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南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并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参照、实验两组(n=37),参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予以当归四逆汤治疗,对比组间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TCSS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差异较小,治疗后参照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治疗前组间患者TCSS评分差异较小,治疗4周后、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TCS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较大(P<0.05)。结论:当归四逆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据临床数据调查发现,有62.8%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会并发神经病变,其中远端对称性感觉多发神经病变是最为常见的,严重可导致患者残疾、死亡[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中医学中属于痹症、消渴筋痹的范畴,在张仲景的《伤寒论·厥阴篇》中指出该病症的患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可以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方剂主要由当归、桂枝、芍药、甘草、细辛、通草、大枣等组成具有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的效果,可用于肢体痹痛、四肢逆冷的治疗[2]。本研究选取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比常规西药与当归四逆汤的治疗效果,现将本次研究内容做如下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7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符合1999年WHO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参照、实验两组(n=37)。参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32岁到6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5.24±3.28)岁;病程范围为5年到10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42±1.51)年。实验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3岁到6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44.26±3.21)岁;病程范围为5年到11年,病程均值为(6.47±1.42)年。对比参照、实验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未发现实质性差异的存在(P>0.05),分组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该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严格控制患者饮食、适当运动,使用诺和灵30R注射液控制患者血糖,定期测量患者血糖,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同时使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混合维生素B122.0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一周三次,每两日以此,4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实验组:该组患者予以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方剂:黄芪30g,当归20g,鸡血藤、地龙干各15g,白芍12g,通草、大枣、桂枝各10g,甘草5g,细辛3g。每日一剂加水400mL煎20分钟后取200mL药汁,剩下的药渣再加入300mL水煎20分钟后取150mL药汁。将两次煎得来的药汁合二为一分早晚饭后温服,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组间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TCSS评分(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情况。疗效判断:患者自觉症状、体征消失,肢体能正常活动,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治疗前增加5m/s或是恢复正常为显效患者自觉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疼痛频率时间减少,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增加了3~5m/s为有效;患者症状、体征、肌电图情况较治疗前未得到明显改善为无效[3]。神经传导速度采用珠海市迈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M800A肌电图仪进行,包括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TCSS评分包括临床症状、反射症状与感觉症状三个部分,共计19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的评分,临床症状包括足部及上肢疼痛、麻木、针刺感、乏力、共济失调,患者无症状为。分,存在症状则加1分,共计6分。反射症状包括踝、膝反射,患者情况正常为0分,减弱为1分,无反射为2分,共计8分。感觉症状包括足拇指针刺感、温度觉、轻触觉、振动觉、位置觉,正常为0分,异常为1分,共计5分[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20.0统计学软件来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x±s与百分比(%)来表示相关数据,用t与x2来进行检验,P<0.05则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显效巧例,有效16例,无效6例),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显效21例,有效14例,无效2例),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疗效差异较大(p<0.05)。
2.2 治疗前后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参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的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3 治疗前后患者TCSS评分比较
治疗前,组间患者的TCSS评分差异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均较治疗前有了一定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4周、8周后的TCS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比参照组更加显著且差异较大(P<0.05),组间评分详情如表2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产生的因素众多,要确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效,其前提就应该加大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促进改善、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现阶段临床中,西药中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中甲钴胺是十分普遍的一种,对患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进而对患者神经纤维起到刺激从而到达兴奋的目的,有效修复受损的神经纤维,有一定的临床疗效[5]。中医学中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消渴痹症,患者因气虚、阳虚血癖及脉络癖阻导致四肢麻木等一系列周围神经病变症状,以温阳散寒、补气活血作为治疗的基本原则,确保达到化瘀通癖的效果,而当归四逆汤效果明显。当归四逆汤中,当归为血中之气药,辛温,有散内寒、和血的效果,与芍药配伍能起到养血和营的效果,与黄芪配伍能起到补气行血的效果。桂枝、细辛配伍能起到疏厥阴血分之风的效果,还能散厥阴血之寒,我国自古便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因此,本次方剂中细辛的用量为3g,未见任何毒副作用。芍药与甘草是调和阴阳的常用药物,有缓急止痛的效果。鸡血藤、地龙有养血活血、通经活络的效果,能有效缓解因糖尿病导致的四肢疼痛。当归四逆汤中诸药合用能起到益气和血、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效果[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参照组基础上辅以当归四逆汤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TCSS评分较参照组明显降低,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说明了实验组患者中的药效持续时间更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当归四逆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功能受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春艳.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大医生,2017,2(Z2):106-107.
[2]柯学忠.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69-70.
[3]佟艳霞.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67+70.
[4]钱彩凤,梁海明.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8):33.
[5]张素华.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16):47.
[6]孫素云,杨叔禹.当归四逆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探微[J].中医药通报,2013,12(02):14-16.