳成果应该是塑造一个完整而和谐、具有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能动创造性的人。”[2]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将审美教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实际上将审美教育代入了高职专业课程的技术化路线,并未从全局的高度来看待审美教育在学生德育和情感教育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大致在17岁到25岁之间,处于自我意识强烈的阶段,而且普遍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在部分学生看来,审美教育课程本就不具备实用性,不如多花时间在目的性、应用性更加明确的课程上,这也使得高职院校开设的审美教育课程出勤率普遍不如专业技术课程。而现行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对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开发运用也不够充分,使得学生很难在情感意愿上自觉接受審美教育课程。由于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相比成绩较好的普通高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灌输式”“填鸭式”的知识教授方法更加难以接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他们对于审美教育课程的消极对待乃至于抵触。
二、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与高职院校审美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审美教育面临的问题由来已久,其教学理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亟待创新。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需求日益紧迫,其主要背景就是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视觉文化的概念较为复杂,这里采用南京师范大学张舒予教授的简述:“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统称为视觉文化”[3]。视觉文化从人类远古时代即已经客观存在,但其作为一种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则是伴随着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而来。特别是上世纪末期开始,在网络和影视传播中,各种图片和影像通过网络媒体将大众彻底包围,视觉传播由此成为了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形式。自然界、社会、包括人自身,都正在成为视觉景观,审美在日常化中变得更加从众化、世俗化[4]。
视觉文化正在成为重塑当代社会审美形态的潮流,广大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为90后的新生代,可谓首当其冲。当代高职学生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长大,见证并亲历了当代视觉文化的盛行过程。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旨归,学术氛围不浓,高职学生入学之后乐于接受视觉符号传播方式,更加容易迷失在视觉符号的海量信息中,从而对现行的高职院校审美教育体制构成了急迫的挑战。
(一)审美日常化催生了校园文化的低俗化与庸常化
网络媒介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高职学生对各种视觉产品获取的渠道异常通畅。从积极的一面来看,通畅的视觉信息渠道意味着文化特权的瓦解,极大地丰富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审美空间。从消极的一面来看,通畅的视觉信息渠道意味着视觉符号信息的“超载”,模糊了审美与感官欲望之间的界限。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电信企业也推出针对高职校园的廉价无线网络流量包,这使得高职学生能够在几乎毫无监管的环境中自主地接收各种视觉信息,而学校包括基层辅导员在内对此几乎没有良好的监管手段。高职学生刚刚告别艰苦而封闭的高中生活,当绚丽多彩甚至光怪陆离的视觉符号汹涌而至,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辨识能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各种只为博取眼球来获取商业利益的低俗信息有了可乘之机,日复一日地吞噬着学生的灵魂。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出现了低俗化与庸常化的态势。高职学生对于什么是美、如何合理地展示自己的美等问题缺乏主见,从众心理盛行,乃至沦为了商业流行的附庸,丧失了作为青年学子应有的朝气和活力。这也就对高职院校现行的审美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既有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从学生的心理层面构建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
(二)日常视觉符号的爆炸造成了正面信息传播通道的阻塞
当海量的、鱼龙混杂的视觉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流向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意味着正面信息传播渠道的阻塞。很多高职学生在高中时期的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更是彻底告别了传统的阅读模式,完全蜕化为直观的、碎片化的视觉信息接收者。反之,高职学生对于需要“费时、费力、费心”去接收的抽象信息主动回避,乃至于对包含人类传统智慧的中外审美经典作品兴趣寥寥,甚至闻所未闻。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一个日常工作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理解经典,在接触经典的过程中获得熏陶、陶冶性情,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热衷于最为直接、最为感性的视觉接收方式时,高职院校既有的审美教育无疑面临着较为尴尬的处境。
(三)视觉沉迷引发了学生价值观的迷失
视觉文化在校园范围内的流行实际上已经造成了青年学子的视觉沉迷。相当部分的高职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刷新社交媒体、收看网络直播和综艺视频、打手机电子游戏,处于毫无责任担当的闲散状态。他们热衷于娱乐八卦,对影视明星的各种生活细节了如指掌,对国家、民族、社会的重大问题却视而不见,猎奇心理则与日俱增。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虚无状态,直接影响到学习、恋爱和与周边同伴的和谐相处。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启迪学生美好的灵魂,创造美好的生活,本来就是审美教育的宗旨。在当代高职学生价值观迷失的现实语境下,审美教育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视觉文化语境下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思路
