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
合理的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影响巷道整体稳定性,对控制巷道支护成本,提高煤炭采出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焦煤汾西矿业宜兴煤业1202运输巷道为工程背景对小煤柱沿空掘巷合理宽度进行研究。
1202工作面运输巷道布置在3下煤中,为全煤巷道,其地面标高+35~32.6 m,井下标高-335 m~350 m。该煤层赋存稳定,均厚3.5 m,倾角为18°左右,相对密度1.26~1.36 t/m3。1202工作面运输巷道沿煤层走向掘进,其顶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碎屑结构,层状构造,底板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泥质结构,层状构造。3下煤顶底板围岩特性如表1所示。
表1 3下煤顶底板围岩特性
沿空掘进巷道上区段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体将会垮落,并在巷道上方形成图1中的稳定性铰接结构模型[1-3],利于巷道围岩的控制。
图1 沿空掘进巷道覆岩破断特征
沿空掘进巷道开掘前,上区段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见图2,分为应力降低区C、应力增高区B、原岩应力区A。沿空掘巷一般选择应力降低区,有利于降低巷道的支护强度和成本,同时提高了煤炭的采出率。
图2 沿空掘巷上区段工作面侧向支承力分布特征
沿空掘巷窄煤柱最小护巷宽度[4-6]见图3。
图3 窄煤柱宽度
由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可知,沿空掘巷窄煤柱宽度B最小值为:
式中:x1为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在煤柱浅部造成的屈服区宽度,m;x2为锚杆锚入煤柱的深度,x2=R1-R0,m;x3为 安 全 系 数 ,x3= (0.15 ~0.35)(x1+x2),m。
式中:M为上区段平巷高度,3.1 m;β为侧压系数,β=μ/(1-u),μ为泊松比,取0.34;K为应力集中系数,取2.4;γ0为上覆岩层平均体积力,取0.025 MN/m3;H为巷道埋深,取380 m;α为煤层倾角,取18°;C0为煤体黏结力,取2.0 MPa;Φ0为煤体内摩擦角,取为30.0°;Px为上工作面平巷支架的支护阻力,取0;Pi为支护阻力,取0;R1为塑性区半径,m。
式中:R0为巷道等效半径,取2.5 m。
通过计算得知x1=1.42 m;x2=3.028 m;B=x1+x2+(0.15~0.35)(x1+x2)=(1.15~1.35)(x1+x2)=(1.15~1.35)(1.42+3.028)=5.12~6.01 m。
通过FLAC5.0软件建立了80.0 m×50.0 m力学模型,分别模拟窄煤柱宽度分别为4 m、5 m、6 m、7 m时巷道围岩应力特征及变形量。开挖后巷道围岩垂直应力分布见图4,形变特征见图5。
图4 不同煤柱宽度下围岩垂直应力分布特征
图5 不同煤柱留设宽度对巷道形变影响特征
由图4、图5可知:当煤柱宽度在4~6 m时,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窄煤柱上最大垂直应力由低于原岩应力(16 MPa)的14 MPa增至17.5 MPa,表明窄煤柱承载能力增强,巷道的顶底板、两帮的形变量也呈现减小的趋势。当煤柱宽度在6~7 m时,虽窄煤柱内弹性区有所扩大,但由于巷道靠近上区段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致使巷道的围岩变形量呈增加趋势。
综合考虑沿空掘进巷道受力状况、形变量和煤炭采出率,确定窄煤柱宽度6 m最宜。
通过对1202工作面运输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力学性能、围岩稳定性分析,结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确定沿空掘巷最宜窄煤柱宽度为6 m。
〔1〕钱鸣高,石平五.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学华.窄煤柱沿空掘巷围岩稳定原理与技术[J].煤矿支护,2008(2).
〔3〕邓 刚.沿空掘巷支护的控制[J].中国矿业,2009(5):24-28.
〔4〕张文阳,孔宪法,康天合,等.松软围岩工作面留设的区段大煤柱合理尺寸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3,33(5):14-17.
〔5〕孔祥义,何 团,李凯强.煤矿沿空掘巷巷旁支护体参数设计[J].科技导报,2013,31(20):31-34.
[6]李文峰,孙迎辉,杨 波,等.迎回采面沿空掘巷围岩控制技术实践[J].煤炭工程,201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