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周一清晨,家住燕山的小高早早地乘上了燕房线,到城里上班。从2017年12月30日开始,不少像小高一样的上班族都成了燕房线的“常旅客”,因为轨道交通让他们出行快捷了。截止到1月30日,燕房线已经平稳运营一个月。据统计,从开通至今,燕房线日均客运量在13000人次左右,换乘客流是主要客流。
“自从地铁开通了,保守估计每天至少可以多睡半小时。”小高说,原来每天上班他最晚早晨5点半就要出门,“公交车不堵车也得开个一个小时才能坐上房山线。”小高表示,燕房线开通了,他6点出门都不会迟到。“地铁不会堵车,也不太受天气的影响,真的方便多了。”
燕房线的开通为沿线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便利。以往,居民出行需乘坐公交车从燕山到阎村东,大致需要1小时左右,如今搭乘燕房线,仅需要25分钟左右。
燕房线是我国首条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采用B型列车,4节编组,列车定员为960人/列。燕房线开通后,房山线的终点站也从苏庄站变为阎村东站,两条地铁线将在此“握手”。站在阎村东站台上,就可实现燕房线与房山线同站台换乘,乘客下车后只需要走到对面,10来米远,即完成换乘。
据悉,自开通以来,燕房线客流总体呈现了缓速增长的态势。客运量最大日出现在1月1日,当天共运送乘客17900人次;最小日为1月13日(星期六),当天共运送乘客约11300人次。燕山、房山城关、星城、阎村是相对客流量较大的车站。其中,作为上行方向的始发站燕山站日均进站、出站量最大。阎村东站作为燕房线与房山线的换乘站,换乘客流是该站客流量的“大头”。
全自动运行的燕房线,拥有如自动唤醒、自动发车、自动离站、自动出库等功能,为乘客的出行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以燕房线独有的“对位隔离”功能为例,一个列车门因故障无法开启,那么系统就会通过屏幕、广播等提示车内乘客,从其它车门下车。同时,在下一站停车时,其所对应的站台门,也就不再开启,并会有灯光、广播等,提示乘客到别的车门候车。此外,特殊情况也可实现信息智能匹配、快速联动、主动推送,例如在火灾、通过不停车等情况下,信号系统将根据对应的场景联动乘客信息系统及广播系统,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乘客。
不仅如此,乘坐燕房线列车的乘客还在车上有“新发现”,列车首次采用LED显示屏型式电子地图报站。先进的LED屏技术应用,显示界面更为丰富,可呈现给乘客更丰富的服务信息,如显示时间、日期、开关门提示信息、紧急广播提示信息等,并可以根据实际运营效果及乘客合理化建议,进行信息类型的增改。
近年来,在地铁站内设置各类AFC自助设备,自助型服务正逐步被广大乘客所认可。燕房线开通时,9座车站将推广“乘客自助购票”,体现服务现代化水平,使车站服务工作更加高效灵活。各车站全天安排站厅岗,为乘客购票提供兑零服务;高峰时段安排人员在自助设备前值守。与此同时,客服中心也可为乘客发售车票。一卡通发售、退卡、补票、积分转移等业务也继续在客服中心办理。此外,全线车站也全部支持网络购票、取票。
运营一个月,燕房线从站务人员的贴心服务、礼仪着装,到车站站内环境,特别是候车室和母婴关爱室的启用,再到列车的整洁度及车内包车设计,如未来号和方方号,均得到了广大乘客的广泛认可。
以往,哺乳期妈妈携带婴儿出行时,由于缺乏私密和方便的空间,哺乳及卫生问题成为了出行的一大难题。作为北京首条建运一体的线路,燕房线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在阎村东站和大石河东站设立了“母婴关爱室”,并得到了北京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目前,两站母婴关爱室均已接待了有需要的乘客,乘客们对车站提供的服务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燕房线全线车站的站台中部,都设有玻璃幕墙的封闭候车室,虽不很大,却是“五脏俱全”。候车室内放置有空调、线路图、座椅等,力求为乘客候车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此外,卫生间暖水暖风装置、有需要人士专座等,都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为乘客带去了浓浓暖意。
为确保在全自动运行条件下安全、有序运行,轨道运营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明确包括行车组织、客运组织、乘客服务、票务管理、施工管理、设备设施管理、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等各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
同时,明确了基于全自动运行模式下的运营生产体系,包括:一级指挥为运营控制中心值班经理、行调、系统调度员等,二级指挥为车站值班站长、DCC调度长、乘务督导员等。二级指挥要服从运营控制中心值班经理整体协调和指挥,从而确保整体的协调及联动。
特别针对全自动运行的特点,公司对行车调度员、车站值班员、列车驾驶员等相关岗位职责进行了梳理,比如全自动运行系统中传统司机的工作职能一部份由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负责,另一部分则将移交到控制中心去完成,控制中心调度员需要直接面对列车进行运营指挥。
在车辆维护方面,每辆当天上线运营回库的车辆都会进行日检,以确保它第二天上线运营是“健康”的。同时,当车程达到5000公里或15天达到任务车程后,车辆还会进行检修,以保障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