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智
三台县双胜乡卫生院中医内科,四川绵阳 621109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主要是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膨胀和过度充气,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容积增大的状况。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心悸呼吸困难等方面[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是由慢性支气管炎所引发起来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常见多发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脏血管床遭到严重的破坏,患者产生严重的呼吸障碍,甚至可能会由于呼吸衰竭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2]。该文主要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该文中的研究对象选取于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一共选取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为60例。观察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年龄为65~86岁,平均年龄为(75.23±10.08)岁,病程为14~25 h,平均病程时间为(19.17±6.24)h;对照组男性病例30例,女性病例30例,年龄为 64~88 岁,平均年龄为(76.21±11.25)岁,病程为15~26 h,平均病程时间为(20.13±5.21)h。两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而两组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吸氧、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实施抗生素治疗等简单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升陷汤加味进行治疗。升陷汤加味的药方主要为:生黄芪20 g、升麻3 g、柴胡5 g、知母10 g、桔梗5 g。都分别用2次水煎服,2周为一个疗程[3]。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喘息、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完全痊愈为显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喘息、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为有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喘息、咳嗽、心悸、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出现加重的趋势,则为无效。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3.33%,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 1。
表1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n(%)]
目前,如何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已经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通常意义之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属于中医学的 “肺胀”范畴。它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三者之间互为影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具有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容易反复迁延等临床特征。临床之上,药物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4]。但是,单纯地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吸氧、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实施抗生素治疗等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预后状况也是不太理想。因此,常规的治疗方法联合中医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
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吸氧、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实施抗生素治疗等简单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升陷汤加味进行治疗。升陷汤加味的成分为,生黄芪、升麻、柴胡、知母、桔梗,它具有补气、升气等方面的功效。升陷汤加味能够有效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喘息、咳嗽、心悸、呼吸困难、气力不足、气息将停等临床症状,进而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康复进度[5]。同时,中医的药性比较温和,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小,更加适宜我们中国人的体质特征。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得到,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之中,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