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战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民医院外科,甘肃庆阳 745100
下肢静脉曲张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导致这一疾病的发生多是因静脉压增大而致使下肢浅静脉产生扭曲性延伸与外扩现象,多发生在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与体力劳动的人群[1]。患者在发病后多会表现出下肢酸胀不适,且肢体存在沉重感,易出现乏力情况。2016年6月—2017年6月该文探讨了对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手术方法在下肢症状体征方面的改善差异,现报道如下。
该院收治了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共66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两组。其中观察组男19 例,女 14 例,年龄 29~57 岁,平均年龄(47.9±5.6)岁,病程 3 个月~8 年,平均病程(4.3±2.1)年,左下肢13例,右下肢14例,双下肢2例;对照组察组男20例,女 13 例,年龄 28~58 岁,平均年龄(48.8±5.7)岁,病程 4个月~8年,平均病程(4.2±2.7)年,左下肢 12例,右下肢15例,双下肢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常规性统计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
对所有患者均首先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而后对观察组增用单纯缝扎处理治疗。缝扎位于浅股静脉1对瓣膜位置,若该位置不良且同时2对瓣膜正常则缝扎至2对瓣膜,缝扎环缩标准以浅静脉痉挛腔径为依据,约为其2/3左右。
术前通过体检和B超简单判断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中借助B超通过透视观察深静脉逆流状况。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前后的下肢症状体征情况,并对所有患者在术后进行随访3~12个月,统计患者复发率,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将本组研究所选取的各项患者常规性统计资料,以及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酸胀、色素沉着、水肿、溃疡、疼痛、皮炎等下肢症状体征发生例数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或(±s)表示,组间对比差异采用 χ2检验或 t检验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两组患者均采取了相应的临床手术治疗措施后,患者的下肢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下肢症状体征比较
术后随访3~12个月,其中观察组出现复发患者1例,复发率3.03%;对照组出现复发患者2例,复发率6.06%。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变范围主要有大、小隐静脉以及有关分支部位,大部分患者多发生于大隐静脉部位。导致患者发病的常见性病因主要是浅静脉第1对瓣膜闭合不全,这一情况将会导致下肢静脉压力的升高,此外,先天性静脉壁薄弱也是导致患者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一项主要原因,患者市场会合并出现周身或局限性的静脉壁缺陷,受到静脉压力持续升高的影响,便会导致静脉迂曲、扩张情况的发生。出现病变表现的浅层静脉在临床上多会表现出伸长、扩展及蜿蜒屈曲状态,发病患者群体多为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人群。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病症时多采取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2]。
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这一疾病时多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大部分难以剥脱的采用单纯缝扎处理,并达到了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人员指出预防性股静脉缝扎处理在治疗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在术后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能够发挥出一定的预防效果,然而深静脉反流则对静脉曲张的病发及术后复发不具有明显关联性,深静脉瓣膜在得到矫正后对静脉曲张复发预防效果目前尚不完全明确[3]。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均可对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症状体征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但其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术后的复发率对比方面,同样不显著。有研究表明髂静脉瓣膜缺失和隐股静脉返流之间并不具有确切性的关系,同时约有30%的大隐静脉返流无隐股静脉瓣膜不全,也并非为交通静脉功能缺陷,指出静脉曲张并非是逆流性病变而应为顺流性疾病[4]。基于上述结论来看,下肢静脉曲张伴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独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便可达到显著疗效。不一定要同时采取深静脉瓣膜处理。需重点指出的一点是隐静脉高位结扎必须确保彻底性,这是保障手术成功以及降低术后复发率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