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何道远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船),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生产基地和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近年来,武船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和改革发展大局,加强企业工会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推进四大工程建设,打造了一支执行力强、技术过硬、有责任担当的创新型“铁军”。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基础。武船坚持把产业工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全力打造思想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产业工人队伍,汇聚了企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武船历来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培育,每年坚持开展以“武船标兵”、“武船奖章”、“感动武船”、“武船劳模”为代表的年度重大典型选树活动。坚持每两年举办一次大型职工运动会,每年举办10余场次大型文体活动,坚持送电影到基层、送演出到基层。在各基地建立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职工活动中心,成立书画摄影协会、集邮协会、徒步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各类兴趣协会近20个。搭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每年开展劳模报告会、“道德讲堂”等活动10余场次,让身边人讲身边事、演身边事,受众达2000余人次。
公司以创新创效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技术型、知识型产业工人队伍工为目标,建立健全了“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引领、职工参与、岗位创新”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
武船坚持每两年一大赛,涵盖所有主体工种和辅助工种,在非大赛年期间由各子公司自主组织开展内部专项竞赛,形成公司级比赛和子公司级比赛相呼应,综合性大赛和专项性比赛相结合,赛前培训、比赛切磋及赛后交流相补充的生动局面。
公司以武船技术学校(实训基地)为依托,每年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技校及实训基地,持续引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将国家级技能大师、公司各类工种首席技师采用专、兼、挂的形式,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每年由技术学校进行系统培训的学员达13000人次,近95%的产业工人获得培训提升机会,实现了技能培训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
公司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每年定期组织基层班组长分批赴宁波余姚健峰学校开展轮训,确保每名班组长每年完成40学时培训课程,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每年邀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或专家进厂提供培训服务20余班次。同时,制定《高级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将武船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能专家、技能专家列为高级技能人才,每两年选拔一次,给予高技能人才相匹配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上,武船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技能工人创新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在经济导向上,工资待遇向一线倾斜,向创新创效先进倾斜,使技能员工与技术员工保持同步增幅。为鼓励人人创新,公司制定《创新奖励办法》,每年由行政支持300万元,由工会联合生产、设计、技术、管理等部门,对重大技术工艺创新、工装创新、微创新、合理化建议等申报项目进行分类评定,对产生现实经济成效的项目进行重点奖励,同时将创新成果情况与个人及本单位的各类先进评比挂钩,形成了完善的创新评价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
在创新活动载体设计上,依托劳动竞赛,开展各类大中小型创新、创意、创造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与重点产品攻关相结合,与具体管理过程结合,与具体生产过程集合,取得了良好的创新成效。年均完成各类创新项目申报800余项,合理化建议1200余条,每年通过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2000万元。
为保障产业工人队伍在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中少些后顾之忧,多些幸福感、获得感,公司充分发挥“职工之家”作用,努力打造职工群众想得起、靠得住、信得过的服务型组织。
分两级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分季度实行困难补助,通过两级困难补助、儿童关爱帮扶、金秋助学、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将困难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每年帮扶困难职工约2000人,发放帮扶资金100余万元。成立职工爱心救助基金会,基金会资金由公司行政拨款与职工捐赠相结合,累计筹集爱心救助资金近200万元,救助特殊困难职工50余名,救助金额逾40万元。
坚持和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针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与公司行政进行集体协商,保证了《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劳动安全卫生集体协议》、《女职工权益保护集体合同》持续签定和落实。设立“工会主席接待日”,面对面倾听、解决职工的合理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加强政策解答和沟通交流,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职工权益,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
坚持为职工办实事。每年坚持广泛征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并千方百计地保证为职工办理实事项目的落实。建设职工活动中心、完善班组休息室、调整困难职工的救助标准、增加职工收入等60多件职工关注的实事,在过去五年得到了全面落实,赢得了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成为构建“和谐武船”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