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习小组作为新教学模式的重要平台在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和缺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为适应新课程的推行“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一直坚持学习小组围坐面对面的教学模式,但是从2018年开始,如何改变这种模式,课堂改革将何去何从,值得探索。
关键词:中学学习小组;构建模式;评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0
作者简介:古寿恩(1973—),男,广西武宣人,高级教师,本科,政治教师。
随着新课程改革推进,五年来我校一直坚持的学习小组围坐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撤销了,改革是否就停止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要改变这种模式呢?一是客观原因:班额大、人数多教室拥挤,课桌宽度小、学生面对面间距小,许多教师保持传统教育模式学习小组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等。二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误区:①小组只用于讨论别无他用;②学生基础太差,无法放手给学生自己学习;③高中知识太难,必须完全由教师讲解才行;④分小组会使班级更乱。
因此,要想继续开展有效学习小组活动,我校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推动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先是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因为班主任是学习小组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通过专家引领,从理论设计到实践操作对教师进行培训,把“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对教师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
二、坚持、完善、落实我校2015年颁布《武宣县中学自主学习小组量化管理评比方案(试行)》
条例颁布以来对我校学习小组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在学生的培训、班主任落实实施等原因,条例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我校必须进一步完善、落实《武宣县中学自主学习小组量化管理评比方案(试行)》,加强对学生的培训和对班主任的管理,进一步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三、完善细节,进一步简化操作
(1)从同桌合作开始培养合作。同桌的合作交流是最方便、最有效的,等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相互合作习惯以后,再过渡到四五个人、五六个人的小组合作,这更有利于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
(2)小组成员职责要明确。以往的分工是组长加科代表为主,小组的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即每个學习小组根据学科的学习任务分别设立各学科组长,同时还可以根据班级日常事务设立纪律组长等。明确职责,人人参与学习小组管理,努力培养学习小组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3)定期轮换分组模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应该交替进行,因为它们各有优势。特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具有让学生共同提高学习能力,相互促进学习的优势;但特质有较大差异的学生分为一组,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正面作用,带动后进生一起进步。
(4)增加组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让小组对各自的发言做一番评价或补充提问,这样小组之间就有了交集与互动。让表现好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合作方式。或者让他们加入表现稍差的小组,让代表来指导小组。
(5)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的合作活动。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主动表现的机会,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引导和帮助,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
(6)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在课堂中,经常出现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小组把握不好学习时机的现象,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小组研讨前,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较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
以上是笔者对我校学习小组建设探索中形成的粗浅看法。本人将继续努力,不断推动我校“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教师怎么在课堂中生长[J].师资建设,2016(5).
[2]韩红顺.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教育(下半月刊),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