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荣
晋西集团医院急诊科,山西太原 030027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心肌损伤,从而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慢性心力衰竭是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心力衰竭是心脏病的始末期,患者死亡率非常高。目前国内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显著,对患者心功能改善不明显。另外还有采取干细胞、心脏移植等手术治疗方法,相对来说,外科手术存在诸多弊端,风险较大且费时费力,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现阶段,心脏康复对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和防治病死率下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次研究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针对慢性心力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基础进行心脏康复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进行对比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1],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 48~76 岁,平均年龄(56.7±5.1)岁,病程 2~9 年,平均病程(3.9±1.1)年。其中冠心病1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心肌病7例,瓣膜心脏病6例;对照组50例,男 27例,女 23例,年龄 46~78岁,平均年龄(57.2±4.6)岁,病程 2~8 年,平均病程(3.6±1.4)岁。 其中冠心病1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心肌病9例,瓣膜心脏病4例。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单纯的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等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同时将对应的计量调整至靶剂量标准。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首先将运动强度VO2max的40%~60%作为运动训练强度,针对患者心脏功能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较容易调节控制的跑步机中进行步行运动或者在室外平地行走运动,以达到运动量的要求。运动频率为每周4~5 d,每次运动训练时间为25~35 min左右。运动训练方法需要循序渐进,第一阶段为适应期,运动强度稍低,适当减少运动的时间和次数。第二阶段逐步增加运动量,适当增加运动强度、次数,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治疗人员进行观察指导,做好体征变化记录,如在运动训练期间出现浮肿、劳动耐力下降及体质量增加等现象,需要适当安排运动训练,必要时即刻停止训练[2]。
以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和 NT-pro BNP水平检测标准变化进行评估分析。显效:患者运动耐力增强,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明显的好转,可进行日常正常生活;有效:患者运动耐力逐步加强,心功能较治疗前没有下降且逐渐好转,不能进行正常生活;无效:患者运动耐力出现下降现象,心功能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3]。
将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6/50)明显优于对照组74%(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后的疗效[n(%)]
治疗前,两组患者NT-pro BN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5周,两组患者 NT-pro BNP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10周,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s),pg/mL]
表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s),pg/m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5周后 治疗10周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3842.14±12.56 3853.34±15.75 1.123 2 0.348 2 1210.42±11.14 1974.81±16.21 14.531 4 0.000 0 653.41±9.26 1103.45±12.65 15.132 6 0.000 0
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很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心源性肝硬化、血栓等并发症,使患者无法从事正常工作,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目前对慢性心力衰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无法取得良好的疗效,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方案可以起到改善心功能作用。
经过该次研究表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治疗显著优于常规治疗(P<0.05)。经过运动训练,可促进心衰患者心率的运动反应性改善,经作用于迷走神经,起到恢复心率作用。运动训练能改善交感神经张力,从而将迷走神经活性降低,降低炎症反应[5]。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大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