当代视觉文化的兴起对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带来了急迫的挑战,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创新迫在眉睫。需要注意的是,视觉文化虽然对青年一代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本身并非洪水猛兽,经过教学工作者的因势利导,它同样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审美教育的优势资源。基于视觉文化已经全面渗入校园文化的现实语境,高职院校审美教育可以从以下维度进行创新。
(一)革新审美教育理念
传统的审美教育存在精英化的思维定式,对于日常生活中审美元素重视不足,甚至存在着简单否定的倾向。而视觉文化的兴起意味着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之间界限的逐渐消弭。原本曲高和寡的传统艺术也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低下身段,以商业化的姿态进入到人们的日常文化消费当中。同时,一些原本不为人知的民间艺术形式和民间艺人也开始登上大雅之堂。电视、网络等视觉传播媒介努力将传统的审美文化打造为日常性的群体文化,普通大众也对这些身边的审美载体津津乐道。
面对全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工作者不必为此苛责学生,而可以将其视作革新传统教育理念、丰富审美教育内涵的时代契机。审美教育工作者必须走出象牙塔,反思既有的审美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将当代视觉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改革进行有机联系。只有教师自身进行观念更新,才有可能主动地深入理解当代视觉文化、剖析其对高职学生审美心理的影响机制,从而把握学生学习动态,设计好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学习美、了解美、鉴赏美,并最终形成自身的审美价值观,获得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审美能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学生对于审美教育课程的兴趣缺失并非学生对“美”的话题不感兴趣,而是审美教学工作者未能深入到学生的生存语境中,未能寻找到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二)扩充审美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审美教育课程中,授课教师倾向于选择历久弥新的艺术杰作向学生讲授,包括绘画、雕塑、文学、戏曲等。但是当代高职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对于时间与空间距离遥远的艺术杰作很难缩短心理距离,也对传统审美教育课程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而隨着视觉文化的兴起,绘本、影视、广告、时装等多元化审美作品进入到了高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比于艺术经典,他们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视觉形象更加熟悉,也更乐于去了解。
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跟踪学生的审美动态和网络热点,将其整合为审美教育中的鲜活素材并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如一些高职院校将茶艺、花道等内容引入到了审美教学当中,受到了高职学生的广泛欢迎,这与视觉文化带来的审美日常化趋势正是一致的。
(三)拓展审美教育手段
审美教育的手段拓展同样是当务之急。审美教育同样可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入互动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引领学生参观文化创意园和博物馆、开展观影会等。另外,各高职院校中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兴趣社团,如漫画社、戏剧社等。高职院校的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并由此将学校的各社团组织打造为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
开展审美实践活动是拓展审美教育形式的又一手段。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不强、生活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的心理问题。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视觉文化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涂鸦、角色扮演等竞技性不强而娱乐性较强的审美实践活动,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审美实践中获得德育、智育的全面发展。
(四)融入多元审美文化元素
对校园视觉文化因势利导,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审美文化的全面摒弃。相反,通过改革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手段,高职院校的审美教育工作者可以巧妙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纳入到视觉文化当中,让学生自主地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而自觉融入到传统文化的殿堂之中。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在古诗词鉴赏课程中推出了古装授课并引入穿越情节,就抓住了学生的视觉焦点,又成功地将学生引入到了博大精深而审美趣味无穷的中国古诗词世界。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欣赏美、渴望美乃至生产美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视觉文化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自觉吸纳视觉文化中的积极元素,方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校园生活审美日常化,避免其审美低俗化,并将之培养成为当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劳动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平,孙文云.现代教育学概论(第2版)[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06-107.
[2]《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研究生论坛2006哲学·历史学卷[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35-136.
[3]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6.
[4]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8-14.
责任编辑 肖称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