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星台镇卫生院血管内科,辽宁大连 116200
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是极高的,若冠心病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得不到缓解很容易会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等严重症状,慢性心力衰竭也是冠心病患者病死的一大重要因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而急剧升高[1-2]。运动康复训练加入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案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该次研究该院2016年4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将所选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运用不同的疗法治疗,即观察组(42例,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康复)、对照组(42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2例患者年龄42~70岁,年龄均值为(56.42±6.75)岁;性别构成:23 例(男性;54.76%)/19 例(女性;45.24%)。观察组42例患者年龄43~72岁,年龄均值为 (56.84±7.12)岁;性别构成:22例 (男性;52.38%)/20例 (女性:47.62%),2组患者信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都要根据自身状况进行常规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进行吸氧、扩血管等常规操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运动康复训练具体操作如下。心功能为Ⅱ级的患者:在家人、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上下30级楼梯的训练,室外散步等,患者每次的运动要在不疲劳的情况下进行为,每天的活动要进行2~3次[3]。心功能为Ⅲ级的患者:在家人、护理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上下30级楼梯的训练,室外散步等,患者身体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心慌时要即可停止运动,隔日的活动强度要适量减少,每天的活动要根据情况进行1~2次。心功能为IV级的患者: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护理人员、家属的帮助下进行手臂、腿部、膝盖等肢体的被动运动,每次训练5~10 min,训练时间可根据恢复情况每日递增3~5 min,以上每天进行1~2次。患者的站立能力恢复后就可以进行刷牙、洗脸等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练习[4-5]。
观察两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状况。采用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情绪控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脏指数(CI)、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
对患者的数据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展开对比以 t来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的情绪控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症状改善的生活质量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情绪控制 体力限制 社会限制 症状改善观察组(n=42)对照组(n=42)P值7.92±2.25 9.86±2.31<0.05 10.31±3.52 12.89±3.54<0.05 3.72±1.23 4.75±1.41<0.05 7.26±1.78 9.01±1.82<0.05
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的CI、CO、SV、LVEF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CI(min/m2)CO(L/min)SV(mL) LVEF(%)观察组(n=42)对照组(n=42)P值4.02±0.65 2.81±0.59<0.05 5.31±1.27 3.89±1.37<0.05 59.68±3.74 47.79±4.35<0.05 56.18±6.75 50.62±4.37<0.05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中很容易会出现心累、气短、心悸等问题,患者的耐受量受到限制,也就会给自身心理及家庭造成压力,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一个系统的运动康复治疗。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时,也要注意休息,运动要适量注意减轻心脏的负担,饮食上要避免高盐[6-7]。该次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的情绪控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症状改善的生活质量指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后的CI、CO、SV、LVEF心功能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良好,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运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